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8786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启用前2012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公共课标准课程强化阶段测试卷答案)政治答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 180 分钟,满分 100 分。2试卷后面附有参考答案,供学员测试后核对。一、单选题 1.C【答案解析】本题讲到电灯取代油灯,并且遭遇了阻力,在这里应该把电灯视为新事物,油灯视为旧事物,这样本题的实质就是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哲学上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个表现。电灯取代了油灯说明它具有前进性,电灯遭遇了阻力说明它具有曲折性,本题很好的说明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 C。选项 A 是描述事物发展的一个状态和过程,任何事物都是

2、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题并未体现质量互变的关系。选项 B 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的规律,同时并统帅其他规律,本题并未体现这个规律。选项 D 是说明内外因的关系,本题中并未体现。选项 ABD 均不符合题意。2.A【答案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对立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都表现为一种对立。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告诉我们“安、存、治”会向“危、亡、乱”转化。因此,本题考的知识点是矛盾。矛盾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斗争性,一是同一性,同一性又表现为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根据题意我们可知本题是讲矛盾同一性关系中的转化内容。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 A。选项 B

3、讲的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而“安与危”并不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故不选。选项 CD与题意无关。3.A【答案解析】本题的题干讲农学思想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的影响,可知本题讲的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农学思想是意识,农业生产是物质,影响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后面的例子是对前面题干内容的进一步说明。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 A。选项 B 表述是不准确的,并且与题意无关。选项 C 并没有讲天、地等因素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与题意无关。选项 D 与题意无关,题意强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4.D【答案解析】“君子和而不同”中“和”是指能够容纳不一样、不一致事物的和,类似于和谐;“不同”是指每个人都有各自

4、的特点和个性,不苛求完全一样。根据这种解释“和”应该是指矛盾的包容,或称对立统一;“不同”则是指他们彼此的特点,或者叫区别,则是指矛盾的特殊性。因此,此处“和”指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 D。选项 AB 不符合题意,没有这种表述。选项 C 看似正确,但是此处“和”是包含了对立的和,包含了对立的统一,此处“不同”指矛盾的斗争性也失偏颇。所以表述也不正确,故 C 选项也不选。5.D【答案解析】本题的观点是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翻译过来就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消费者的心态影响到房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选项 A 的表述是错误的

5、,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 B 也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 C 不符合题意。6.C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个事实。因为资本家只有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使他获得稳定、更多的利润;另外迫于竞争的压力,不进则退,会有淘汰的危险,使其1也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下面逐一分析各选项:选项 A 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没有讲购买劳动力这一部分或者称为可变资本的提高或降低,因而剩余价值并没有改变。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只是增加了不变资本,因而对剩余价值率是没有影响的。选项 B 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剥削程度是指剩余价值

6、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剩余价值率。由 A选项的分析可知,剩余价值率与资本有机构成并没有关系,故资本有机构成不影响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选项 C 说的平均利润率 p=m/c+v,因为资本家认为利润是由他的全部资本带来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或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所购买的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由于有机构成提高了,那么显然利润率会下降。因为不变资本 C 提高了,即分母增大了,而其他的不变,所以平均利润率下降。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选项 D 说法恰恰相反,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 7.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7、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的原因。根据已有知识点,我们知道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是革命性,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联合的政策;一是动摇性,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斗争的政策。根据题意可知,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这两面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选项 B 和选项 D 只是两面性的一个方面,不全面,题肢与题干不完全相符,所以不选。选项 A 说的软弱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与题目所问不合,所以不选。8.C【答案解析】根据已有知识点,我们知道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

8、本要求、根本体现。所以,通过直接锁定法,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选项 ABD 说的都不合题意,并且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不选。9.B【答案解析】本题的题干是最后一句话,前面只是一个背景,考查的是收入分配的内容。非公有制经济是指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在我国主要是指私营经济,因而带有剥削关系,雇佣关系。在这一经济关系中,雇佣劳动者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是靠自己双手出卖劳动力来获得收入。因此,这种收入应该是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所以,B 选项正确。A 选项说的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当中,是不符合题意的,所以不选。C 选项说的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存在于个体经济当中,个体经济虽然也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9、但是这种个体经济成分,本身不具有雇佣关系,不具有剥削,因而不能等同于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所以不选。D 选项,按资分配主要包括三类:利润、利息、租金,这属于非劳动收入,所以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B。 10.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性质。从哲学上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一是大陆范围的联盟,主要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创造者和建设者;一是大陆范围外的联盟,主要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这两个联盟中大陆范围的联盟当然是主要方面,其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创造者和建设者。2正因

10、为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所以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所以 D 选项正确。A选项与题干是间接联系,在做题中,题肢与题干是间接联系的不选。B 选项也是间接联系,不选。C 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 11.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按照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说法,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怎么走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这种进程应该是变革人心-改变政令-有形的物质。变革人心是指通过运动,改变人们的思想,即此处的新文化运动;改变政令即是此处的政治革命;有形的物质即是此处的洋务运动。因此,D 选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12.D 【

11、答案解析】根据毛泽东的这段话,我们知道“老蒋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指的是 1927 年国民党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而“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指的是 1928 年共产党上井冈山,走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因此,本题要求我们熟知国民大革命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对照毛泽东的这段话,答案很明显就是 D 选项。A 选项,南昌起义事实上失败了,不能说是孵出小鸡。B 选项长征胜利完成是在1936 年,C 选项遵义会议召开是在 1935 年,与题干中所说的 1927 年的时间相差甚远,所以不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13.D 【答案解析】本题侧重记忆的内容。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爱国主

12、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以,可以直接锁定选项 D。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14.B 【答案解析】雷锋的话实际上讲的是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用这个借喻来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雷锋的思想很鲜明,意思是一滴水是离不开大海的,也就是个人是离不开社会的。所以,B 选项正确。A 选项说法不恰当,不能说无条件,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也要尊重个人价值。C 选项说法正确,但题意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活动的影响,故不选。D 选项表述是不准确的,是片面的,可以说社会发展影响个人的发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15.D 【答案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记忆内容,也属于常识。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一是必须男女双

13、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本题问哪个不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不选 ABC。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16.A 【答案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没有错,但题目要求比较出首要的不同,故只能从中选出最佳答案。选项 B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道德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不选。选项 C 说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但道德、宗教、风俗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故不选。选项 D 说法律具有明确性与权威性,但宗教规范也具有明确性和权威性,故不选。选项 A 是对法律具有明确性和权威性的具体说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的强制性,其他规范不具备这一特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

14、案为选项 A。3二、多选题 17.BC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意思可知,“洗头”是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所以,选项 A 与题意无关。选项 B 符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说法。选项 C 说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也是说的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选项 D 说应随时变化,过于绝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 18.ABCD 【答案解析】孔德的话,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孔德认为,人类进步能够改变速度,说明他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故选项 A 正确。他的后半句话说,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说明他没有认识到人这一历史主体的能动性,正是因为主体的能动性,所以

15、社会历史的发展才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他只承认了统一性,而否认了多样性,故选项 BC 的说法正确。选项 D 也是正确的,因为孔德的说法割裂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否定了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否认了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因此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19.ABCD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会生产出新的商品,也就是生产出了新的使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例如由布到衣服的生产过程。当劳动力成为商品,参与社会生产,那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然会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工资。同时,由于劳动力不仅能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出大于自身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这些都是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 20.ABD 【答案解析】正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一切阶级、一切剥削、一切私有制的革命,所以才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因此,选项 AB 是正确的。选项 C 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它不仅仅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它是要推翻一切阶级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如果仅仅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