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74490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特殊法求密度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实验题1相对于其它消毒液,次氯酸的消杀新冠病毒效果较好,也较为安全。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品牌次氯酸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测量步骤如下: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次氯酸的总质量为78g;将烧杯中部分次氯酸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次氯酸的体积为 cm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次氯酸的质量如图丙所示;次氯酸的密度为 g/cm3;(3)小明测量一个木块(木水)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

2、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下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如图戊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用细钢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的示数为m3;木块密度木= (用m1、m2、m3和水表示)。(4)测完密度后,小明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3g,则测得的木块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电子秤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直接由数字显示且有清零的功能,例如在某电子秤上放上245g的柱形容器,电子秤显示为245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在容器中倒入50g水,电子秤显示50

3、g,力学兴趣小组,用刻度尺、电子秤,分别改装密度计。(1)改装实验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清零,往容器内倒入适量水,读出电子秤示数m1;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并做好标记;将柱形容器内水倒去,擦干,放到电子秤上称,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到标记处;读出 。则待测液体的密度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水表示)。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将电子秤测量质量的标度标成对应的密度,可以直接读出液体密度。(2)改装实验二: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清零,往容器内倒入适量水,读出电子秤示数m1;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做好标记;将柱形容器内水倒去,擦干,放到电子秤上清零,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

4、至电子秤示数仍为m1;测出 。待测液体的密度=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水表示)。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在容器上标记对应密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做了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1)实验时发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该首先确认 ,再调节平衡螺母;(2)将装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154g;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把烧杯和剩余液体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小明还想利用一个圆柱形的容器

5、、刻度尺和水,测量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圆柱形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水的深度记为;将小木块放入水中漂浮,水未溢出,用刻度尺测量水的深度记为;用细针将木块完全压入水中,水未溢出, 记为;则小木块密度表达式为 (用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4实验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测量盐水的密度,他们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用水表示)、金属块A、盐水以及不吸水的细线等器材完成了图中实验。(1)要测量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合理的测量顺序是 (选填“”或“”);(2)计算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 N;(3)完成图中各项实验后分析可知:金属块A的浮力大小与 (选填“液体密度”或

6、“金属密度”)有关;(4)请推导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 (用F1、F2、F3、水表示)。5我市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大樱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大樱桃的质量为 g;(3)将用细线拴好的大樱桃放入装有6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根据测量结果可知大樱桃的密度为 g/cm3;(4)小丽同学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她先用

7、天平正确测出了大樱桃的质量m,再将用细线拴好的大樱桃放入空量筒中,然后向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水面到达V1刻度线处,接着将大樱桃提出,水面下降到V2刻度线处,进而测出大樱桃的体积,并计算出大樱桃的密度,则小丽所测大樱桃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5)小明回家后,还想测出妈妈手镯的密度,他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手镯的质量是48.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进行了如图丁、戊所示的实验操作,测出了手镯的体积,则手镯的密度是 g/cm3。6小红在游玩时见了一些石头,拿了其中一块来做实验。(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如甲图所示,平衡螺母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平衡;(

8、2)如图乙,小石头的质量为 g,可求得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3)砝码磨损,按照以上步骤,测得小石块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头密度,如图: (水的密度为,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7.有两块边长均为4cm的无色透明的正方体“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密度为2.5103kg/m3);另一块是“有机玻璃”(密度为1.18103kg/m3)。请你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种方案,在不损坏“玻璃”的原则下区分它们。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海绵、细线、大烧杯、刻度尺、浓盐水(密度为1.3103kg/m3)。请将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方案不能与示例相

9、同)。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结论示例托盘天平将两块“玻璃”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天平一端下降下降的一端放的是普通玻璃你的方案 8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乙、甲、丁、丙(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入水中(4)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 (选填“甲”、“

10、乙”、“丙”或“丁”)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5)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细线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的水中(如图戊),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始终不碰到杯底),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9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适量待测液体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

11、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再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由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kg/m3。(3)同学们想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来测量液体密度。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适量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 在液体中。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液、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用水、h及H表达液体密度的关系式 。(写出推导过程)根据上述表达式标出刻度后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操作时出现了如图(c)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密度计的重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它所受到的

12、浮力。在不更换食用油和密度计的情况下,仍用此密度计能正常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可以进行的改进操作是: (仅要求写一种,合理即可)。10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 N;(2)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3)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丙所示的水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

13、;(4)如果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从理论上分析,按这样的实验顺序测得的木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一、实验题1(2023广东深圳三模)相对于其它消毒液,次氯酸的消杀新冠病毒效果较好,也较为安全。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品牌次氯酸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测量步骤如下: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次氯酸的总质量为78g;将烧杯中部分次氯酸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次氯酸的体积为 cm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次氯酸的质量如图丙所示;次氯酸的密度为 g/cm3;(3)小明测量一个木块(木水)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下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如图戊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用细钢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的示数为m3;木块密度木= (用m1、m2、m3和水表示)。(4)测完密度后,小明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