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87413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迹方程求法汇总情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重点:掌握常用求轨迹方法难点:轨迹的定型及其纯粹性和完备性的讨论【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1 .待定系数法:如果动点 P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 迹方程,也有人将此方法称为定义法。2 .直译法:如果动点 P的运动规律是否合乎我们熟知的某些曲线的定义难以判断,但点 P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则可以先表示出点P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 P的坐标(x, y)表示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轨迹方程。3 .参数法:如果采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又t以奏效

2、,则可寻求引发动点P运动的某个几何量t,以此量作为参变数,分别建立P点坐标x, y与该参数t的函数关系x=f (t), y=g(t),进而通过消参化为轨迹的普通方程F (x, y) = 0。4 .代入法(相关点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 P的运动引发的,而该点的 运动规律已知,(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方程),则可以设出 P (x, y),用(x, y)表示 出相关点P的坐标,然后把 P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动点P的轨迹方程。5 .几何法:若所求的轨迹满足某些几何性质(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等),可以用几何法,列出几何式,再代入点的坐标较简单。6 :交轨法:在求

3、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灯问题通常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求得所求的轨迹方程(若能直接消去两方程的参数,也可直接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该法经常与参数法并用。(二)求轨迹方程的注意事项:1 .求轨迹方程的关键是在纷繁复杂的运动变化中,发现动点P的运动规律,即 P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因此要学会动中求静,变中求不变。2 .轨迹方程既可用普通方 程F(x,y) 0表示,又可用参数方程x f(t)(t为参数)y g(t)来表示,若要判断轨迹方程表示何种曲线,则往往需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3 .求出轨迹方程后,应注意检验其是否符合题意,既要检验是否增解

4、,(即以该方程的某些解为坐标的点不在轨迹上),又要检验是否丢解。(即轨迹上的某些点未能用所求的方程表 示),出现增解则要舍去,出现丢解,则需补充。检验方法:研究运动中的特殊情形或极端 情形。4 .求轨迹方程还有整体法等其他方法。在此不一一缀述。课前热身:21. P是椭圆92y二1上的动点,过P作椭圆长轴的垂线,垂足为 M则PM中点的轨迹中5点的轨迹方程为:( )4 25y22x y一 匚 1 D920=1362【解答】:令中点坐标为(x,y),则点P的坐标为(x,2y)代入椭圆方程得 95y1,选2.圆心在抛物线 y22x(y 0)上,并且与抛物线的准线及x轴都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22_1A

5、 x y x 2y - 04C x2 y2 x 2y 1 0【答案】:D22B x y x 2y 1 0221 公D x y x 2y 042【解答】:令圆心坐标为(a_ ,a),则由题意可得 a21,则圆的方程为22-1 一 、,x y x 2y - 0,选 D 43: 一动圆与圆O: x2 y2 1外切,而与圆C: x2y2 6x 8 0内切,那么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是:A:抛物线B:圆C:椭圆D:双曲线一支【解答】令动圆半径为R,则有| MO | MC |R 1,则|MO|-|MC|=2 ,满足双曲线定义。R 1故选D=4:点P(x, y)在圆x2+y2=1上运动,则点M (2x。,y。)

6、的轨迹是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B.C.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D.【答案】:A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解答】:令M的坐标为(x, y),则2x0V。X2x0万代入圆的方程中得y2 1 ,选4v。 y【互动平台】名师点题一:用定义法求曲线轨迹 求曲线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轨迹方 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之间要特别注意圆锥曲线的定义在求轨通过待定系数法就可以直接得出方的关系,在求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时, 迹中的作用,只要动点满足已知曲线定义时, 程。例1 :已知 ABC的顶点 A, B的坐标分别为 一.

7、.5 一,”、sin B sin A sinC,求点 C的轨迹。45 .【解析】由sin B sin A 5sinC,可知b a4-4 , 0) , (4, 0) , C为动点,且满足5 一一 一 5 c 10,即 | AC | |BC | 10 ,满足椭42圆的定义。令椭圆方程为工12 a5,c43 ,则轨迹方程为2 x255),图形为椭圆(不含左,右顶点)【点评】 熟悉一些基本曲线的定义是用定义法求曲线方程的关键。(1) 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2) 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3) 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4) 到定点与定直线

8、距离相等。【变式u : 1:已知圆(又i)%/= 的圆心为m,圆伊-4)丁尸=1的圆心为M2, 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 P的轨迹方程。解: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PM|R+5 IPMJ-R + 1c=4, a=2, b2=12。力晒 |-5 =|PMj |-L|PMJ-|PMa|=4|动圆圆心P的轨迹是以M、M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l(s2)故所求轨迹方程为4 I?2:一动圆与圆。x2 y2 1外切,而与圆C: x2 y2 6x 8 0内切,那么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是:A:抛物线B:圆C:椭圆D:双曲线一支【解答】令动圆半径为R,则有1MO | R 1 ,则|MO|

9、-|MC|=2 ,满足双曲线定义。故选Db |MC| R 1二:用直译法求曲线轨迹方程此类问题重在寻找数量关系。例2: 一条线段AB的长等于2a,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 轴上滑动,求 AB中点P的轨迹方程?解 设M点的坐标为(x, y)由平几的中线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1 1AO冲,OM=1 AB - 2a a,2 222-222M点的轨迹是以O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周.x y a,x y a1 【点评】此题中找到了 OM=1AB这一等量关系是此题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直译法有下2列几种情况:1)代入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若动点的规律由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明显给出,则采用直接将数量关系代数化的

10、方法求其轨迹。2)列出符合题设条件的等式:有时题中无坐标系,需选定适当位置的坐标系,再根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得出其轨迹方程。3)运用有关公式:有时要运用符合题设的有关公式,使其公式中含有动点坐标,并作相应 的恒等变换即得其轨迹方程。4)借助平几中的有关定理和性质:有时动点规律的数量关系不明显,这时可借助平面几何 中的有关定理、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中线定理、连心线的性质等等,从而分析出其 数量的关系,这种借助几何定理的方法是求动点轨迹的重要方法【变式2】:动点P(x,y)到两定点A(3,0)和B(3, 0)的距离的比等于2(即LPAJ 2),|P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答】. |PA=

11、J(x 3)2 y2,|PB| pa |(x 3)2 y2代入LPAi 2得)y=|PB|(x 3)2 y2化简彳导(x-5) 2+y2=16,轨迹是以( 三:用参数法求曲线轨迹方程.(x 3)2 y22 (x 3)2 y2 4(x 3)2 4y25, 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此类方法主要在于设置合适的参数,求出参数方程,最后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例3.过点P (2, 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l 1, 12,若l 1交x轴于A点,l 2交y轴于B点, 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1: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发现,点M的运动是由直线11引发的,可设出11的斜率k作为参数,建立

12、动点 M坐标(x, y)满足的参数方程。解法1:设M (x, y),设直线11的方程为y-4=k (x 2), (kw。)由li I2,则直线I2的方程为y 41(x 2)k4 _I1与x轴交点A的坐标为(2 ,0), k212与y轴交点B的坐标为(0,4 -), k.M为AB的中点,2k (k为参数)消去 k,得 x+2y5=0。另外,当k=0时,AB中点为M (1, 2),满足上述轨迹方程;当k不存在时,AB中点为M (1, 2),也满足上述轨迹方程。综上所述,M的轨迹方程为x+2y-5=0o分析2:解法1中在利用k1k2=- 1时,需注意k1、k2是否存在,故而分情形讨论,能 否避开讨论

13、呢?只需利用 PAB为直角三角形的几何特性:1|MP| 11ABi解法 2:设 M (x, y),连结 MP 则 A (2x, 0), B (0, 2y),|1,l2,.PAB为直角三角形1 .由直角二角形的性质,|MP| 21ABiJ(x 2)2 (y 4)2 ;d(2x)2 (2y)2化简,得x+2y-5=0,此即M的轨迹方程。分析3:设M (x, y),由已知11 .L 12,联想到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kk2=1,即 可列出轨迹方程,关键是如何用 M点坐标表示A、B两点坐标。事实上,由 M为AB的中点, 易找出它们的坐标之间的联系。解法 3:设 M (x, y),: M为 AB中点,

14、. A (2x, 0) , B (0, 2y)。又 1 1, 12 过点 P (2, 4),且 11112.PA!PB,从而 kPA - kPB= 1,加 4 04 2y而 kPA - T- , PB 2 2x2 0土61,化简,得x 2y 5 02 2x 2注意到1x轴时,Ly轴,此时A (2, 0), B (0, 4)中点M (1, 2),经检验,它也满足方程 x+2y-5=0综上可知,点 M的轨迹方程为x+2y5=0。【点评】1)解法1用了参数法,消参时应注意取值范围。解法2, 3为直译法,运用了 kpA-kPB1 一=1, |MP| - | AB|这些等量关系。用参数法求解时,一般参数可选用具有某种物理或几何意义的量,如时间,速度,距离,角 度,有向线段的数量,直线的斜率,点的横,纵坐标等。也可以没有具体的意义,选定参变 量还要特别注意它的取值范围对动点坐标取值范围的影响【变式3】过圆O: x2+y2= 4外一点A (4, 0),作圆的割线,求割线被圆截得的弦BC的中点M的轨迹。解法一:“几何法”设点M的坐标为(x,y ),因为点M是弦BC的中点,所以 OML BC,所以 |OM | 2+ | MA | 2 =|OA| 2 ,即(x2 +y2)+(x -4 )2 +y2=16化简得:(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