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87403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2第四章:管理道德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题,因而,也是管理道德的主题。管理道德就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管理道德可以通过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教育建立起来,管理者自我的个人修养是关键。第一节管理道德概述一、道德与管理道德道德-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形成管理道德的评价:社会舆论、人们内心的信念以及习惯的里,来评价和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其内容:一、行为规范。二、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管理道德具有调整管理关系、规范管理行为的特殊性。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

2、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习题,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提高管理效益。问: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第一,规范对象的特殊性。这种内在于管理者的规范和制约力量,就是管理道德,是一种专门规范和制约管理者的职位责任感和职权意识的道德。第二,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管理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之间的特殊的职业联系,管理道德是抓满门调整管理关系的道德,它促进着管理关系和谐。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因而也是管理道德的最高标准。二、管理道德的客观根据问:人际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答:1.管理者之间由于

3、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上的冲突3.管理中的机构性缺陷造成的冲突。管理系统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层组织缺少自主权;二是自我膨胀;三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四是规章制度混乱。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道德也恰恰能够担负起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却决不造成冲突的角色。也就是说,管理道德在管理关系的调整中,只发挥正的功能而决不产生负的功能,任何时候,道德都不会成为人际冲突的根源。问:管理道德能够在调节管理系统中人际冲突时发挥作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答:第一,公正性的要求。公正性作为管理中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均衡的要求。贡献与包周之

4、间、权利与义务之间彼此对应。(2)平等的规定。在人际关系道德调节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管理中的工整,管理系统中生成正气,管理关系就能够逐渐地变得和谐。第二,合理的功利要求。所谓功利,就是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只有那种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的,才是合理的功利。从这种合理的功利出发,对管理中人际关系进行道德调节。管理道德正是建立在承认组织成员梨园要求合理性的基点上的,实现一切合理的利益要求的最大化。三、管理道德的功能问:管理道德的功能具有多种多样的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答:1.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

5、力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管理道德评价往往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形式进行的,但管理系统也可以把它变成一种组织行为,。管理道德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于促使管理者内心道德信念的建立和健全。3.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与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相比,管理道德并不明确规定管理者的行为细节,它所作出的只是一种原则上的价值导向。4.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管理道德则可以使这种利益追求升华为一种有道德的人际关系都必须首先反映在管理者的心理上,然后才能外化为有道德的行为。第二节管理道德的内容一、有道德的管理者做有道德的管理者,是对每一个从事

6、管理湖动的管理者的职业要求,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问: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答: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1.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的内容?3.简述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4.逮捕的条件是什么?5.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及意义?6.侦察的概念的内容及其意义与原则是什么?7.简述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8.试述上诉人的范围?9.死刑复核的具体任务及其意义?10.认定和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罪在事实方面应达到的证明要求。2.密切联系部署,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3.加强管理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7、是相辅相成的。4.肯定部属的成绩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管理系统的内聚力来源于组织成员感情上的归属。总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道德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关系,它是基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正是这种道德关系,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存共荣的道义基础。二、管理道德规范规范-指那些对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的行为所作出的规定。道德规范-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管理道德规范是管理道德得以实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问: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种?答:1.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3.实事求是;4.团结协作;5.尊重人才三、管理人格管理人格-管

8、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综合。管理人格有一个生成的过程,达到一种道德自为的境界。问:如何把握管理者的管理人格?答:1.自觉的责任意识;2.真诚的服务意识;3.清廉为公的追求;4.主持公正、维护正义;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无论职务高低、权职大小,在管理人格上是平等的和相同的。第三节管理道德的形成从管理者个体的角度来看,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为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教育和管理者的自我完善这样三个阶段。一、管理道德评价管理的道德评价-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定,其目的是要帮助管理者树立道

9、德观念,培养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以求扬善扬恶,改善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管理道德评价是具体的,是针对管理者的具体的道德行为的。挂尼龙道德评价首先是管理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善恶评判。管理者的自我评价促使管理者的道德自觉。自我道德评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有在相应的社会评价中,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社会评价,可能是来自于管理系统之中的其他组织成员的评价,也可能是来自于管理系统之外的那些与管理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的评价,主要以舆论的形式存在。问:作出这种评价必须以促进管理者道德品质的提高为目的。答:1.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目的和手段的统一;3.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统一。二、管

10、理道德教育管理道德教育-指为培养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管理人格而对其进行的宣传教育,从而对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管理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管理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其过程包括提高管理道德认识、陶冶管理道德情感、锻炼管理道德意志、坚定管理道德信念等环节。提高管理道德认识,是管理道德教育的基础。管理者的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和深厚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使管理者的道德行为表现出稳定性、坚定性和一贯性。三、管理者的自我完善管理者的道德自我完善是管理者个人人生修养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它首先表现为一个学习的问题。人生修养的奥秘在于磨练。问:学习和磨练都是一种自觉的活

11、动,是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意识的体现。答:1.意识到自我修养的必要性是很重要的,它是实施自我完善的前提和起点。2.形成强烈的道德情感3.坚持按管理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持之以恒第五章行政手段的性质和特征: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随机性、无偿性行政手段的功能1行政手段的运用可以使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组织上层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2运用行政手段,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长在一切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是比较简单的手段,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一切其他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行政手段的运用由于行政手段以权威作为支柱,是一种

12、权利支配活动,往往表现出集权的特征,对于调动各个组织层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非常不利的。2组织的命运往往维系于最高一级,甚至维系在最高领导层的一些人或一个人身上。3容易强化组织权威,拉大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从而助长官僚主义的滋生。4割断组织各个层次上的横向联系,使横向沟通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行政手段:1突出目标导向2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4权责一致法律手段的性质和特征:强制性、规范性、概括性、稳定性、可预测性法律手段的功能1可以保证社会运行和组织内部的必要秩序2能够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3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4使管理活

13、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法律手段的运用:1法律的内容要与整个社会和组织内的道德舆论水平相适应2要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的权威性3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4要根据客观事务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适用的法律调整方法经济手段的性质和特征:调节性、灵活性、平等性经济手段的功能1对于管理系统来说,经济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向心力。2运用经济手段的管理往往是最富有弹性的管理。3还可以促使健康的人际关系生成。经济手段的运用1优点:1)能够较好的处理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2)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组织的工作成效显著。3)便于实行分权的组织管理,发挥各方面的主

14、动性和创造性。2缺点:1)容易产生单纯追求财、物的思想和拜金主义2)容易导致利益目标的分散和混乱,增加互相矛盾的现象。3)从宏观管理角度看,经济手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思想教育手段的性质和特征性质:1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思想保证,因为它不仅是激发人们劳动热情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其他管理手段的实施也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2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内容及其丰富,它担负着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健全民主、法制和纪律意识,造就尊重人、理解人、负责任、有作为的品德。特征: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长期性思想教育手段的功能:运用思想手段可以在保证管理系统围绕其

15、总体目标运行方面提供支持。可以增强其他管理手段的功能,使运用其他管理手段能够得到被管理者的积极配合。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1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2做到关怀体贴下属,以情感人3自觉地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4在管理系统中,树立正气,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第六章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环境层目标2组织层目标3个人层目标目标的性质:客观性、层次性、多样性、网络性、时限性、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组织指明方向2具有激励作用3具有凝聚作用4是组织考核的依据确定目标的原则1要把关键性目标与目标的全面性结合起来2要把目标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3要把目标的科学性与预见性结合起来确定目标的步骤1全面搜集情况,掌握

16、内外信息2提出目标方案3评价目标方案4选定目标目标的展开的环节:1目标分解2对策展开3明确目标责任新型的管理制度内容:1注重工作的效果2注重管理的综合性3建立目标责任制目标管理的特点1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3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4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步骤: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目标的实施3进行目标考核目标管理的要求1目标管理看起来简单,需要对目标管理整个体系做耐心的解释工作。2目标管理拟定各级主管人员要有必要的指导方针。3主管人员必须认真理解组织的宗旨、使命,认识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依据科学的程序来确定目标。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越是短期的目标越便于实施和考核,长期目标是无法体现出目标管理的优越性的。因此主管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止目标管理变成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时时把握从长期目标的角度去制定目标管理的目标这一方针。5目标管理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保持其明确性和稳定性。注意把握目标的明确性、稳定第七章组织的结构:1直线型组织2职能型组织3直线参谋型组织4矩阵型组织组织职能的发挥:1部门制遵循的原则:1)力求维持最少的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