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7173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串讲中医基础知识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与呼吸有关的脏是 A.肝、肺B.心、肺C.脾、肺D.肺、肾E.肾、肝【答案】:D 【解析】:考察对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理解运用。肺主气即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的生理功能,中医认为人的呼吸虽由肺所主,但与肾也有密切的联系。认为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必须下行至肾,由肾摄纳之,其生理意义是保持呼吸的平稳、控制呼吸的频率,保证呼吸的深度,有利于体内外气体的交换,维持人的新陈代谢。所以与呼吸有关的脏是肺和肾。2.以下不属于六腑的是 A.胆B.胃C.三焦D.脑E.小肠【答案】:D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六腑的定义,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3.六淫之中,易于生风动血的是

2、 A.风B.火热C.暑D.湿E.燥【答案】:B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炽热为阳邪,其性延上。2火易耗伤津液。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4.六淫之中,易于导致疮痈的是 A.风B.火热C.暑D.湿E.燥【答案】:B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炽热为阳邪,其性延上。2火易耗伤津液。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5.五行的根本概念是 A.五种根本物质B.五种根本元素C.五种根本材料D.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E.以上均非【答案】:D 【解析】:记忆性题目。五,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运行、运动、变化。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与其运动变

3、化。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根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6.临床治疗血虚病时常使用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答案】:A 【解析】:考察对气生理功能的运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7.六淫邪气中季节性最强的是 A.风B.寒C.燥D.火E.暑【答案】:E 【解析】:考察六淫致病的季节性特点。风为百病之张,可携其它邪气一起发病,因此不分季节性;寒邪,在一年四季都可感受,也无明显季节性;燥分温燥和凉燥,温燥在秋季多发,凉燥在冬初多发。火邪分多种:肝火、肺火、胃火等,也无季节性。暑是夏季的主气,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

4、性。8.六淫邪气中能够耗气伤津的是 A.风、热B.暑、热C.燥、热D.暑、湿E.风、暑【答案】:B 【解析】:考察对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理解和运用。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亦伤阳气。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暑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袭津

5、液。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炽热为阳邪,其性延上。2火易耗伤津液。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分析比拟可知,能耗气伤津的是暑邪和热邪火邪。9.六淫邪气中能够伤阳气的是 A.风、湿B.暑、湿C.寒、湿D.暑、热E.寒、燥【答案】:C 【解析】:考察对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理解和运用。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亦伤阳气。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暑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

6、。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袭津液。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炽热为阳邪,其性延上。2火易耗伤津液。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分析比拟可知,能伤阳气的是寒邪和湿邪。10.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的邪气是 A.热邪B.寒邪C.风邪D.燥邪E.湿邪【答案】:C 【解析】:风邪常为外感病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11.被称为“水火既济的脏腑关系是 A.脾与肺B.肺与心C.肝与心D.肝与肺E.心与肾【答案】:

7、E 【解析】:在生理上,心火在上必须下行至肾,资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在下必须上行至心,资助心阴以修养心阳,使心火不亢,从而维持心、肾乃至全身的水火、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中医将心与肾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12.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是 A.火B.土C.水D.木E.金【答案】:E 【解析】:考察金的特性,即是清肃、降敛,但凡引申为具有清洁、肃杀、收敛、下降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金。13.以下各项,与精气学说中“精的根本概念无关的是 A.又称精气B.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C.源于“水地说D.源于“五行说E.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局部【答案】:D 【解析】:精气学说中“精的根本概念比拟深奥,通过此题可熟悉一下教材中“精的根本概念,它与“五行学说无直接关系。14.以下各项,与精气学说中“气的根本概念无关的是 A.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B.气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C.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本钱原D.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E.气的概念源于“水地说【答案】:E 【解析】:15.被称为气机的是 A.气的运动B.气的变化C.气的升降D.气的出入E.气的聚散【答案】:A 【解析】:升、降、聚、散均属气的运动形式,而其本质是气的运动,中医学把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故应选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