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683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9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1.0可编辑可修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GMP )生产检查指南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境, 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 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为基础,尤其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

2、0457-20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 3 部分:检测方法( GB/T )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企业组织、 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检查监督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的参考资料。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11v1.0可编辑可修改1. 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

3、是否交叉。(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昆虫设施,是否张贴洗手步骤。(3)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 (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 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是否张贴更衣流程。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二更中暂存的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 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遮盖内衣、毛发; 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一更使用的鞋是否与洁净室(区)使用的鞋有效分隔。(5)是否设置缓冲间或风淋

4、室,洁净室(区)工作人员超过5人的,风淋室旁是否设置旁通门。 风淋室是否有防止门同时开启的措施。(6)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是否穿拖鞋,化妆及佩戴饰物等,是否将个人物品带入洁净室(区) 。(7)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中间库等辅助功能间。 洗衣间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区域,是否具备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消毒灭菌措施,是否确定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存放方式。洗衣间洗衣设施配备是否合理,以满足洗衣、洗鞋需求。衣服和鞋是否分别清洗。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使22v1.0可编辑可修改用的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是否定期在规定级别洁净环境中分别清洗、干燥、整理和保存,并区别使

5、用。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清洗是否按要求使用工艺用水。(8)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是否设置了必要的水路管道、 水池,是否标识工艺用水的种类和流向。是否设置地漏(万级及以上洁净室(区)不宜设置地漏) ,地漏是否具有防倒灌措施。地漏是否及时清洁、消毒。( 9)是否设置了与产品生产工艺相对应的专用功能间或区域,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其送回风管理和配置的设备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规定和工艺的要求, 必要时是否设置了缓冲间或气闸室。 注塑间内是否设置了模具存放区域,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10)是否设置了物料入口, 入口处是否采用风淋或传递窗, 是否进行净化处理,是否有防止窗同

6、时开启的措施, 门窗是否密封良好。(11)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独立的成品出口。(12)生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对于新建实验室的,生产企业是否分别建立万级下局部 100 级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和阳性对照室(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 。对于实验室改造中确有较大难度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应进行清场) ,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阳性对照室如处于非受控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 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用于环境和水质监测。(13)洁净室(区)的墙面、地面、顶棚表面是否平整、光滑、33v1.0可编辑可修改无裂缝,无霉迹

7、,各接口处是否严密,无颗粒物脱落,不易积尘,便于清洁,耐受清洗和消毒。洁净室(区)内的管道、墙上设施与墙壁或顶棚接触部位是否密封。(14)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消毒的清洁卫生工具。(15)洁净室(区)内不同洁净度功能间之间, 门的开启是否向着洁净度级别高的方向,门是否密封良好。洁净室(区)内回风口是否被遮挡。(16)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安全门,是否具有敲击工具。(17)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漆面或木质材质物品。 操作台是否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消毒。(18)相邻不同洁净级别功能间之间是否设置了压差表,压差表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 压差表零

8、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相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间的压差梯度是否合理。(19)洁净室(区)内是否合理设置了温湿度计,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20)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空气消毒装置,如设置紫外线灯,是否设置总开关。紫外线灯管是否定期更换。(21)产品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工艺用气的,是否设置了工艺用气通道,工艺用气通道是否设置了净化处理装置,空气压缩机是否能有效防护。44v1.0可编辑可修改(22)洁净室(区)内特殊生产工序需要 100 级洁净环境的,是否配备层流罩、 洁净工作台等设备。 体外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是否在万级环境下阳性间进行, 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阳性间是否具备灭活设施、原位消毒设施,

9、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得对洁净环境造成污染,对于进行危险度二级及以上的病原体操作的, 空气是否经除菌过滤后排出。(23)是否配置了洁净室 (区)环境监测设备及配套用实验用设备,如尘埃粒子计数器、风量罩或风速仪、以及用于沉降菌或浮游菌检测的培养箱(培养细菌或真菌、霉菌)设备和培养皿、配制所用试剂等。( 24)空调机组设置是否合理,压差表是否进行计量校准,是否标明初、中效位置及气流走向。使用臭氧方式进行环境消毒的,是否配置臭氧发生器。对于有干燥要求的,是否配置除湿设备。(25)不同空气洁净级别区域之间的物料传递如采用传送带时,是否进行分段传送。2. 查阅企业洁净室(区)有关的管理文件、记录( 1)是否

10、提供了洁净室(区)平面图,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是否标识了不同产品、 不同工序对应的洁净环境, 是否避免了人流物流交叉。( 2)是否制定了人员卫生管理规定。( 3)是否提供了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区)的记录,当外来人员检查或参观时,是否提供了人员登记记录。55v1.0可编辑可修改( 4)是否提供了第三方体检机构出具的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定期体检证明,以控制特殊疾患人员进入洁净室 (区)直接接触产品。( 5)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消毒记录。( 6)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的检测记录。( 7)是否对进行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微生物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是否保留培训记录。(8

11、)是否制定了物料净化管理规定。( 9)是否制定了洁净(无菌)工作服管理规定。(10)是否提供了洁净(无菌)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1)是否制定了洁净室(区)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设备、工装模具及工位器具清洁存放规定;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规定以及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规定;消毒剂选择、使用的管理规定;空气消毒规定;清场管理规定以及洁净环境日常监测管理规定等。( 12)是否提供了工位器具清洗、消毒灭菌记录。(13)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卫生清洁记录。(14)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空气消毒记录。(15)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洁净环境消毒的, 是否提供了紫外线灯使用记录。(16)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

12、清场记录。( 17)是否提供了洁净室 (区)沉降菌(或浮游菌) 监测布点图。(18)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日常监测记录。( 19)如果空调系统不是连续开启, 是否提供了空调系统开关时66v1.0可编辑可修改间和洁净室(区)使用时间的记录。( 20)是否提供了工艺用气检测记录。( 21)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第三方检验机构监测记录、 检测设备计量证书。( 22)是否提供了空调机组中效清洗、高效更换、压差监测等维护记录。77v1.0可编辑可修改参考资料目录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四、洁净室(区)的构成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

13、和设置原则六、洁净室(区)的日常监测项目七、影响洁净室(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洁净室(区)管理要求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二、洁净室(区)设计和装修要求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四、洁净室(区)验证要求五、洁净室(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要求88v1.0可编辑可修改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洁净室(区)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尘粒、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不论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 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0033-2000)标准中对洁净室(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