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86824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说明 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 (1)机械基础(多学时)栾学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基础(多学时)习题册。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期中考试成绩+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 中,学习过程考核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等 30%,期中考试占 30%,期末理 论知识考核 4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10、填空题 20、判断题10、选择题20、综合题 40%。 考试中自带作图仪器(铅笔、直尺、计算器等)。二、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 1机器:执行机械运动和信息转换的装置。 2零件:机械制造中

2、不可拆的最小单元。 3构件:组成机构的各个做相对运动的实物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构运动的最小单元。 4部件:为实现一定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 5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6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7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8二力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因为工程上,大多数二 力构件是杆件,所以常简称为二力杆。二力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9约束:物体的空间位置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种限制就称为约束。 10约束反力:约束限制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或约

3、束力。 11平面汇交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12强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13刚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4稳定性:是指受压的细长或薄壁构件能够维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15内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16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 的力学性能。17. 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18. 机械: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19. 高副:构件间通过点或线接触所构成的运动副。20. 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所构成的运动副。

4、21. 平面连杆机构:若干构件用低副连接起来并作平面运动的机构。22. 铰链四杆机构: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的机构。23. 曲柄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连架杆中,一个是曲柄,一个是摇杆的机构。24. 双曲柄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连架杆均为曲柄的机构。25. 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连架杆均为摇杆的机构。26. 压力角:运动部件受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27. 传动角:运动部件受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的余角。28. 急回特性:机构返回行程比工作行程快的特性。29. 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带在轮面上滑动,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滑动。30. 打滑:若带传递的有效拉力超过带

5、与带轮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将在带轮上发 生全面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31. 定轴轮系:齿轮在运转时,各齿轮的几何轴线相对机架都是固定的轮系。32. 周转轮系:在轮系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可绕另一齿轮的几何轴线转 动的轮系。33. 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轮系中,首末两轮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34. 可拆联接:可拆联接是不损坏联接中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联接。35. 不可拆联接:不可拆联接是拆开联接时至少要损坏联接中某一部分才能拆开的联接。36. 心轴:主要承受弯矩的轴称为心轴。37. 传动轴:主要承受转矩的轴称为传动轴。38. 转轴: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转轴。39

6、. 滚动轴承接触角:滚动体和外圈接触处的法线与径向平面(垂直与轴承轴心线的平 面)之间所夹的锐角。40. 滚动轴承寿命:轴承中任一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上出现疲劳点蚀前所经历的总转 数,或在一定的转速下所经历的工作小时数称为滚动轴承寿命。(二)填空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2机器与机构的区别仅在于能否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的转换,机器 和机构统称为(机械)。机构是由(零件)、(构件)和(部件)三部分组成。3在各种机器中都经常使用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4力对物体的作用会产生内、外两种效应,外效应指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内效应指力使物体使产生(变形)。5力的三要素是

7、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其必要与充分的条件是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7约束反力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处)。8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9光滑面约束只限制物体在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指向约束物体的运动, 而不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运动。10(固定铰链)支座限制被约束物体间的相对移动,但不限制物体绕销轴的相对转动。 1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系中各力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1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力矩恒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 无关。13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

8、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力学性能。14根据支座对梁约束的不同特点,支座可简化为静力学中的三种形式:(活动铰链支 座)、(固定铰链支座)和(固定端支座)。15根据支承情况,可将梁简化为(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三种形式。 16无(剪切)变形,仅有(弯曲)变形,我们称这种平面弯曲为纯弯曲。 17构件受力后同时发生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1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19铰链四连杆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型式。 20生产设备中设计为在慢速运动的行程中工作,在快速运动的行程中返回,这种工作 特性称为(急回运动

9、)特性,它可缩短非生产时间,提高效率。而这两个行程的平均速度之 比称为(行程速比)系数。21曲柄摇杆机构中,压力角越(小),传动性能越好。 2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摇杆)为主动构件,则此构件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连杆 和曲柄在一条直线上,机构的传动角Y =(0)、a = (90),这时转动力矩为零,从动件 不转动,机构处于死点位置。23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杆)、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24当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一定时,若要求压力角越小,则凸轮基圆将越(大),凸轮的 外廓尺寸也越(大)。因此,在传动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取较(大)的压力角。25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在升程和回程的

10、两端及中点,其加速度存在有限突变,产生 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26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在行程开始和终止处将产生(刚性冲击)冲击。 27按螺纹旋向不同,可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种,常用的是(右旋螺纹)。 28根据螺旋线所在的表面,螺纹可分为(外螺纹)和(内螺纹)。29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带传动分为(摩擦)带传动和(啮合)带传动两大类。 3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过载打滑)和(疲劳损坏)。31基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趋于(平直)。 32在齿数一定的条件下,齿轮的直径与模数成正比,模数越大,则齿轮与轮齿的尺寸(越大),轮齿的抗弯能力也(越强)。 33在标准渐开线齿轮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的圆称为

11、(分度圆)。 34按齿轮的切削加工原理,可以归纳为(仿形)法和(展成)法两类。 35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模数及压力角应(相等),还必须使相啮合的 两齿轮的齿向(相反)。36根据齿轮系传动时各齿轮的轴线是否固定,齿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 系)两大基本类型。37定轴轮系的传动化,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齿轮齿数连乘积)与所 有(主动齿轮齿数连乘积)之比。38通常,联接分为(可拆联接)和(不可拆联接)两类。39键联接按键在联接中的松紧状态分为(紧键联接)和(松键联接)两类。40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有(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和(螺钉联接)。41按轴线的几何形状,轴可

12、分为(直轴)、(曲轴)和(挠性轴)三类。 42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组成。 43联轴器分为(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两类。44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离合器可分为(牙嵌式)和(摩擦式)两类。(三)判断题1 构件一定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体。X2零件是运动的单元、构件是制造的单元。X3.二力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丁4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原力对刚体作用效应。V5.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X6. 二力平衡公理既适用于刚体也适用于变形体。X7.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13、于一点。V8.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V9.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V10. 固定端约束限制物体在约束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V11.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V12泊松系数(或泊松比),其值与材料有关。V13. 实验表明:杆件所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外力F不超过某一限度时,变形量A1与外 力F及杆长1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A成反比。V14. 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扭矩的正负:用四指表示扭矩的转向,大拇指的指向与该截面的外法线方向相同时,该截面

14、扭矩为正。V15. 在抗扭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空心轴比采用实心轴更省材料。V16 活动铰链支座限制被约束物体间的相对移动,但不限制物体绕销轴的相对转动。X17. 压力角越大,有效动力就越大,机构动力传递性越好,效率越高。X18. 凸轮压力角的大小影响从动件的运动规律。X19. 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推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也越大。V20. 渐开线上离基圆越远的点,其压力角ak越大。V21.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压力角的大小。X22. 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两轮的重合度必须大于或等于loV23.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它们的渐开线形状必须相同。X24. 同一模数和同一压力角,但齿数不同的两个齿轮,必须用两

15、把刀具加工。X25. 一对外啮合斜齿轮,轮齿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反。V26. 渐开线齿轮上,基圆直径一定比齿根圆直径小。X27. 两轴相交成90时,可采用蜗杆传动X28. 两轴交错成90时,可采用锥齿轮传动。X29 .采用齿轮系传动可以实现无极变速。X30. 凡定轴轮系其各轮方向均可用传动比公式中的(-1) m来确定。X31. 带传动多用于机械中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严格、中心距较大低速级传动。X32 .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丁33. 弹性滑动在带工作时不可避免。丁34. V带的横截面为梯形,下面是工作面。X35. V带传动的张紧轮最好布置在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处。X36 利用带传动时的打滑,可起到过载保护作用。丁37. 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60oV38. 双头螺柱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之一太厚而不便加工通孔并需要经常拆卸的场合。丁39. 松键联接是依靠上、下工作面传递转矩的。X40. 般机械中的轴多采用阶梯轴,以方便零件的装拆、定位。丁41. 同样型号、材料的一批轴承,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工作,它们寿命是完全相同。X42. 间歇润滑适用于高速轴承。X43. 摩擦离合器过载时打滑,可避免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