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4866780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合理膳食,有益健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蔬菜中的K+被人体吸收后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作用B. 蔬菜中的维生素D属于

2、固醇类物质,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 蔬菜中的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D. 某些蔬菜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细胞氧化和DNA损伤,从而减缓细胞衰老【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详解】A、K+可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若含量过低,可导致心律异常,因此蔬菜中的K+被人体吸收后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作用,A正确;B、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C、麦

3、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D、某些蔬菜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细胞氧化和DNA损伤,延缓了细胞的衰老,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D正确。故选B。2.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腺细胞内核糖体数量较多,与性激素的合成有关B. 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有着支持它们的结构

4、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详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其合成与核糖体无关,A错误;B、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需要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C正确;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D错误。故选C。3. 将某植物引种到新环境后,其光合速率较原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在新环境

5、中产生的该植物种子培育的幼苗再移回原环境,发现其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与其原环境植株一致。在新环境中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新环境中该植株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B. 图中光合作用形成ATP最快的时刻是10:00时左右C. 10:0012:00时光合速率明显减弱,其原因可能是酶的活性减弱D. 气孔导度增大,能够提高蒸腾速率,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和有机物的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详解】A、生物的表型既由基因型决定,

6、也受环境影响,在新环境中产生的后代,其遗传特性与亲代基本相同,从而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当迁回原环境后,其光合速率又恢复为原环境的速率,说明在原环境与新环境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A正确;B、光反应和暗反应共同构成光合作用,10:00时光合速率最大,因此光反应最快,形成ATP的速率也最快,B正确;C、10:0012:00时光合速率明显减弱,但此阶段气孔导度很高,因此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CO2浓度,影响因素可能是10:00到12:00,温度较高降低了光合作用相酶的活性,光合速率明显下降,C正确;D、气孔导度增大,能够提高蒸腾速率,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错误。故选

7、D。4. 纯种黑檀体长翅果蝇和纯种灰体残翅果蝇正、反交得到的F1均为灰体长翅,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与黑檀体残翅的比例接近9:3: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F1能产生四种配子,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 黑檀体残翅果蝇的出现是由于F1雌雄果蝇某一方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C. F1灰体长翅果蝇的测交后代中,重组类型占50%D. F1和F2果蝇群体中残翅基因的频率未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纯种黑檀体长翅果蝇和纯种灰体残翅果蝇正、反交得到F1均为灰体长翅,说明体色翅形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灰体为显性(A),黑檀体为隐性(a),长翅为显性(B),残翅为隐性(b),

8、则纯种黑檀体长翅果蝇基因型为aaBB,纯种灰体残翅果蝇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详解】A、纯种黑檀体长翅果蝇和纯种灰体残翅果蝇正、反交得到的F1均为灰体长翅,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与黑檀体残翅的比例接近9:3:3:1,灰体:黑檀体=3:1,长翅:残翅=3:1,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用A/a,B/b分别表示控制体色和翅型的相关基因,则F1基因型为AaBb,且F1能产生四种配子,A正确;B、根据A项可知,F2黑檀体残翅aabb出现的原因是F1雌雄亲本双方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基因重组产生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ab的雌

9、雄配子结合产生黑檀体残翅,B错误;C、F1灰体长翅(AaBb)果蝇的测交(与aabb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灰体长翅与黑檀体残翅)占了1/4+1/4=1/2,C正确;D、F1残翅基因频率为1/2,F2残翅基因频率为1/4+(1/2)(1/2)=1/2,D正确。故选B。 5. 已知PRMT7基因的转录产物加工为PRMT71mRNA,该基因的某一突变形式转录出的产物会被PRPF8基因编码出的PRPF8蛋白(具有广泛功能)重新加工为PRMT72mRNA,后者的翻译产物会使该基因所处区域的组蛋白局部甲基化(如下图所示),导致人类结直肠癌患病率提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PRMT72蛋白的

10、抑制剂比移除PRPF8基因在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中副作用更小B. 一切生物的基因转录产物都要被加工后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C. 组蛋白的甲基化将会导致PRMT7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 天然PRMT7mRNA中已标出的碱基序列所对应的基因序列,在突变时一个碱基对A/T替换为G/C【答案】A【解析】【分析】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DNA甲基化通过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来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表观遗传水平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调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植物DNA甲基化还参与了环境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DNA甲基化没有改变侍耐基因序列,DNA甲基化是基因

11、组DNA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调控的一种自然修饰方式。【详解】A、使用PRMT72蛋白的抑制剂防止该PRMT72所处区域的组蛋白局部甲基化,进而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而移除PRPF8基因可能影响与该基因相关的其他生理过程,因此使用PRMT72蛋白的抑制剂比移除PRPF8基因在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中副作用更小,A正确;B、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产物不需要加工,就能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C、组蛋白的甲基化并没有改变PRMT7基因的碱基序列,C错误;D、天然PRMT7mRNA中已标出的碱基序列所对应的基因序列,在突变时一个碱基对G/C替换为A/T,D错误。故选A。6.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

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研究生物进化轨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含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B. 拉马克提出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C. 按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不同岛屿上地雀喙形的不同,是因为岛屿的不同环境对地雀进行了选择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变黑对浅色桦尺蛾的基因型直接进行了选择,进而降低了浅色基因频率,种群发生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过他认为适应的形

13、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比如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详解】A、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含了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这两种理论,A正确;B、拉马克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B正确;C、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不同岛屿上地雀喙形的不同是因为岛屿不同环境对地雀进行了选择,C正确;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变黑对浅色桦尺蛾的表型直接进行了选择,进而选择了基因型,降低了浅色基因频率,种群发生进化,D错误。故选D。7. 某人头部受伤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经检查后,与正常人相比,发现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

14、(ADH)含量升高、Na+浓度降低,被诊断为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失调综合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A. 患者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较受伤前增加B. 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C. 患者血液中ADH含量升高,可能会引起血容量减小,血压降低D. 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内液,患者红细胞可能出现吸水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1、抗利尿激素:产生:下丘脑产生;释放:垂体后叶释放;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醛固酮是由一种类固醇类盐皮质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钠离子吸收和促使钾离子排除(保钠排钾),并

15、使肾脏重吸收水增加,从而起到调节体内水和部分电解质平衡的作用。醛固酮的主要作用对人体而言是保钠、保水、排钾。醛固酮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盐皮质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所分泌,在人体当中保证生命体征、维持血压以及低血脂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激素。【详解】A、患者血液中ADH含量升高,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较受伤前减少,A错误;B、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B正确;C、患者血液中ADH含量升高,可能会引起血容量增大,血压升高,C错误;D、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患者红细胞可能出现失水现象,D错误。故选B。8. H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抗原。鸡卵清蛋白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卵清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后分泌至输卵管内,参与构成鸡蛋清的蛋白质。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A蛋白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过程。几种可供选择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等组分B. 目的基因与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拼接前应先在目的基因两端分别引入EcoRI和Hind的识别序列,拼接前载体用MfeI和Hind切割C.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加入Mg2+的目的是维持渗透压稳定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