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4866662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高三冲刺卷(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强调:“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该言论( )A渗透了合乎时势

2、立法原则B体现了法的权威性与强制性C,反映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D说明变革思想得到广泛认同2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王莽时吏人没人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上述做法(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B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C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D壮大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规模3西晋时期,有官员曾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该官员提到的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官吏选拔缺乏

3、标准 B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C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庶族地主势力崛起4阅读下表,“中晚唐时期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女侠事迹红线女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被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樊夫人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聂隐娘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A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B社会尚武之风盛行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衰微D女性地位显著提高5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出版的六安州志记载:“茶通贸迁,礼遣烹沦,其顺颇广,六安名亦最著,但自霍邑分治后,茶山数十处皆在霍开市列肆,商贾骈迹者十不及一,乃人习而不察,尽曰之为六安

4、,殊不知霍享其实,六当其名耳。”这一记载说明该地区( )A个体农户生产普及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商茶产销已经初具规模6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海图谱系整理。这说明甲午战后( )名称绘制时间(年)绘制者图幅数量绘制区域皇朝沿海图说1869黄维煊32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1898程鹂_中国沿海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1901陈寿彭208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A国人民族危机意识增强B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明显加强C近代海防建设拉开序幕D清政府警惕周边的形势变化7“新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是“言文合一”的白话文,它是“新文化”思维、表达、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是自觉地使用它的中国人认识

5、世界、建构内心世界的媒介。五四后的各种变革,无不在根本上得益于文学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无不在文学革命建立的全新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中运行。由此可知,文学革命( )A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方向B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C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D增强了社会变革深度和广度8下图为1938年刊登在抗战漫画第八期“全国美术界总动员“特辑上的漫画我们要一笔一笔划破仇敌的皮囊!。该作品( )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出了抗日战争应是全民族持久战C旨在激励广大民众共同御侮D表明了漫画是宣传抗战的主要形式9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规定公务员考绩惩处分为解职、降级、记过三种。公务员年考四等记过

6、、五等降级、六等解职。1943年颁布的非常时期公务员考绩条例规定,公务员考绩惩处为:年考总分在60分以上者留级:总分不满60分者降一级,不满50分者免职。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重视对官员的甄别审查B建立起近代公务员制度C文官制度体系初步形成D公务员的管理有法可依10下图为1978年-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私营和国有工业企业数量(户)。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工业( )A经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B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冲击C现代企业制度渐趋完善D多种所有制得到共同发展11古雅典的市政公共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市政广场成为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和规模壮观,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7、。这些信息反映了( )A罗马继承了雅典建筑风格B经济发展决定市政建设规模C城市规划服务于政治统治D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产生12中世纪,法王腓力二世为了和勃艮第公爵以及英国的金雀花王朝斗争,分赐许多城市以公社权,以换取城市的支持。英国的城市没有成立过公社,国王给城市授予特权证书的条件是,城市须每年向国王缴纳一笔数目可观的固定款项。特权证书给予城市诸如财政权、司法权等一些权力。这表明中世纪欧洲(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成长B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C城市与王权相互需要D国王建立起专制独裁统治13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的雇佣大农场需要多人协同操作动力机器。20世纪初,农业机器使用日益个人化、小型化,家

8、庭农场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雇佣大农场日趋衰落。引发这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工厂制的推广B化学工业的进步C内燃机的应用D经济危机的冲击14下图为法国学者雅克梅耶整理收集的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参战士兵的回忆录。该回忆录( )我们没法吃东西,因为到处都是尸体和驱虫在烈日的暴晒下,皮肤早就腐烂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难受的味道A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场景B带有战争污名化的宣传意识C表明新式武器运用使德军伤亡惨重D感慨战争残酷提倡珍爱和平151921年,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1917年产生了接收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我们要

9、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列宁意在强调( )A利用经济手段应对协约国干涉B苏俄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苏俄缺乏社会改造的基本条件D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重要性161948年后,美国对日处置从最初提出的设想到最后形成的结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先确定的是把日本作为战败国进行管制和剥夺(解除武装、赔偿等),和约签订后撤走占领军。后来实际上是把日本作为新的盟国看待(重新武装、免除赔偿等),和约签订后美军继续留驻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 )A源于遏制战略的政治需要B旨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C削弱了日本全球战略地位D导致

10、了亚洲“热战”爆发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东汉末,中原大乱,黄河流域成为战场,人口四处逃散,西南和东南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西南,“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四方贤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东南的扬州、杭州一带成为人们的主要流向。“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也有远达会精、交趾郡的,如北方大族桓晔“举家避地会稽,遂浮海居交趾”。晋代,永嘉之乱到十六国时期,各游牧民族南下,大量汉族居民从黄河流城迁到长江以南。魏晋时期在北起大漠以北、贝加尔湖畔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岛,东起长白山松花江流战西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广阔地域内空前数量的民族卷入了大迁徙的潮流。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古老

11、民族如汉族、华夏族、羌族、氏族、勾奴,越族,也有较为年轻的乌恒、鲜卑、俚等民旋,还有在魏晋才兴起的柔然、敕勒、吐谷浑等民族。材料二传统农具的定型和配套过程墨本是在宋代完成的。宋代,人们已懂得“土壤气脉,其类不一,美恶不同,治之个有宜也”。淳化年间“凡州县矿土,许民请佃为永业”,大大促进了土地开垦。在宋代,“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乎”。客户有条件也可以“徒乡易主”。宋神宗年间,已是“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了“。到南宋时在旧城外兴起了“沿江数万家,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的南市。早辰桥市街巷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竹木作料,亦有锁席,砖瓦泥匠,随手即

12、就。宋代的经济型人口流动往往兼具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两种情况,不论是哪一种流动,都与经济因素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经济方面的变化使当时人口的变迁摆脱了以前极易转变为流民的现象。流动人口比校客易地找到谋生之所,他们已轻不是无以为生的流民,而是当时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宋代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严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徐红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经济型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的化肥生产能力仅6000吨

13、,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农业种植需求。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化肥生产技术,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水平。1972年,中国化肥更是有55%依赖进口。化肥紧缺,关系到千千万万群众的口粮,因此新中国把化肥列为战略资源,举全国之力提高生产,并不遗余力用极其宝贵的外汇进口。在1973年,国家计委就向国务院建议,在3至5年内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也被称为是“四三方案”,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这些装置引领了中国化肥特别是氮肥行业与世界接轨,步入大型化、低能耗的发展道路。这是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

14、的技术引进。到了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年产尿素可以达到159万吨,可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也就是1300亿到1600亿斤,而1978年的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095亿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中国引进13套化肥生产设备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3套化肥生产设备引进的重大意义。(9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历史的折页:1606年的巴黎新桥1606年竣工的巴黎新桥,是现代城市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比任何一条城市的街道还宽阔,还是第一座两侧没有房屋的城市大桥,任何走上新桥的人都能看到桥两侧的景色。无论巴黎人还是

15、游客,都能站在约75英尺宽的观景台上,慢慢爱上河边的风光。在新桥两侧原本用来建房的位置,特意为行人开辟了区战。这里是垫高的,便于阻挡车辆和马车进入。今天我们称之为“人行道”。自罗马道之后,西方世界就再也没见识过这种道路,西方城市更是对其闻所未闻。此外,新桥是第一座全部铺上卵石的桥梁,而不久以后巴黎的所有街道也将如此。也不难理解,历史上首次,行人会觉得自己仿佛是这条河的主宰。新桥还是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无论何种经济地位的巴黎人都能走出家门,来到新桥上,开始享受被宗教战争中断数十载的平静。新桥也是巴黎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娱乐空间。因为不收费,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出。任何人都能看到,王公贵族们突破正统的束缚,在桥上纵情欢乐。注:断桥是个平等的社交场所。男人、女人,各个阶层的人(甚至是那些聚集在亨利四世雕像周围的贫民)每天都会在这里密切接触。摘编自美若昂德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