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记忆口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86628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记忆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记忆口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记忆口诀时间:2010-2-24 16:14:00 作者: 来源:不详 点击数: 2 高山流水专题一 描述物体的运动1、质点模型 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2、位移、速度、加速度物体位置如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v与t 比。 3、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变决定加速度;同向加速反向减,二者关系记心间。4、加速度速度变化快和慢,加速度大小来体现,a 大速度变化快,a 小速度变化就慢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能分解,能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物体直线运动中,a 的正负要分清,初速方向定为正,反向为负同向正,a 为负,是减速,a

2、为正时速度增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处理直线运动的方法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为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为g。 中心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值;求加速度有好法,S等于a T2。2、追及两物同向来追击,追上相遇用位移,速度相等关键点,距离最远或最近,草图图象方法好,审题分析求严密3、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静止始,加速度 g 是定值, 等时位移一三五,等距时速根号比,末速用时高度定,根号下边除以 g 4、追及相遇问题解法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验结果行不行. 专题三 力1、力

3、的图示法口诀要想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 长短表大小,箭头示方向,注意线尾巴,放在作用点。2、力的表示力是物间互作用,受力施力成对生,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共决定;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求细心,重力弹力摩擦力,性质分类记分明3、重心决定重心两因素,几何形状和分布,二力平衡来应用,两次悬挂可得出分布均匀形状定,对称图形即中心,心在物外不稀奇,分布变化位更新 4、弹力恢复形变生弹力,必要条件是接触,大小胡克定律定,方向要看咋恢复,与面接触垂直面,绳子拉力沿绳走5、摩擦力摩擦力,有两种,三具备,才产生,接触挤压和粗糙,相对运动和“想动”,想动没动静摩擦,相对运动是“滑动”方向

4、总跟相对反,常用假设来判定静摩擦力被动力,欲求大小用平衡滑动摩擦有公式,压力和来相乘,与面积没关系,压力并非恒物重注:f滑= FN6、物体受力分析(一)物体受力要分析,选好对象再开始,施力不画画受力,重力弹力先分析;然后才是摩擦力,摩擦方向难确定,相对运动和想动,多漏错假须鉴别。7、物体受力分析(二)受力分析很重要,施力物体须找到,先重力,再接触,其它外力莫丢掉7、物体受力分析(三)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8、物体受力分析(四)力学问题要注意,受力分析是关键;受力分析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9、物体受力分析(五)分析受力要仔细,需要确定力性质;重力有无看

5、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10物体受力分析(六)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三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11、力的合成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力夹角来确定;作图要用四边形,合力大小随角变 。只在最大最小间,合力方向对角线, 多力问题有简法,正交分解来解决,复杂问题不用怕,三角函数帮你解。12、力学学习方法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 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能。 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

6、极限方法抓临界,程序法按顺序做, 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3、力的合成两个分力求合力,合成法则帮你定,合力大小和方向,可用力图来确定分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角来取值,最大和值最小差,角度减小值增加力是矢量有特点,分力可比合力大14、力的分解力分解,逆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理论可能无数种,依据效果来确定;首先体会两效果,再作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两边是分力,大小方向全确定。1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实验来验证,两拉橡皮条,效果要相同;三力记录全,作图来验证,两只弹簧秤,型号要相同;拉力和木板,要求是平行,夹角宜稍小,力太小不行;标度要适当,铅笔细更精,作好四边形,定则自然明。

7、16、解平衡法解平衡法有五种,依据题情来选用,或分解,或合成,正交分解最常用;三力平衡请“勒密”,图解方法也能行“勒密”:F1 / Sin1 = F2 / Sin2 = F3 / Sin3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1、惯性运动何须力维持,改变状态才需力,惯性大小看质量,物体天生就具备2、牛顿第一定律静则静,动则动,第一定律来决定。3、牛顿定律解题牛顿定律来解题,力变 a 变要牢记, 正交分解最常用,基本方法是隔离;整体隔离好求 a ,单独隔离求内力, 弄清过程是关键,临界状态须注意4、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有制度,三基本量要记住,质量时间和长度,其它单位可导出;米千克秒力牛顿,厘米克秒是达因,统一单位代

8、数据,最后单位要紧跟5、超重失重(一)超重失重要分清,a向上时是超重,a向下时是失重,抛出物体视重零,轨道卫星太空行,舱内人物全失重6、超重失重(二)弹力数值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是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加速下降是失重,减速上升也失重,失重状态有特例,完全失重视重零。7、牛顿第二定律 F等于ma, 叫做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受的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v可大 ,因为a与v同向; a变大则v可小,因为a与v反向。8、牛顿定律的适用步骤 画简图、定对象、明过程、分析力;选坐标、作投影、取分量、列方程; 求结果、验单位、代数

9、据、作答案。 必修一整册部分一、物理知识记忆十五法(1)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2)比较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要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仅以高中物理课本为例,学生应该掌握和记忆的物

10、理公式,逐页数起来就达二百个左右(含导出的公式和推导的结论式),何况学生还要在各个学科上“齐头并进”!如果抓住了它们内在的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条理化、系统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公式,便只剩下若干个主要的公式了,就好像一大捧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3)规律记忆法 使用“规律记忆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开动脑筋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极有好处的。(4)谐音法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 它可以化“难”为“

11、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5)歌诀法“歌诀记忆法”的核心,是把一些材料编成顺口溜,赋于它们一定的音韵和节律,使材料合辄押韵,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有些内容枯燥、零散的材料,难于记忆,这时就适宜借助歌诀来帮助记忆。(6)观察法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

12、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7)图示法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8)联系实验法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目标法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与有无识记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体程度和要求的长期性大有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抓起:每章导言,交待全章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全书中的地位;制订每节课的教

13、学双向目标;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作用。使学生记有目标、学有重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记忆。(10)因果法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11)表象法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发记忆。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明显结论,激发理解记忆。对较难理解的抽象规律,用实验予以具体形象说明,激发深刻记忆。(12)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13)类比法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如学生对一些具有比值定义特点的物理量,往往从纯数学观点去理解,忽略其物理含义。(14)归纳法 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物理知识,依据相互联系,综合归纳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从而达到整体记忆的方法。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后,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同名称的力,可及时地按力的定义及力的三要素进行归类列表。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对力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学习。(15)复现法就是为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习巩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复现”一般应注意:及时性。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