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6617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反思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科目:英语 教学对象: 七年级260班和265班课 时: The First Period (P55-56)提供者:晏丽辉单位: 君山区钱粮湖镇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1、Unit 10:Section A1a-1c, 2d 2、世界各地的人对于食品的口味与习惯都各不相同,本单元围绕food介绍了中国食品的特色及相关知识。围绕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等问题,学习想要什么的表达方法。 3、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本课内容进行稍微调

2、整,先展示1a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回忆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因为这课和他们的饮食息息相关,学生很愿意表达他们对食品的喜爱,引出本课的主题:Id like .。 4、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听说,表达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英文表达如何定餐;能会为面条和饺子写宣传广告。1认知目标 重点词汇:noodles, beef, mutton, chicken, cabbage, potatoes, tomatoes 重点句型:(1)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Id like beef and

3、tomato noodles, please.(2)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Id like a large/medium/small bowl of nooldes. 培养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习过程生活化。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参与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大部分学生在1214岁,有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的把所学知识应运与实践。 2、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一些有关食品、蔬菜、水果的词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问答。 A:Whatdoyoulike? B

4、:Ilikebeef. A:Whatwouldyoulike? B:Idlikebeefandsome 3.学生已经预习本课内容,并能够自己进行拼读和认知、理解一些句子结构。 4.学生这节课的自主性学习较强,因为食品是生活必需品,他们对食品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很有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课程生活化,把一个个教学目标活动化,在活动中掌握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本课把语言应用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法转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

5、践、参与创作等方式,完成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3、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主地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融合,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4、食物图片:hamburger,Frenchfries,tomato,broccoli,chicken,fish, 等自己制作的课件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有关食品的词汇。 2、掌握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

6、u like? Id like-noodles二:教学难点1、掌握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noodles.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 生活 动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卡片来复习一些食品的名词。给学生制造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也为下一步单词句型的引出做好了铺垫。1)老师问:假如你很饿,想吃碗西红柿的面条,你该怎么说啊?自然引出本课的另一重点. 教师出示面条店图片,帮助同学回答:Id like -noodles.再和其他同学进行类似的对话。(2)电脑屏幕显示几张

7、歌星的图片,让学生猜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he/she/they like?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气氛热烈。1)教师出示卡片并问:“Whatwould youliketoeat?”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引导学生用“Idlike”回答。教师把该食物卡片送给说出想要某样食物的学生。(2)运用电脑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学习食品词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听听,说说,做做等活动,感悟理解新单词句型,不仅使课堂活起来,而且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

8、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七、教学评价设计一、教师口头评价;二、通过习题自我评价;三课后作业当堂评价。八、板书设计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I would) Hed, Shed, Theydwould like = want(s)Specials Noodle House Sizes (S/M/L)1. beef and tomato noodlesA: Can I help you?B: Id like some noodle

9、s.A: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B: Id like beef and tomato noodles.A: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B: Id like a medium bowl of noodles.How much is it/A: Its five RMB.B: Here you are. Thanks.A: Youre welcome.small 2. chicken and cabbage noodlesmedium3. mutton and potato noodlesla

10、rge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我选新目标教材七年级第10单元 Id like some noodles.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语言文化知识。但是我对课堂的整体设计不够严密,整个课堂并未出现我所期待的亮点。现将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随笔阐述如下:一、 导入、呈现新内容较自然, 较巧妙。在本节课中,我从Free Talk开始谈起,问学生: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Where do you go and what do yo

11、u eat on weekends?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其中有的学生会说到外就餐,那么老师指出:You eat out! What do you often eat? 引出本课标题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在外就餐有很多内容可讲, 我选择了KFC这一同学们都熟悉的地方作为我本节课的切入点,紧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KFC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同时我准备了一定的教学实物,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的方法,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事物及其名称,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英语。其间有一个现场录制的服务员与顾客的对话,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进入气氛。二、 合作探究,自

12、主学习,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因此本节课学生模拟真实情境对话练习比较到位,但本节课我在学生活动之前给予的教师示范还不够到位,不够明确,如果我能够给学生一个更细致,更逼真的示范效果会更好。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教学的细节。三、 单词呈现形式较单调、课堂设计还不够丰富。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时间合理的安排还不够,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练习课堂所学内容,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充分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大量的讲英语。练习的面还有待于加强,另外个别任务设计的还不够有针对性。如果设计的更细更有针对性一些更符合学生的生活会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能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能够出现较多的教学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