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86341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现象(1)观察下列图片。图313思考:问题1:用_摩擦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问题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吸引轻小物体_的性质。(2)阅读材料P35第1、2段,并分析以下图片。图314思考:问题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_正_电,电子带_负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显_电中性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_电中性_。问题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转移_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正电_,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

2、而带_等量的负电_。问题3:将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摩擦,玻璃棒带_正_电,丝绸带_负_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_电子_,丝绸得到了_电子_。问题4:与毛皮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_失去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问题5: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_正_电荷和_负_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_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_。学点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观察如图315所示的实验。图315思考:问题1: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问题2:由丙得到的结论是: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2)观察如图316所示的装置。图

3、316思考:问题1:验电器是根据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的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_检测物体是否带电_。问题2: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带_正_电荷。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带_负_电荷或带电体带_正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少。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带_负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多_(选填“多”或“少”)。学点 3电流(1)阅读教材P36第1、2段,并观察如图317所示的现象。图317思考:问题1:电流形成的原因:_电荷的定向移动_。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可能是_正电荷_,也可能是_负电荷_,还可能是_正、负电荷_。问题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正电荷定向移动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为:_正极_用电器_负极_。如果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相反_。金属导电靠的是_自由电子_,因此在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相反_。电视机工作时,阴极射线管会向荧屏发射电子,则电流方向为_B_。A. 从阴极射线管到荧屏B. 从荧屏到阴极射线管(2)阅读教材P36第35段和P37的内容。思考:问题:电池是把_其他形式_的能转化成_电_能的装置。在我们生活中接触的电池种类很多,如:_普通干电池_、_蓄电池_、_太阳能电池_、_燃料电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