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862943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 章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的一般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 运动方式、 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 :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 他们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时效性:

2、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 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 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 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 5 个:(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

3、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信息管理内涵剖析:(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创建(生产 / 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信息采集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信

4、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信息利用:价值实现信息清理(销毁 / 回收)第2 章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分类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 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Shonnan Wuiw册通信煙空拉斯韦尔的5W模式拉斯有邪与兀模式布拉多克(Braddock )于19鹑年将拉斯韦尔的樓型补禿为了W模型:谁维客利的S-C-R模式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

5、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押施拉姆模型反烘媒休绘织心15A忖舷M庞杂的受众S (Source )C (channel )R(Recipie nt)社会要素社会渠道社会要素S-C-R模式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应是双向性的直接信息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直接交流(S-R ):生动直观、反馈迅速、时间间隔短;不受干扰社会代理交流(S-A-R):比较严谨;监督与评价多向主动传递:书商目录分发,好书推荐,不确定接收者单向主动传递:定题服务,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多向被动传递:发送方是被动,接收方主动查询单向被动传递:信息咨询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与特点-信息的生产者原始信息的生产音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6、。信息 发布者将原始信息通过信思技术手段发 布到网上”信息执行者作为某个中间环节*执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信息L使用者接受井利用信息的个人或群, 如政府、各类企业.信息代理如传统的广告*各种中介等网络非正式交流有着先天优势: 不受时空限制,效率高迅速快捷,随时随地实时交流 成本低But ,可信、安全。第3 章信息分布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 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 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信息富集分布:核心趋势、集中取向马太效应的积累要适度, 不能任其发展,为保证信息的产生和分布比较科学合理, 适当的干预是必需的

7、。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布拉德福定律 表现:信息的内容单元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布于各种载体中 本质:由信息的生产和利用决定的*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齐夫定律 表现:词汇的选择、使用及出现频次必然地影响着信息的分布 如果将一篇较长 (约 5000 字以上) 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序列,并用自 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如果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fr=cc 是常数信息生产者分布洛特卡定律 信息生产者在信息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呈现的规律, 对信息资料的分布有什么影 响。统计学家洛特卡:科学信息的生产规律写1 篇论文的作者约占总数的 60%写2 篇论文的作者是写1 篇论文作者的1/2写3 篇论文

8、的作者是写1 篇论文作者的1/3写n篇论文的作者是写1 篇论文作者的1/n普莱斯定律核心生产者分布的平方根定律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全部论文的半数是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数量的平方根的那些 人撰写的。信息对时间的分布特征:1、指数增长普赖斯曲线:具有正确性和普遍性;理想模式生长曲线:考虑物质 、经济、智力及时间的影响,文献的增长趋近于生物的生 长曲线 刚开始文献增长率很大,当文献量增长到最大值的一半时,增长率逐渐变小 学科发展初期,文献指数增长,进入成熟期,增长率变小2、逐渐过时信息价值随着时间逐渐衰减乃至失效文献信息老化:被包含在更新的论著中;虽有用但兴趣度下降;有用但被超越; 不再有用文献半衰期

9、:某学科现在利用的全部文献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致上是文献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第4章信息获取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及利用信息信息源:in formation sources,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文化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信息源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客观物体、所包含知识反映的存在 可传递性,只有传播才能发挥作用 可激活性,人脑对信息源的信息内涵的感知、思维、分析、综合等过程,使其总 是处于不断传播与使用的循环中信息源的特征积累性,复杂性,类型和载体形态多样再生性,“增值”,二次、三次信息源共享性信息源的分类:记录型信息

10、源,智力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零次型信息源零次信息源特征:内容新、费时少、速度快、及时高选择性和针对性形象性、启发性 容易失效失真、及时转化记录型L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即及时性;Z信息的可信赖程滾高”即准确性;M信息具有综合性;4信息容易获取不是用特殊的手段或极少数人才能荻取).即易获取性:5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即经济性。信息获取的途径1需求分析2信息源选择3信息获取方法和途径选择4采集活动实施5采集效果评价和解释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2阅读法3访问法问卷调查法4采购、交换、索取5检索:检索工具6复制第5章 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也叫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

11、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 内容特征进行 揭示和描述(描述外部,揭示内部),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 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外部特征: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 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 征(题名、作者、出版社、日期等) 内部特征:信息包含的内容,由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元表达 信息组织基本内容: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 按加工程度分信息组织的类型一次信息组织:直接记录(难以获得,汇编、编辑) 二次信息组织:一次加工整理后产生(目录、题录、文摘、数目) 三次信息组织:创造性劳动(浓缩、综合概括、情报研究成果)语法层组织:以信息的形

12、式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其他信息组织法,比如颜色组织法和形状组织法等。*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分类法1、按照信息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2 、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3、采用一定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基于此分为十个大类(知识分类体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的分类号采用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制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 描述信息主题的语词作为概念标识, 将概念标识进行 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组织方法。 特点1.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2. 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3. 以特定的事物、

13、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4. 通过详尽的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关系信息的描述与揭示 信息标引:指分析信息对象的内容属性(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 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 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 又称文献标引。 信息标引过程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主题分析,二是转换标识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 它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 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 发现信息资源 的语言和工具。元数据作用描述:信息的内容、位置、特征进行描述;定位: 搜寻 评价:无须浏览信息本身,即对信息对象基本了解和认识,对其价值做出评价; 选择都柏林核

14、心集( Dublin Core Element Set )15 个数据单元及其描述资源内容描述类元素? 题名、主题和关键词、描述、? 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资源知识产权描述类元素? 作者或创作者、出版社、其他责任者、权限管理资源外部属性描述类元素? 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SGMLSGML 的结构与原理(1) SGML 的结构一个 SGML 语言程序由三部分组成,即: 语法定义,定义文件类型和文件实例的语法结构。 文件类型定义,定义文件实例的结构和组成结构的元素类型。 文件实例, SGML 语言程序的主体部分。(2) SGML 的原理SGML 定义独立于平台和应用的文本文档的格式、索引和链接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种类似于语法的机制, 用来定义文档的结构和指示文档结构的标签。 标 记分为程序标记和描述标记。SGML 的主要特点:通用性与独立性第 6 章 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就是从数据源中找到满足需求的信息的过程。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是一对互逆过程。信息检索是信息用户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 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 数据、 知识的活动及过程。广义:信息的存储与检索狭义:检索本质: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一定信息集合的匹配, 潜在的相关信息是信息检索系统 输出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