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86265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精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氟康唑 【临床应用】1.念珠菌病:(1)全身性念珠菌病:如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等,包括腹膜、心内膜、肺部、尿路的感染。()黏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部及食管感染、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阴道念珠菌病。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也用于两性霉素与氟胞嘧啶联用初治后的维持治疗。3.皮肤真菌病:如体癣、手癣、足癣、头癣、指(趾)甲癣、花斑癣等,还可用于皮肤着色真菌病。4.用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等。5.用于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常见于恶性肿瘤、免疫抑制、骨髓移植、接受细胞毒类药化疗或放疗等患者。6.还可用于球孢子菌病、

2、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药效学】 本药为吡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本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低于酮康唑,但其体内抗真菌活性则明显高于其体外作用。【作用机制】 (1)通过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2)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3)尚可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过度聚积,引起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4)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从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的过程。【抗菌谱】 动物实验证明,本药对念珠菌属感染(包括全身性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

3、)、小孢子菌属感染、毛癣菌属感染、糠秕马拉色菌有效。此外,对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也有效。【药动学】 本药口服吸收完全,空腹服用后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单次口服或静脉给药100mg后,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4.5-8mg/L。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4%-85%。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少量在肝脏代谢。药物主要经肾排泄,80%以上以原形随尿液排泄。消除半衰期为27-37小时,肾功能减退时明显延长。部分药物可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注意事项】1.特别警示 对本药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2.交叉过

4、敏 对其他吡咯类药物过敏者,也可对本药过敏。3.禁忌症 对本药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4.慎用 肝、肾功能损害者。5.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本药对小儿的影响缺乏充足的研究资料,用药需谨慎。6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动物实验中,大剂量给予本药可出现流产、死胎增多、幼年动物肋骨畸形、腭裂等变化,但在人类中未发现此类情况。孕妇用药须权衡利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7.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无母乳中含本药浓度的研究数据,不推荐哺乳妇女使用。8.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2)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肾功能。【不良反应】1.血液 偶见周围血

5、常规中一过性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2.精神神经系统 可见头痛、头昏。3.胃肠道 可见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气雾喷入后偶有口腔烧灼感、口苦感。4.肝脏 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还可出现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5.泌尿生殖系统 部分患者(尤其是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癌症等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6.眼 经眼给药后偶见眼部轻微一过性刺激。7.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与氢氯噻嗪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40%,可能因氢氯噻嗪使本药经肾清除减少。2与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和格列吡嗪等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可使降糖药的血药

6、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低血糖症,故两者联用时,需监测血糖,并减少降血糖药的剂量。 3本药大剂量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致毒性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故两者联用时应谨慎,须监测后者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其剂量。4.与他克莫司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可能导致肾毒性,故两者联用应谨慎。5.与茶碱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约13%,从而导致毒性反应发生,故两者联用时,需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6.与苯妥英、咪达唑仑、齐多夫定、利福喷汀合用,可使这些药的血药浓度升高。7.与炔雌醇或炔诺酮等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这些药的血药浓度总平均值升高,有资料表明,本药可抑制炔雌醇或炔诺酮的代谢。8.

7、本药一日400mg(或更大剂量)与特非那定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此时应禁止联用,如本药一日低于400mg与特非那定联用,应密切监测特非那定的血药浓度。9.与阿司咪唑或其他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合用,可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在缺乏明确资料的的情况下,与这些药联用时应谨慎。10.与华法林及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使凝血因子时间延长,两者联用时需谨慎,应监测凝血因子时间。11.与肝毒性药合用,可使肝毒性的发生率增加。12.与西沙必利合用,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等心脏不良反应,故禁止两者联用。13.与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可使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并可导致治疗

8、失败或感染复发,故与这些药联用应谨慎。【给药说明】1.目前尚未发现本药的配伍禁忌,但仍不推荐与其他药混合后静脉滴注。2.在治疗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时,本药可作为伊曲康唑的替代药物。3.重度真菌性角膜炎应以全身抗真菌药治疗为主,本药局部治疗为辅。4.免疫缺陷者的长疗程预防用药,可导致念珠菌属对吡咯类抗真菌药耐药性的增加,故需掌握指征后再用药,避免无指征预防用药。5.使用本药的疗程应根据感染部位及个体治疗反应而定。一般治疗应持续至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显示感染消失为止。隐球菌脑膜炎或反复发作的口咽部念珠菌病的艾滋病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6.本药即可口服,也可静脉滴注,采用何种给药

9、途径,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定,由口服改为静脉滴注,无需改变本药剂量,反之亦然。静脉滴注时,滴速不宜超过10mL/min,儿童的给药持续时间应超过2个小时。使用规格为5mL的静脉制剂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7.接受骨髓移植者,如先已发生严重粒细胞减少,则应使用本药,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至1109/L以上后7日。8.使用本药后:(1)如出现大疱损害或多形性红斑、憋气、难以缓解的胸闷,须停药。(2)如出现皮疹,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停药。(3)如出现肝功能持续异常或加剧,或出现肝毒性临床症状时,均需中止治疗。9.如用药过量,可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利尿可能增加其清除率。经

10、血液透析可降低本药的血药浓度。【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 1.播散性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mg,一日1次,连用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日剂量增至400mg 。2.念珠菌败血症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片剂、颗粒,同“播散性念珠菌病”。3.口咽部念珠菌病:(1)片剂、颗粒: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7-14日。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对与牙托有关的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一次50mg,一日一次,连用14日。同时,在牙托部位给予同量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2)胶囊:首剂量200mg,以后一次100m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11、。4.食管念珠菌病:(1)片剂、颗粒: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30日。(2)胶囊:首剂量200mg,以后一次100m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疗效,可将剂量增至一次400mg,一日1次。5.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片剂、颗粒,同“食管念珠菌病”。6.阴道念珠菌病:单剂150mg。7.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部位隐球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400mg。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时间一般为脑脊液菌检转阴后,再持续6-8周。为防止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复发,在完成1个疗程后,可继续给予维持量,一日200mg,连用1

12、0-12周。8.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头癣:推荐剂量为一次150mg,一周1次,或一次50mg,一日1次,疗程一般为2-4周。足癣可延长至6周,头癣疗程为6-8周。9.指(趾)甲癣:一次150mg,一周1次,疗程2-4个月,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10.花斑癣:片剂、颗粒,推荐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疗程为2-4周。11.着色真菌病:一日400-600mg,疗程4-6个月,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有研究资料表明,一日最高剂量可增至800mg。12.预防真菌感染(如恶性肿瘤患者等):(1)片剂、颗粒:患者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时,一次50mg,一日1次。(2)胶囊:预防念珠菌病,有预防用药指征

13、者,一次200-400mg,一日1次。静脉滴注 1.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mg。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日剂量增至400mg。2.口咽部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7-14日。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对与牙托有关的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日。同时,在牙托部位给予局部抗感染治疗。3.食管感染、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30日。对异常难以治愈的黏膜念珠菌感染,剂量可增至一次100mg,一日1次。4.阴道念珠

14、菌病:单剂150mg。5.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部位隐球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400mg,疗程根据临床症状而定,但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疗程至少为6-8周。为防止艾滋病患者的隐球性脑膜炎的复发,在完成基本疗程治疗后,可继续给予维持量,一日200mg。6.预防真菌感染(如恶性肿瘤患者等):患者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时,一次50mg,一日1次。喷雾吸入 1.口咽部真菌感染:一次4揿,一日3次,疗程1周。2.真菌性气管及支气管炎:一次4揿,一日5次,疗程2-4周。经眼给药 滴眼液,一次1-2滴,每2-4小时1次,重症则每1-2小时1次。肾功能不全的剂量 应根据肾脏受损程度相应调整剂

15、量:肌酐清除率(Ccr)大于40mL/min者,给予常规剂量,每隔24小时1次;Ccr为21-40mL/min者,给予常规剂量的1/2,或每隔48小时给药1次;Ccr为10-20mL/min者,给予常规剂量的1/3,或每隔72小时给药1次。老年人剂量 无肾功能损伤者,可参见成人“常规剂量”。透析时剂量 血液透析后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约50%,故在每次透析后可给予一日量。【儿童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黏膜真菌感染:(1)大于4周者:一次3mg/kg,一日1次。(2)2-4周者:一次3mg/kg,每2日1次。(3)小于2周者:一次3mg/kg,每3日1次。2.全身性真菌感染:(1)大于4周者:一次6mg/kg,一日1次。(2)2-4周者:一次6mg/kg,每2日1次。(3)小于2周者;一次6mg/kg,每3日1次。3.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1)大于4周者:一次12mg/kg,一日1次。(2)2-4周者:一次12mg/kg,每2日1次。(3)小于2周者:一次12mg/kg,每3日1次。静脉滴注 大于1岁且肾功能正常的儿童:浅表念珠菌感染,一日1-2mg/kg。全身性念珠菌或隐球菌感染,一日3-6mg/kg.伊曲康唑【临床应用】1用于全身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他多种少见的全身性或热带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