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86085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大语文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树立大语文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树立大语文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树立大语文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立大语文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大语文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 还要立足于培养、 熏 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 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 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 更适合于 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 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 要在大语文教

2、学观指导下进行。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 高学生的语素养, 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 校内外沟通、 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 教育体系, 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 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 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 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 5 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 15 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 30 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 50 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 进一步

3、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 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 大语 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 真诚、 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 , 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 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 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 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 . 波特,竟然征服了

4、全世界,连 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多读中国文学、 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 有必要: 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 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 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 夫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 钱三强光明的中国, 让我的生命为 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 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 己阅读课外书时, 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 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 体味关于 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

5、开启自己的 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 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这种想法, 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试 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 3 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 10 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 20 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且看古

6、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 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 - 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 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 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 练多得吸收的实效。 - 叶圣陶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 - 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指导学 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

7、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 ,有助于把祖国母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 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 上到爱中华智慧。 以汉字为主要 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 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 凝聚着中国人 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 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 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 凝聚力的文化内核。 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 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 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

8、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 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 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 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 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 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 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 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

9、促进人格与个 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 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 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 本身就 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 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 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 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 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传

10、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 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 所有学科都要通 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 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 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 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 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

11、、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 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 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 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 的条件。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 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 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 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 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 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 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