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86026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中小学各功能功能室制度规则(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规则一、 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二) 仪器室管理制度(三) 劳技、科技器材管理制度(四) 卫生器材管理制度(五)艺术器材管理制度 (六)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七)化学危险药品管理制度二、 中小学实验室规则(一) 生物实验室规则(二) 化学实验室规则(三) 物理实验室规则(四) 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三、实验人员工作要求图书管理制度及规则一、图书人员业务工作要求二、图书藏书管理制度三、图书阅览规则(一)图书借阅规则(二)电子阅览室规则信息化教学相关制度一、计算机室规则二、办公室电脑使用制度三、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四、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五、网络

2、管理员岗位职责六、校园网使用和管理制度七、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乐及美术专用教室管理制度一、专业音乐教室管理制度二、专用美术教室管理制度一、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设备(含药品、耗材),是实施课程标准、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和教育信息资源,是学校国有资产。务必加强管理,重在发挥效益。 2.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和实验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教学辅助)业务工作,务必设置具备任职资格和职业素养的本学科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专人从事。 3.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编号顺序,分科、分类、分室、分柜存放。仪器柜应张贴明显柜目标签,每件仪器设备

3、、每瓶药品应粘贴物品标签。精密贵重仪器、“八大类”危险药品(爆炸品、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剧毒品、腐蚀品)应设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 4.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总帐和明细帐,有条件的学校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帐目清楚完整,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卡物相符。每学年末进行一次教学仪器设备全面盘点,盘点结果报批同意后,及时调整账目。 5.学校要定期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报损报废,定期申购补充新仪器设备,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教学仪器设备,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 6.仪器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根据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特点,做到“十防”(防尘、

4、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禁止带电作业,禁止吸烟,回收“三废”(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因使用化学药品等而产生的废渣、废液、废气等化学废弃物)和电子垃圾应妥善处置。准备室应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实验教师(实验人员)和相关学科教师配置实验室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用品。 7.学科教师使用教学仪器设备,应提前发出实验通知单,由实验教师按需准备。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应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批准,具备借用手续,并按时收回。对

5、危险品的取用应经分管校长批准,定量取用,登记在册。精密贵重仪器应填写使用日志。 8.师生实验教学过程中,若规范操作、正常使用,致仪器设备损坏,可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师生丢失教学仪器设备,应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仪器设备(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 9.实验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应有消防设施,有应急处理预案。 10.仪器室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教学仪器设备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记录、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 11.实验教师或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变动,应在学校领导主持下,认

6、真办理移交手续。12.各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可对本管理制度提出具体实验细则。(一)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仪器入库要按照教育部仪器配备标准,分学科、分类、按编号顺序存放入柜。建立仪器明细帐,填写柜卡,做到帐、卡、物相符。人员调动时要办理接交手续。 2.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要有专门的存放点,并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各类仪器说明书、图纸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备用。 3.仪器室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并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保洁工作。 4.仪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并入柜,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5.仪器、设备领用、借用,必须在登记册上完备

7、手续,不能私自外用。凡丢失或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失的,由当事人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6.凡属固定资产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由管理人员申报,经学校组织有关技术、教学人员集体进行鉴定,报学校主管校长批准,方可办理注销手续,同时报县电教仪器管理部门备案。7.按实验室建设标准,中学理化生仪器室另设。(二)仪器室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药品是开展实验教学必备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仪器药品只许用于教学活动,不准挪作它用。 2.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责任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清除隐患,杜绝各种事故。 3.仪器室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仪器室。 4.仪

8、器要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 5.一切仪器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完好情况。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报告单,便于准备。使用完毕,应进行清理并及时归还。外单位或个人借用一律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6.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药品,要认真清点,尤其是危险药品的核查,仪器放回原处。 7.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及时查明并予登记。学生实验因违章操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坏,除做出检讨外,并酌情赔偿。外单位或个人借用如有损坏的照价赔偿。 8.仪器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防震等工作。 9.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

9、、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毒药品必须严格取用制度,要保证人员和仪器安全。 10.完善保存好仪器帐册、实验使用仪器填写单、实验记载表等有关档案资料。(三)劳技、科技器材管理制度 1.劳技、科技器材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和科技技能、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专用设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物质条件,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登记上账,做到账、卡、物相符。2.器材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3.劳技、科技器材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有防潮、防尘等措施。 4.器材应按操作规程要求使用,注意其安全性,要经常进行保养维护,保持器材的完好使用状态。 5.要爱护器材,因

10、违章操作使用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当事人照章赔偿。(四)卫生器材管理制度1.学校卫生器材是用于学生卫生健康检查,处理小伤小病的专用设备,应按卫生仪器管理规范要求,登记上账入柜,做到账、卡、物相符。2.卫生器材设备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3.学校卫生保健室应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供诊断床用的床单、枕套应保持整洁,经常换洗。4.卫生器材设备应按规定要求使用,需经常保养、消毒,保持器材清洁完好的使用状态。5.内服、外用药品和各种敷料,需分类分柜分格摆设,经常注意检查有效使用时间,严禁使用淘汰、过期药品和伪劣药品。6.要爱护卫生器材设备。因违章使用损坏器材设备,

11、应照章赔偿。(五)艺术器材管理制度1.艺术器材是学校开展音乐、美术等教育教学及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设备,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登记上账,做到账、卡、物相符。2.器材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3.器材存放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鼠、防尘,注意日常保养维护,保持器材的清洁和完好。 4.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设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凡丢失器材或非正常使用造成损坏,由当事人赔偿。 5.教师因教学需要长期借用器材,应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不得超过一学期,超时需重新办理借用手续。严禁私自占有器材设备。 6.学生上课禁止用手中器材相互打闹嬉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六)体育

12、器材管理制度 1.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必要设备,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登记上账,做到账、卡、物相符。 2.器材设备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3.室内体育器材要分类上架存放,存放环境有防潮措施,保持干燥通风。室外固定器材要注意日常保养维护,经常检查易松动和易损坏件,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设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凡丢失器材或非正常使用造成损坏,由当事人赔偿。 5.师生个人使用体育器材,必须遵守学校的借用制度。教师因教学需要长期借用器材,应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不得超过一学期,超时需重新

13、办理借用手续。严禁私自占有器材设备。 6.学生上课禁止用手中器材相互打闹嬉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七)化学危险药品管理制度1.对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和剧毒等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2.化学危险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实行双人领发、双人使用。 3.化学危险品室内严禁烟火,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化学危险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4.定期对化学危险药品的包

14、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做到帐卡物相符。5.使用危险药品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药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必须办理领取手续,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6.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 7.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进行处理。二、中小学实验室规则 1.中小学实验室是开展(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科学、艺术、史地)实验教学、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的重用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加强建设、规范管理,师生共同遵守规则,充分发挥技术环境的育人效益。 2.学科教师应在演示实验前三日、分组实验前一周,向实验室提交实验通知单。实验室应张贴本学期相关班级实验目录,师生共同监督完成情况。教师应提前预做实验,研究实验中的个性问题,以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教师或实验员应协助、督促学科教师完成实验,并填写相关记录备查。 3.实验室应营造科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应张贴科学家画像、实验挂图。应有实验陈列橱窗。实验桌平面布局应科学、规范。通风、采光、照明及水电安装应符合技术标准。应体现其学科特点。 4.学生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按指定的位置就座,严禁喧哗打闹,不得带手机进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