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85940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第十九周主题活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五:再见了,幼儿园一、 主题介绍童年是一段“快乐来得很多,忧愁去得很快”的纯真年代,也是许多人长大成人后,回头眷恋不已的寻梦园。经过三年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的大班幼儿即将告别老师和同伴,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小学生活。看看孩子们在告别阶段想些什么,他们对彼此未来的祝福是什么:“祝大家每晚都有好梦”、“祝大家快快长大”、“希望大家不要变成近视眼”这些童言童语看似平凡,可是却告诉我们一些孩子对未来的期许。7岁,是幼儿迈向小学的里程碑。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品味他们成长的自豪感,品味着幸福,向自己的7岁,也向幼儿园告别。祝福亲爱的老师和即将毕业的大班小朋友!二、 主题目标1 练习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

2、走和跑。2 自信地上台演出,并欣赏同班的表演。3 了解各种联络方式,初步理解朋友间保持联络的意义。三、 活动准备的:现有材料准备:(1)幼儿人手一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数学)。(2)幼儿每人做一张小贺卡(各种颜色的卡张人手一张)。本周课程安排参考: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这些东西能吃吗(安全)剪纸(手工) 整理小书包(社会)烛光晚会 (科学) 啊哈,幼儿园(语言)送孟浩然之广陵(语言) 蔬菜汤(特色一) 毕业歌(音乐) 蔬菜汤(特色二)身体动起来(健康)游 戏游 戏游 戏游 戏游 戏重点领 域科学活动名称 烛光晚会主备人陈培教学目标:1、了解蜡烛的构造与特性。2、大胆尝试,享受

3、探索、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1.“科学爆米花”:烛光晚会。(参见幼儿用书)2.棉线、瓷碟、蜡烛、玻璃杯、色拉油、打火机。3.请配班老师配合。 幼儿活动单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了解蜡烛的构造与特性。2、大胆尝试,享受探索、发现的乐趣。活动方案:活动一:准备活动 律动活动二:出示蜡烛,幼儿观察。1、 结合实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2、 幼儿讨论蜡烛的构造。活动三:幼儿分组操作。(每组必须配一名成人)(1)棉线与蜡油。找一段与蜡烛一样长的棉线,请大人用打火机将蜡烛和棉线同时点燃,棉线点燃后立即挂与瓶上,看看它们是否都会燃烧,哪一个燃烧得更久。(2)棉线会吸油。将色拉油倒入玻璃杯,并把棉线的

4、一端放进杯子里,20分钟后,摸一摸棉线是不是吸了油,摸起来是不是油油的 ?(3)奇妙的蜡油。请大人点燃一根蜡烛,看看蜡烛燃烧时,硬硬的蜡油有什么变化。是不是会慢慢变软、融化?是不是会流动?(4)特别的蜡烛。在小碟里倒入一些色拉油,剪一段棉线,请大人帮忙,看看吸了色拉油的棉线会不会燃烧。活动四:分享烛光晚会的快乐。(一) 准备活动(二) 出示实物蜡烛,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1、 蜡烛是用什么做的?2、 为什么蜡烛可以燃烧发光?(三)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蜡烛的构造。将蜡烛剪开,让幼儿观看蜡烛是由哪些东西做成的? (四) 教师与幼儿一起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油,看看棉线是否会燃烧。(注意:此活动必须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提供各种油和各种棉线,让幼儿进行实验,探索蜡烛的制作。(注意:此活动要有教师指导,注意安全。)(五) 总结与评价。可以邀请家长举行烛光联欢会,每位幼儿事先准备一份小点心,一个自制的蜡烛杯,进行亲子游戏。1、出示蜡烛进行提问:我们什么时候才会用到它?先让幼儿进行讨论。教学反思:当我一出示蜡烛时,孩子们就已经在下面纷纷议论起来,那天我生日时我就点了生日蜡烛,我就正好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引导他们进入主题。再后来操作时孩子们都比较投入,好像就是想看清到底是不是如他们所说那样,等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蜡烛为何会发光的。 执教者:张琳琳重点领域手工活动名称 剪纸备课人钱冬云活动

6、目标:1、初步尝试折、剪、粘的技能; 2、通过反复练习训练儿童的耐心。活动准备:方形彩色纸若干(红、黄、蓝)、剪刀、胶水、盘子、棉签、教师作品 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 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美工用具。2、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耐心细心完成作品。活动方案:活动一:引导幼儿观察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先准备好的拉花。2、 让幼儿看看说说,这些花是用什么做成的。活动二:讨论拉花的步骤1) 对角折2) 不剪断3) 粘四角活动三:动手操作幼儿按照图示,尝试折花,教师巡视指导。活动一:导入活动欣赏教师作品,念儿歌拉花歌,激发幼儿兴趣。“你拉一,我拉一,见到朋友笑嘻嘻;你拉二,我拉二,送你

7、一条花手绢儿;你拉三,我拉三,朋友分手说再见;你拉四,我拉四,我们再来玩一次。”活动二:教学活动“老师的拉花都是用这样的彩纸做成的,怎么做呢?我们需要三个步骤:1)、折对角折a、认识正方形的边与角;b、对角折一次,成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边与角;c、三角形再对角折两次,认识长边(1)、开口边(2)、不开口边(3)。2)、剪不剪断a、正确的握剪手势:在我们没有开始之前,一定要将剪刀合起来;b、左手捏着1,从长边向不开口边剪,不要剪断;c、左手捏着3,从不开口边向长边剪,不要剪断;d、反复以上动作。e、上述方法做同样的6个剪纸。3)、粘粘四角a、将6个剪纸轻轻打开,老师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沾的技巧:“

8、红对红,蓝对蓝,黄对黄来别放反,四个角,轻轻沾,胶水只用一点点。”b、同样颜色的剪纸,边角对齐,用棉签粘上一点胶水将四个角粘上,放一旁,晾干。c、将三种颜色的拉花,其中心点粘在一起,两头粘一个拉扣。d、晾干,幼儿洗手。活动三:玩一玩,念一念胶水干后,老师与幼儿一起玩拉花,念儿歌。1、直接出示已制作好的拉花,让幼儿仔细观察。2、可以请会折的幼儿上前来讲解它的步骤。活动反思:折纸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平时我班的宝宝练习画画,很少折纸, 所以在此活动中,我班的宝宝就显得手脚麻乱。我想像这种折纸活动应该多多练习,以至于不会像这种现象发生。 执教人:张琳琳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 啊哈!

9、幼儿园备课人陈培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将想象和现实进行对比。2、感受图书中蕴涵的夸张和幽默。活动准备:1、 故事大书啊哈!幼儿园2、 幼儿园早期阅读从书啊哈!幼儿园人手一本幼儿活动单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将想象和现实进行对比。2、感受图书中蕴涵的夸张和幽默。活动方案:活动一:拿出故事大书幼儿观察啊哈!幼儿园封面并讨论: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活动二:幼儿边听边观察画面,了解故事的内容。活动三:幼儿看书,感受文字和画面的夸张与幽默。活动四:讨论图书,回答问题:1、 故事里的小男孩想象了哪些动物?2、 他分别和这些动物做了什么事情?3、 小男孩又怎么样想象了暴雨、龙卷风、

10、大水和大雪?4、 他还想象了哪些奇妙的东西?5、 在现实中,他每天是怎样度过的?6、 我们的幼儿园生活是这样的吗?活动五:说说自己曾经幻想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和现实对照,编到故事中去。活动一:拿出故事大书幼儿观察啊哈!幼儿园封面并讨论:1、想一想,这本书说的是什么?2、请你猜一猜,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活动二:带着继续阅读故事大书,幼儿边听边观察画面,了解故事的内容。活动三:把图书发给幼儿,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阅读速度共同翻阅,感受文字和画面的夸张与幽默。活动四;讨论图书,回答问题:7、 故事里的小男孩想象了哪些动物?8、 他分别和这些动物做了什么事情?9、 小男孩又怎么样想象了暴雨、龙卷风、

11、大水和大雪?10、 他还想象了哪些奇妙的东西?11、 在现实中,他每天是怎样度过的?12、 我们的幼儿园生活是这样的吗?活动五:说说自己曾经幻想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和现实对照,编到故事中去。1、以引导语激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教学反思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必经的一个圈子,在幼儿园这个小小的地方,不管是伤心还是快乐都会发生,那在这样一个地方,对于幼儿的童年来说就是很难忘的,其实啊哈,幼儿园这个故事就是在与幼儿一起阅读时,孩子们通过图片理解故事中大胆,夸张幽默的描述,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同时我们也以自由聊天的方式让幼儿感到幼儿园生活的随性。 执教者:钱冬云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名称 送孟浩然之广

12、陵备课人 陈培教学目标:1、 欣赏画面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朋友惜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活动准备:“中华文化”:送孟浩然之广陵、配套挂图,中国地图。幼儿活动单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欣赏画面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朋友惜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活动方案:活动一:欣赏画面,了解画面描绘的意境活动二:朗诵古诗,配合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活动一:欣赏画面,了解画面描绘的意境。1、 我们就要毕业了,会和好朋友离别时的心情。2、 (出示配套挂图)仔细观察画面,感受画面中春光明媚的景色、飞流的江水、送别的人和远去的帆船营造的意境。活动二:朗诵古诗,配合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

13、。1、 老师边指认诗句边完整朗诵古诗。2、 这首古诗是谁送他的好朋友离去呀?他的好朋友又是谁?3、 “黄鹤楼”、“广陵”是地名,这两个地名还不一样,黄鹤楼是送别的地方,广陵是朋友要去的地方。(出示地图: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广陵就是扬州。)4、 这首古诗就是大诗人李白送他的好朋友孟浩然时写的。诗的意思是: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5、 集体、分组朗诵古诗。1、复习我们以前所学的古诗。2、新授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执教者:重点领域社会活动名称 整理小书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