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85854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国商务部文件商建发2006349号关于印发国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与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国贸易发展,进一步发挥国贸易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部编制了国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十一五”专项规划。现将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商务部 二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是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国贸易发展,进一步发挥国贸易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涉与的国贸易,主要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物流配送业与部分生产生活服务业。规划期为2006201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国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障了城乡居民消费和工农业生产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3、由2000年的5.3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3万亿元,年均递增21.9%,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6%。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推进,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并迅速发展,2005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5.9%,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涵盖了发达国家的各种现代零售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容的各种先进经营管理技术不断应用推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国际两个市场衔接更加紧密,推动了国贸易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国贸易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连锁企业。国贸易企业在受到竞争压力的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

4、技术,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国贸易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充分竞争、竞相发展的格局。国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0.96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1.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保持在9%以上;创造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保持20%左右;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4686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6054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国贸易的发展还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较好的市场条件。但是,国贸易的发展仍处于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总体发展水平离社会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新型流通方式和业态的比重

5、还很低,管理和技术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仍然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扩大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引导生产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显著,中西部地区的流通规模、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速度和连锁化程度都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流通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购物不方便,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三是法律制度与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假冒伪劣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些地方还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影响了全国市场的统一性和商品的自由流通。因此,国贸易领域创新、发展与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二)面

6、临形势“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这既为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对国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国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求充分发挥流通引导消费、扩大消费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带动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要求国贸易坚持以人为本,调整经营结构,创新经营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加快商品流

7、通和资金周转速度,发挥流通对生产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向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率的根本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贸易的发展要更加重视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进入WTO“后过渡期”,国市场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国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资进入的方式和领域都将呈现新的特点,国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需要进一步统筹国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品采购、销售市场,为国贸易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建设和谐社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消费、健康消费,还要

8、求国贸易承担更大、更艰巨的社会责任。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着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加快国贸易的发展步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国贸易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提高国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与质量,增强流通主体竞争能力,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国贸易协调发展,建立节约型国贸易发展机制,健全国贸易管理制度和法律规,整顿和规市场

9、秩序。到2010年,在建立法制健全、体制完善、发展协调、秩序规、结构合理、方式先进、组织化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增强国贸易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约11%;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约11%;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约9%,占GDP的10%左右;国贸易就业人员2010年达到71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2%;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约2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左右;形成152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贸

10、易企业与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三)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流通创新: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高国贸易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继续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以城带乡共同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流通方式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改变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现状,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改善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中西部地区流通领域,加快中西部

11、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流通业的发展,改变东中西部流通业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制定和实施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商业设施的布局和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调整和改造传统流通业,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流通服务业。依托品牌实现振兴:工商、农商联手加强自主品牌的开发、营销和宣传,加强自主知名品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重视品牌保护,推进国贸易企业服务品牌和自有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主要任务(一)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快国贸易领域的科技进步。研究制定国贸易领域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加强国贸易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12、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物流设施和装备的自动化、标准化,业务流程和服务规的标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加快现代物流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改进业务流程、交易方式,对营业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积极跟踪国际上智能化商店、智能化配送中心和智能化仓库的发展,支持企业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商店”。建立国外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商业基础数据库,加强基层信息化硬件和服务站点建设。逐步推行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相关信息的电子档案和电子标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制定、落实网上交易指导意见和电子商务统计标准。鼓励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提高流

13、通领域的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骨干企业扩大网上采购与销售规模。鼓励和支持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品交易市场开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开展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流通业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发展新型零售业态,改造和调整传统零售业。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现代零售业经营形式,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错位经营、各具特色的零售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立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和开业的听证制度,完善审批程序。合理规划并适当控制大型零售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大城市市中心区域要限制

14、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按照标准化超市、便利店等方式逐步改造传统的小型零售店铺,解决“脏、乱、差”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以直营连锁为基础,规发展特许加盟连锁,引导和促进自愿连锁的发展。规互联网网络销售、电视销售、邮购等无店铺经营形式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家电、电子信息产品、建材家居用品、文化与办公用品、服装等大型专业超市,建立健全汽车流通和服务体系。发展厂家直销中心、邻里中心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强银商合作,推广“刷卡结算”,提供消费便利。促进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发展。推进批发业经营与服务方式创新。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

15、路的要求,加快工业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批发的创新步伐。鼓励批发企业与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现代批发方式,促进工商关系的稳定和协调;鼓励批发企业与中小零售商合作,建立联购分销的自愿连锁组织;鼓励大宗生产资料流通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直达供货、加工配送等多样化分销形式,减少仓储运输环节;鼓励带有小型批发性质的会员制销售与“现购自运式”连锁超市的发展;鼓励各类经营生产设备、工具、零配件等的“工业品超市”发展,为生产企业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强规划,整合物流资源。制定和贯彻物流标准,完善物流设施设备。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落实各项物流政策,构建适应我国流通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体系。加强连锁企业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特别是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服务。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鼓励批发、储运企业延伸物流服务功能,发展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升级。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要通过升级改造,规市场部交易秩序,逐步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按照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调整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结构,控制新建市场。加快改造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产业集群带的工业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