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85793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制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既对全国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 给人民群众的生计造成了困难,为此,特别需要作为保障民生“定心丸”和维护社 会安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从免 除患者的救治费用到及时认定在一线牺牲的医护人员工伤并发放抚恤金,再到对慈 善捐赠款物的管理与使用等,已经初步展现出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治理工具的强大保障功能。在疫情发生初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及时出台政策,要求确保参保人不因费用 问题影响就医,对异地就医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并根据抗击疫情需要临时性扩大医 保基金支付范围;通过调整相关医院的医

2、保总额预算指标和预付医保资金,确保院方 不因医保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患者;还专门开设新冠肺炎医保绿色通道,打破常规迅速 将火神山医院等纳入医保定点医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时出台网上经办养老 保险转移与养老金发放,允许企业与个人延期办理有关社会保险业务以及打破常规 及时办理工伤保险认定等一系列变通政策。民政部就加强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与使 用做出明确政策规范,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的防疫工作发出指导意见,对社区服务和殡葬服务工作提供新的政策指引,就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 生活与发放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发出通知,为加强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与使用做出 明确的政策规范。这些特殊时期出台的新政策及其实施,不仅有

3、效地解除了相关医 院、患者和企业、劳动者的许多后顾之忧,也为防疫安民提供了有效的治理工具与 手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仍在进行中,还需要更加全面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特有 的保障功能,当务之急是切实保障好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同时为全社会提供清 晰、可靠的安全保障预期,并助力经济社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如何在非常时期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正常 化,是疫情期间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及其实施机构的现实挑战。因此,需要社会保障 部门及经办机构打破常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渠道,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及其他 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以帮助这些群体摆脱生活困境并树立生活信 心。扩大低

4、保覆盖面并增加临时救助。在疫情期间,最困难的无疑是低收入群体, 此时恰恰需要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的功能,政府可以适时扩大低保制度的覆 盖面,增发临时救助金,帮助低收入群体度过生活难关。阶段性降低或减免社会保险缴费。受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无法开工或开工不 足,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上班,以往正常的就业格局被打乱,特别是餐饮等劳动密集 型服务业和小微制造企业处于艰难境地。企业没有了正常情形下的经营收入,劳动 者没有了正常情形下的劳动所得,就无法承担正常的社会保险缴费,如果只有缓缴 政策,显然不能完全帮助企业与劳动者摆脱困境,也不利于减轻缴费主体的财务压 力。为此,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疫情期间阶

5、段性降低或减免一些企业与劳 动者的社会保险缴费,同时通过动用以往的社会保险基金积累与战略储备基金来弥 补不足,共克时艰。明确因疫情中断的社保关系在疫情过后可以无缝接续。针对因疫情隔离导致就 业中断、收入中断,进而造成社会保险关系中断的现象,需要及时出台精准的政策 指引,让中断的社会保险关系在疫情过后能够实现无缝接续,以此解除参保人的后 顾之忧。增强医保政策在特殊时期的灵活性。基于防治新冠肺炎的需要,对患者与疑似 患者的一些诊疗手段与药物使用可能超越常规,因此,应当允许有效药物及时进入 医保药物目录,将临时建立的医护中心(如武汉的方舱医院)及时纳入定点医院,让 异地就医的患者及时享受医保待遇,即

6、使是未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也可以采取先行 救治、事后再补缴医保费的做法。工伤保险政策要更加明确。一方面,对牺牲在防疫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及时 认定工伤并依法发放抚恤金,对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 保安等因疫情导致的伤残及时认定享受工伤待遇,真正全面发挥工伤保险政策的效 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及时明确特殊时期工伤认定的政策边界。如职工上下班途中 或者在履行非防疫职责的工作中感染病毒且造成伤害或者留下残障,一般属于非职 责所系,这种情形已经超出工伤保险范畴,应当视为疾病并归医疗保险负责,但这 些认定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引,以免各地临时出台不同的政策,导致制度实践 的紊乱。充分发挥

7、失业保险的积极功能。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具备救济失业工人、稳定就 业和提升劳动者技能等多种功能。面对疫情,我们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 大规模裁员。同时,针对一部分企业因发展受阻可能减少就业岗位的情形,失业保 险不仅需要依法对登记失业者及时给予救济,而且应当利用现有的失业保险基金积 累为稳定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及时做出贡献。一方面,充分利用失业保险基金返 还政策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同时与就业再就业资金进行有机组合, 对招录因疫情影响而失业的劳动者的企业或组织给予相应的就业补贴。另一方面, 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及时组织无法就业 的劳动者参与技能培

8、训,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全面发挥出失业保险的积极功能,更 好地化解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引导慈善公益组织持续发挥作用。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 分,能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疫情出现以来,各地慈善组织 在募集款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缓解防疫资源不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只有 款物捐助还不足以展现现代慈善的力量。在防疫过程中和疫情过后的社会服务与人 文关怀等方面,慈善事业可以持续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要避免过去灾难发 生时出现井喷式募捐高潮,而灾难过后又快速退潮的现象,主管部门宜及早出台相 关政策或行业指引,引导慈善公益组织在做好募集款物助力防疫的同时,加强提供

9、社会服务、满足人文关怀需要,包括精神慰藉、心理辅导、康复服务、家居照顾、 人居卫生环境改善、社区重建等方面,均需要慈善公益组织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 用。若能在疫情过后使互助友爱的精神得到强化、社区治理得以改善、社会团结与 和谐得以增进,则慈善事业的贡献将更加深化。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 民生保障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一个健全且能 够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帮助人民度过任何灾难带来的生活难关, 亦必定为维护经济社会正常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治理工具与手段。疫情中的制度保障在农历庚子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种病毒悄无

10、声息地蔓延开来,威胁着人民 群众的安全与健康,随着每日新增病例的数量迅速增加,全国迅速进入了一种紧急 防御状态,疫情防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这场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 系以及治理能力的一次严格审核,还是一场对国家多方位的大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不渝地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这便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精 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次疫情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 员会会议,专门听取了有关疫情的防控工作汇报,并且对防控工作尤其是对患者的 预防与治疗工作进行了重要的部署与动员,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1、。”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工作 来抓。从“遭遇战”到“阻击战”,党中央临危不乱、勇于担当,做好全面部署,把 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重中之重”到“人民战疫”党中央勇挑重担、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把自己投身于严峻斗争之中。在此次疫情面前,中国交出 了令人民、甚至令世界满意的答卷,而支撑中国的真正强有力的力量,是中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依据“人民首位”的价值原则以及时代发展 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制度,这样的制度结合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以及中国共产

12、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人民主人翁的地 位和权利以及实现各族人民团体的权利和利益。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类政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 创造,而这样的创造,为我们带来诸多优势。在这次疫情中,“中国速度”就是政治 制度以及对道路的自信给予我们的高光时刻!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把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都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种强有力的领

13、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 势,党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各项工作的前提舆要求。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党中央便 迅速召开会议,做出全面部署,集中统一领导,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中央 就此次疫情专门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小组进行指导。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做到万众一心,首先当然是要有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在党 和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调度各方力量紧急支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 携手共度危难时刻。主要的领导干部们在危难时刻靠前指挥、坚守岗位,团结带领 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就这样“疫情之战”变成了“奋勇之战”, 众多的医护使者、志愿者、守护者们逆流而行,响应国家号召

14、,冲锋在前、临危不 惧,为人民、患者的生命筑起一座坚固的长城。党和人民相依相随,在疫情面前共 克时艰之难。在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以及疑似病例仅在两个月之内就 有了大幅度降低,治愈病例的数量也持续传来好消息,取得了不错的防疫成效。但 是几个月前,在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的时期,国家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疫情发展形 势严峻复杂的同时,还要经受经济、舆论、物资、人民生活保障以及国际方面的压 力,可谓是举步维艰。疫情期间,社会上仍有少数人扭曲事实、传播谣言,做出对 社会不利的违法举动。但是,在党的带领下,民众同心同向,以惊人的速度,打赢 了这场“狙击战”。中国之所以可以成就如此速度,就在于党

15、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精神以及党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更重要的是民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的 精神。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全国31个省份一级响应,实施了最严格的 疫情防控措施。湖北省作为这次疫情的重要防控地区,中央财政在2月底已经下拨 了45亿元的资金,并且后续对湖北省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另外,湖北省各级财政 部门共筹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196亿元,并且在群众的积极响应下,湖北省累 计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在二月底达到121.71亿元。这就是泱泱中华,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抗议斗争中,全国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不仅在短时间内建成了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还在封城之后,全国驰援,供运粮食。

16、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4月 17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 物资和生活物资1.07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75万吨。1月27日至4 月17日,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33.59万吨,运送电煤、燃油 等生产物资209.99万吨。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协调各方、纵览 全局的核心作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众所周知,在这次疫情中,十四亿中国人民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抵抗新冠病毒, 伟大的共产党出谋划策,科学家、医学家们鼎力相助,不分昼夜坚守岗位的医护人 员、志愿者、以及各类爱国人士们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对这个国家热切的爱。这样强 大的凝聚力,是来自于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是百姓对中国制度“以人民为中心” 的关怀的一种感恩。党紧紧依靠人民,走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这样的 “双线战役”也让我们在此次疫情中更快的取得了胜利,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 走好脚下的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疫情中的制度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