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85371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套卷13(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其他安全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单选题: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2009年度百万工时伤害率为( )A.1B.2C.3D.4答案:A 本题解析:百万工时伤害率=受伤害人数(从业人员每天工作小时每年工作天数)1062(10008250)10612. 单选题: 阻火器是用来阻止可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火焰蔓延和防止回火而引起爆炸的安全装置,通常安装在可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管路上。下列关于阻火器选用和安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燃型阻火器是用于阻止火焰以亚音速通过的阻火器B.阻火器的安全阻火速度应不大于

2、安装位置可能达到的火焰传播速度C.阻火器最大间隙应不小于介质在操作工况下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D.单向阻火器安装时,应当将阻火侧背向潜在点火源答案:A 本题解析:阻火器按其结构型式可以分为金属网型、波纹型、泡沫金属型、平行板型、多孔板型、水封型、充填型等;按功能可分为爆燃型和轰爆型,其中爆燃型阻火器是用于阻止火焰以亚音速通过的阻火器,轰爆型阻火器是用于阻止火焰以音速或超音速通过的阻火器。阻火器的选用要求包括:阻火器主要是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质、温度、压力进行选用。选用阻火器时,其最大间隙应不大于介质在操作工况下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选用的阻火器的安全阻火速度应大于安装位置可能达到的火焰传播速度。阻火器的

3、壳体要能承受介质的压力和允许的温度,还要能耐介质的腐蚀。阻火器的填料要有一定强度,且不能与介质起化学反应。阻火器的设置要求包括:管端型放空阻火器的放空端应当安装防雨帽。工艺物料含有颗粒或者其他会使阻火元件堵塞的物质时,应当在阻火器进、出口安装压力表,监控阻火器的压力降。工艺物料含有水汽或者其他凝固点高于0的蒸汽(如醋酸蒸汽等),有可能发生冻结的情况,阻火器应当设置防冻或者解冻措施,如电伴热、蒸汽盘管或者夹套和定期蒸汽吹扫等。对于水封型阻火器,可采用连续流动水或者加防冻剂的方法防冻。阻火器不得靠近炉子和加热设备,除非阻火单元温度升高不会影响其阻火性能。单向阻火器安装时,应当将阻火侧朝向潜在点火源

4、。3. 单选题: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不属于影响能力的因素是( )。A.观察力B.注意力C.克制力D.思维想象力答案:C 本题解析: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或者说,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影响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4. 多选题: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

5、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2009年真题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车间气温太高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答案:A、B、D 本题解析:当可燃性固体呈粉状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

6、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5. 单选题:2012年4月29日,某淀粉厂的4号车间包装工段突然发生淀粉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时249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淀粉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29人,重伤3人,轻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根据以上

7、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因该起事故对企业的罚款额度为()。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E.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

8、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本起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应对企业处以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6. 单选题: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下列关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B.可以参加从业所在地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C.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受委托的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D.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受委托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答案:D 本题解析: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9、。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统称考核发证机关)可以委托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7. 单选题:下列几种仪表中,可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是( )。A.兆欧表B.数字式万用表C.模拟式万用表D.接地电阻测量仪答案:A 本

10、题解析: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8. 单选题:关于危险指数评价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危险指数评价法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B.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是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之一C.危险指数评价法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D.模糊矩阵法属于危险指数评价法答案:D 本题解析: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其中,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

11、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D项,模糊矩阵法属于概率风险评价法。9. 单选题: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一般情况下其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A.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B.呼吸道、血液和消化道C.呼吸道、皮肤和眼睛D.创口、皮肤和消化道答案:A 本题解析: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10. 单选题: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C.事故罚款D.清理现场费用答案:B 本题解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畴:(l)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