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53535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2(本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本科试题(模拟2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阅卷人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目的 2、隐性课程 3、最近发展区 4、显性课程 5、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父母 B、教育 C环境 D、遗传 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 )A、以智育为主,以德育、体育和美育为辅的教育 B、以体育为主,以德育、智育和美育为辅的教育 C、以美育为主,以德育、智育和体育等为辅的教育 D、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3、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

2、方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4、经济、政治作用于学校教育的中介是( ) A、语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 5、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流动是指( ) A、文化传播 B、文化传递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 6、“教育即生长”是( )提出来的。 A、杜威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7、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 ) A、教育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8、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达的观点是( )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9、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

3、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 A、遗传差异 B、教育差异 C、环境差异 D、物质差异 10、维果茨基提出了( )概念A、不平衡性 B、同化 C、顺化 D、最佳学习期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_教育是大班幼儿下学期一项必要的教育工作,以使其能够_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2、体育是保证儿童_ _和_的教育,是儿童_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美育是对儿童_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的形态有_、_和 _。 4、在尊重各种文化的同时,将主流文化与少数族群的文化整合一体的是_课程 。5、_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必须以_为主要活动形式。6、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_课程,对幼儿发展具有_的效应。7、幼儿园课程

4、内容要具有_和_。 8、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具有_和_。9、幼儿园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构成的_活动。10、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幼儿_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特征是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区别。( )2、幼儿园教育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可以随心所欲。( ) 3、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应当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 4、蒙太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做中学的观点。( ) 5、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是对幼儿进行智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 6、“对一切教育教养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那些处在成熟阶段但尚未成熟到教学时机的过程

5、”。( )7、教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制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8、教育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9、儿童全面发展与其独立个性的发展之间是彼此排斥相互矛盾的。( )10、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2、幼儿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简述幼儿美育实施的几种途径。 4、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6、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联系实际对其加以阐述。 2、对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发挥的作用加以论述。七、案例分析(9分)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以下为本试卷的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教育结果的预期,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对培养的人的

7、质量规格方面的要求。 2、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成人等的帮助和引导下做到的那个区域。 4、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5、文化大体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

8、。 二、单项选择题1B、2D、3B、4C、5B、6A、7C、8C、9A、10D三、填空题1、入学准备 适应 2、健康成长 增强体质 全面发展 3全面发展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4、多元文化5、游戏 游戏6 隐性课程 潜在的、7生活性 浅显性、8、活动性 经验性9、双边10、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 四、判断题1X、2X、3、4X、5、6、7、8、9X、10五、简答题 1、简述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答:一、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二、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2、幼儿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幼儿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礼貌教育、友爱教育、集体生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爱家乡爱祖

9、国爱劳动的教育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3、简述幼儿美育实施的几种途径。答:一、创造美的环境;二、领略大自然的美;三、感受各种形态的社会美;四、注重艺术教育;五、在游戏中实施美育;六、节日、娱乐活动中的美育。 4、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答:(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现实生活;(三)游戏具有社会性和团体性;(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六、论述题 1、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联系实际对其加以阐述。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二、游戏与问题解决能力;三、游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四、游戏与语言能力发展;五、游戏与社会认知。2、对教师在幼儿

10、园环境创设中发挥的作用加以论述。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准备环境。具体而言:(一)让环境蕴含目标;(二)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三)尽可能让幼儿感到环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二、控制环境。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大致有几个环节:诱导幼儿进入活动;帮助幼儿展开活动;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帮助幼儿结束活动。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使用“直接”和“间接”的教育方式,通过灵活地变换角色,促进幼儿与环境中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材料有效地相互作用。(一)诱导幼儿进入活动(二)帮助幼儿展开

11、活动(三)帮助幼儿解决困难、纷争或情绪问题(四)帮助幼儿结束活动。七、案例分析答:答案要点: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避免以上课代替游戏或入学准备的原则” 。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 是让学前儿童提前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象本案例中 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 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置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 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以下为本试卷的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