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85170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

2、以被认识的。【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火山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具准备】背斜向斜比较、断层等投影片、火山构造动画素材等多媒体素材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介绍】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山岳有多

3、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板书】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板书】1、褶皱山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教师在黑

4、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板书】形态:背斜和向斜 褶皱形成过程:【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

5、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板书】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

6、、向斜成山”) 背斜与向斜的比较:【出示投影片】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背斜向斜比较表。 背 斜 向 斜一般形态 岩层 向上拱起 岩层 向下弯曲注意点对于复杂的褶皱仅从形态上区分是不科学的。 如: 地面 或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岩层 中间老,两侧新。 岩层 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 山 岭 谷 地 倒 置 地 形(差别侵蚀) 成 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 示背斜成谷 向斜 成 山 【说明】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褶皱山的规模有

7、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转折过渡】书页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用吹塑纸教具在黑板上演示:断层、阶梯状断层、地垒、地堑。【板书】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教师讲解】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

8、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图412)等,小的只有几十米。【出示投影片】断 层成因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地形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9、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或高地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图示【板书】断 层成因地形图示【转折过渡】除了以上所说的褶皱山和断层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试举一例说明。【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如富士山属于火山。【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还有火山,那么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板书】3、火山【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思考: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学生回答】联系: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都是由于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区别: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

10、出,往往比较宽广。如哥伦比亚高原。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板书】(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相应内容)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规模:大小不一【教师讲解】我们虽然了解了火山的构造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你是否真正理解呢?下面我们对其作具体讲解。【投影幻灯或播放火山构造形成动画】【教师补充讲解】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

11、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转折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山岳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那么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板书】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82思考: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1对交通运输

12、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课堂小结】略。【思考题】1在断层处修建水库,大型工厂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2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西北角?(北京城从建城以来,西北角的建筑物屡建屡塌,经调查,这段城墙可能是在一个活动的短裂带上,由于地壳变形,在断层上面的建筑物自然要受到影响,缓慢地拉开,结果不是发生位移,就是断裂倾倒,所以北京西北角总是补不起来。)【课后作业】教材P82活动【板书设计】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1褶皱山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形态:背斜和向斜褶皱形成过程: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与向斜的比较: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断 层成因地形图示3火山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规模:大小不一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