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4858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是*研究室的主要职能,也是当好参谋助手的主要手段。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陈云同志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的大脑,领导的外脑:就是要看领导所没看到的事,听领导所没听见的事,想领导所正在想或将要想的事。 文稿质量说明你的能力,调研成果决定你的定位。 抓好四个环节、培养三种能力、

2、注意四个细节。 一、抓好四个环节 调研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关键要抓住四个环节 1,选题 选题是调研成败的关键。找准调研题目和切入点。*研究室的调研,与其他部门的调研有所不同。我们调研的题目,应该是领导同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应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该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 题目的来源: 1 领导定,包括政策调研; 自行选题:领导关心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由于时间、精力和人手有限,确定调研题目的原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做深做透。如在经济领域,今年以来领导们都比较关注的是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等等。但这些问题涉及面很广,内容很丰富,

3、必须从中找好调研的切入点。如在经济增长动力问题,可以从扩大有效投资、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等角度进行调研,也可以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培育的角度去挖掘。 2,调研准备。 预先了解和研究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提高调研质量非常重要。确定调研题目后,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和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领导同志批示或讲话精神。由于调研题目都是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或有关部门应该都曾出台过相关政策文件,领导同志对相关问题都会有批示或指示。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政策,深入把握领导同志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驾驭调研题目,提高调研的针对性。 二是收集相关工作情

4、况和资料。可请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工作情况,了解面上的基本情况、来龙去脉、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工作设想。还可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专家、学者及网民对拟调研题目的看2 法;收集国外及兄弟省市关于这项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注意对调研问题涉及的相关理论与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三是对调研题目进行初步研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调研题目,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可组织调研组成员分头作初步研究,以便摸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四是制定调研方案。方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重点问题、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希望地方和部门提供哪些情况、希望了解哪些意见和建议等。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还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 3,现

5、场调研。 开始调研后,要做有心人,做到眼到、耳到、手到、脑到。 首先,要多听、会听。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调研的课题都比较重要,可能涉及到有关方面的利益。因此,我们既要听取*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也要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既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也要听取一线实践者的意见。为防止有关方面受干扰,不敢讲真话,还需要分别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听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听出话外音。 其次,要多看、会看。调研中,既要“走马观花”看“面”上的情况,也要选择重点,深入细致地了解“点”的情况;既要看好的方面,也要争取看一些存在困难或问题的“点”; 既要看表面,更要看出本质。 第三,要多问、会问。对需

6、要重点了解的情况和问题,要多问、追问到底,并对听的情况进行思考,从中找出问题来问。要会问,引导对方说真实的情况和想法。 3 第四,要多记、会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对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重要情况要及时准确地记下来。在调研中的一些思考、疑问和想法,也要及时记下来。这些记录资料对于整理思路、撰写调研报告十分重要。 4,撰写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写好调研报告十分重要。如果调研报告没写好,即使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刻,调研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报告的分类或写法: 按内容:个案、面上、经验借鉴; 按方法:比较、规范、实证 具体要求:要符合规律,要符合实际、要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 在具体

7、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确定调研报告主题。调研报告只能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材料、论点和建议都应围绕这个主题来组织。 二是对调研获得的信息和材料进行甄别和选择。一般来说,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听取汇报、座谈、参观等形式,获得了大量信息和材料。但哪些材料是真实的,哪些有虚假的成分;哪些与调研的主题密切相关,哪些无关;哪些信息最有价值,哪些没有参考使用价值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甄别和挑选,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4 三是充分调动调研组成员的积极性。调研组应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确定调研报告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执笔人应认真听取和吸收每个成员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调研报告要言

8、之有物,基本情况的介绍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有深度,所提意见和建议应切实可行、针对性强。调研报告的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力,结构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切忌官话、套话、空话或平铺直叙。调研报告的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具体采用哪种写法,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切忌千篇一律、搞“八股”文章。 五是文字应简洁、篇幅要适中。调研报告的文字应准确生动,简洁凝练,不宜采用夸张、华丽的词语,也不应采用学术性强、晦涩难懂的词语。由于我们的调研报告主要是供领导同志参阅,领导同志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阅读篇幅冗长的文章。 因此,调研报告短小精悍,做到言简意赅,意尽言止,但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且尽可能从多个角

9、度、多个层面来阐述,要尽可能引用调研对象的原话来支撑相应观点,要使领导同志花费最少的时间,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提高四种能力 做好调研工作,既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还需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提高调研水平,平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5 一是理解把握政策的能力。我们调查研究的是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下发了许多重要文件。这

10、些重大理论和文件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有关工作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强政策敏感性,正确把握和理解所要调研的问题。 二是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相关问题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要尽可能理解把握,并准确运用。 三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相关能力,对做好调研工作十分重要。工作中,我们接触的往往都是一些复杂疑难的问题。*领导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有机会参与上述会议。因此,要做有心人,向各级领导学习,悉心领会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

11、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 三是努力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文字综合能力是研究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直接关系到调研能否取得成功。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和各级党委、*下发的各类文件,了解和掌握各类文件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平时要多写多练,积极承担撰写会议纪要、修改讲话稿、审改6 国务院文件稿等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文字能力。特别要悉心领悟各级领导对自己经手文稿的修改,查找自己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三、注意四个细节 对象选择要有典型性 内容情况要来自直接、一线 情况反映要实事求是 讲话发言要谨慎。地方同志介绍情况很认真,我们应认真做好记录。在回答地方提出的一些问题、意见和建议时,由于地方同志十分重视我们的意见,并会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发言要慎重,要三思而后答,切不可随意表态。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