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4821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幕遮燎沈香的翻译-古诗-赏析苏幕遮燎沈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土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注释燎:烧。沈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那么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溽(r)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潮湿潮湿。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宿雨:昨夜下的雨。清圆:清润圆正。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

2、舞,沙鸟无情伴客闲。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旅:客居。楫:划船的短桨。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

3、到遥远的故土,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土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赏析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平常,实那么颇具匠心,用笔不苟。“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绘的。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响,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溽

4、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非常活泼,从争噪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一样,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清晨,而孟浩然写的是“春晓。“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即睁开眼帘朝窗外望去,富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晚色,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上四句是第一层。“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

5、“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荣耀,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详细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作者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展程度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

6、:“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下片,写对故土的思念。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推宕。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土,引出深沉的乡愁。“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详细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间隔 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以逆挽手法照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这首词的内容很简单,全篇

7、六十二字,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情事。但是,作者擅长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事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衬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层次明晰地展如今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集中表达于词的上片。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可贵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结媒介几乎被作者压缩到绝无仅有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靠蒙太奇表现出来的。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衬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周邦彦是擅长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精工;有时用典,融化古人的诗句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沉着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