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84626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1、放射科_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_线辐射防护工作。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_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4、放射科各_线检查室、治疗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

2、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_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_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_周至_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_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放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

3、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二)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_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1.本单位对新、改、扩建的放射诊疗项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才开展放射诊疗工作。2.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法人代表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职业病防治

4、领导小组,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放射卫生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等的建立。3.专(兼)职人员负责安排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指标和防护性能的检测、评价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立即向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研究整改方案,通过整改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4.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并_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5.职业病防治_负责_人员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督查。6.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有关部门来我院检查指导,根据上级部门和

5、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和完善。二、放射防_人目标管理责任制为认真贯彻执行_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创建医、患双方的和谐。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目标责任书。1、防治目标:(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力争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不发生职业性放射病及受检者不发生受照事故。(2)积极主动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放射卫生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3)努力提高设备技术性能、创造条件进行技术革新、优化工作环境,使作业场所电离辐射危害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4)按照规定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

6、人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及红色工作指示灯,同时要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_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以免引起医疗纠纷。(5)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按要求进行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体检,建立并规范健康监护档案。(6)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宣传力度,使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了解工作场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危害对人体健康飞影响,使之正确的使用防护用品,自觉的采取自我防护,达到减轻和消除电离辐射危害的目的。2、责任:临沂五洲医院的法定代表人是第一

7、责任人,分管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职业病防治_主任是主要责任人,专(兼)职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齐抓共管,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病危害,最终消除职业病。3、任务(1)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对可能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建设项目,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2)高度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宣传、_、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有效的落实,提高全员安全防护意识。(3)充分发挥本医院职业病的防治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责,认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监督整改事故隐

8、患,严格按照“无安全操作规程不放过、事故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发生的各类放射事故。(4)处理好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工作。(5)完成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三、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为了防治、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_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决定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1、领导小组由以下几人组成:组长:林瀚(法人)副组长:韩笑成员:陈建宾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1)办公室主任由放射科负

9、责人担任,负责_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拟定放射卫生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2)成员由放射影响人员组成,负责配合协助主任工作。(3)王宪法为专职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负责有关职业病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拟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电离辐射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规章制度,提醒领导小组提前安排职业病防治的相关工作。(4)根据放射卫生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_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5)负责_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的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放射防

10、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三)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1、放射科_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_线辐射防护工作。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_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4、放射科各_线检查室、治疗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

11、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_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_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_周至_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_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放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

12、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标准版本(四)1.认真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检查室及操作室必须严格、定期接受国家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4.检查前确认检查室防护门已完全关闭并反锁。5.使用各种成像参数,以减少曝光量。6.受到辐射的医务人员,除登记其姓名、受照射日期及照射次数以及使用的放射诊断技术外,应定期查血至正常为止;必要时应暂时脱离射线环境。7.一般情况下,患者性腺及射线敏感器官屏蔽。_室内除放置必要的配套设备外,不得放置任何其它杂物。9.放射工作人员须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接受个人剂量监测、防护知识培训及法规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个人剂量档案、健康档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档案”三档齐全。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