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84558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1 前言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用到,但是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尤其室外监控系统,雷电天气常出现的地方更应做防雷设计。2 概述我们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3 安防监控系统构成、分类及雷电防护概述3.1 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3.1.1 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前端部分:

2、主要由黑白(彩色)摄像机、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组成。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电线、双绞线,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音频、视频、控制信号和馈送交、直流电源等。终端部分:主要由控制设备、画面分割器、监视器、录像存储设备等组成。3.1.2 安防监控系统的防雷分类依传输部分的传输方式分类,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分为如下几类:A同轴电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传输电缆的两端线路接口防护及传输电缆自身的保护;B双绞线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双绞线接口防护;C光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光缆自身屏蔽铠层及加强筋的防护;D微波传输监控系统:

3、防护重点在于,前后两站无线设备的自身直击雷防护。3.2 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3.2.1 直击雷A雷电直接击中露天的摄像机上,直接损毁设备;B雷电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3.2.2 雷电侵入波安防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它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使设备损坏。3.2.3 雷电感应电磁感应:当附近区域有雷击闪络时,在雷击落实通道周围会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以致损坏、损毁设备。静电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会感应出与

4、雷云相反的束缚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一旦雷云放电后,束缚电荷迅速扩散,即引起感应雷击。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引发的雷击现象均称为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烈,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有统计显示,感应雷击约占现代雷击事故的80%以上。3.2.4 地电位反击直击雷防护装置(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产生非常高的瞬时电压,对周围与它们靠得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就是地电位反击。这种

5、反击不仅足以损坏电器和设备,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火灾爆炸事故。4 设计依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执行规范GA173-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1643 SPD电源防雷器IEC 61644 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VDE0675过电压保护器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5 防雷设计方案根据第二条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国家防雷规范,制定本设计方案。5.1 室外

6、设备保护直击雷防护:在室外摄象机的支撑杆上端,安装一个小避雷针,高度要高于摄象机,避雷针的引下线,可以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还可以敷设人工引下线,引下线连接到下端的地网.地网的电阻要小于10欧姆。摄象机的感应雷防护:在摄象机的电源,控制线,视频线路上分别安装防雷器,可以采用三合一集中式防雷器。5.2 监控机房防雷保护在建筑物的总配电上安装第一级电源防雷器,作为整个建筑物的第一级电源防雷保护。在机房配电上安装第二级电源防雷器,作为机房设备的第二级电源防雷保护。在UPS电源前端,安装第三级防雷器,保护UPS和其以后的设备。5.3 接地系统在室外的摄象机附近都要就近做一套接地网,如果2个地网之间距离小

7、于20米,2个地网要连接在一起.摄象机和避雷针的地网阻值要小于10欧姆。监控机房的地网要小于4欧姆.考虑到接地空间的限制,可以采用高科技的接地模块。6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要点、常见问题、注意事项6.1 直击雷防护直击雷电击中露天的摄像机上,直接损毁设备;雷电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直击雷防护,是防雷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是防雷保护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6.1.1 前端设备的直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两种,安装在室内的设备一般不会遭受直击雷,而安装于室外的设备,多数处于相对的开阔地带,直击雷风险较大,则必须考虑直击雷防护问题。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如摄像头等,应置于接闪

8、器(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对于已经处于其它接闪器或高层建筑原有接闪系统保护范围之内的前端设备,一般可以不再另行考虑直击雷防护;对于未处于任何接闪系统保护范围之内的前端设备,则均应考虑直击雷防护问题。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安装独立避雷针不具备可行性,一般都采用将避雷针架设在摄像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也可采用8的镀锌圆钢或303镀锌扁钢),但为了防止电磁感应,沿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管应可靠接地。6.1.2 传输线路的直击雷防护为了使传输线路免遭直击雷的侵害,传输线路应尽量避免架空敷设,最好是穿金属管埋地敷设,金属管

9、的两端应可靠接地。6.1.3 终端设备的直击雷防护终端设备机房(一般称监控机房)所在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可采用10的圆钢(刷银粉漆)在楼顶构筑避雷带,另3.1.3终端设备的直击雷防护终端设备机房(一般称监控机房)所在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可采用10的圆钢(刷银粉漆)在楼顶构筑避雷带,另外用10的圆钢做避雷带支撑,支撑高度15cm,每隔1m设一支撑,并用404mm的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与地网(地网电阻应小于10)连接,引下线的间距应不大于25米。也可以采用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的措施,用404mm的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与地网连接,避雷针的高度、安装位置应根据滚球法进行计算。6.2 防雷接地

10、系统所有防雷保护系统均应有可靠、有效的接地。接地系统亦是防雷保护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安防监控系统前端、终端设备均应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相应接地系统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独立于监控机房所在建筑物的前端设备均须设有独立接地。但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前端还是终端设备的接地系统,如果距离小于20米的情况,两个接地系统之间应做等电位连接。6.3 沿墙敷设应注意的问题许多布线人员,因对防雷知识了解有限,或者图简单方便,习惯于将户外走线线路与建筑物避雷带、引下线相互捆绑。方便了工程施工与美观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防雷安全隐患。这一点是值得重视和注意的。为减小雷害风险,任何导线/金属线路均应尽可能避免与直击雷

11、防护系统平行捆扎,而应依有关规范要求。6.4 交流电源防雷器的选用对于安防监控系统的所有交流电源进线端均作有效的防雷保护。并且应确保设备所处建筑物系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进一步确认,所在建筑的雷电防护装置是否使用适当。前端设备的交流电源进线处应安装相应的电源防雷器。考虑到安防监控系统的电源系统一般都不是很规范,零、地之间一般都会有几伏、十几伏的电压,有时甚至会有几十伏的电压,另外,在安装单相电源防雷器的时候,安装人员一般也不会注意区分零、火线,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选用单相电源防雷器时,尽量避免选用1+NPE保护模式的产品,因为如果NPE模块上有交流电压存在,在NPE模块动作时会产生工频续流

12、,使NPE模块难以熄弧,造成NPE模块烧坏。进入到监控机房的电源线应考虑三级防护,可在建筑物的总配电房的电源进线处安装一级电源防雷器,在监控机房所在楼层配电箱的电源进线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在监控机房重要设备的电源进线处安装三级电源防雷器,在零、地电压比较高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3+NPE或1+NPE保护模式的电源防雷器。所有的防雷器应可靠接地。6.5 安防监控系统的传输线路防护统计数据资料表明,安防监控系统80%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为与系统相连的线路上感应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造成的。因此,做好与系统相连的线路防护是整体防雷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最安全的布线方式,应采取全程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同时,也请

13、注意,金属管两端务必做有效接地。穿金属管埋地敷设的传输线路,可以使雷电侵入波的幅值得到相当程度的衰减,从而降低设备遭受雷电侵入波损害的概率。实际工程中,很多情况下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全程穿金属管架空走线;或者不作全程穿金属管,但在电缆进入监控机房和前端设备前务必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埋地长度应不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管与防雷接地有效连接。所有传输线路的两端均应安装相应的防雷器。6.6 光纤通讯线路的防护一般来讲,光纤线路不必作加装防雷电浪涌保护装置,因为光纤线路本身不属于导体,也就不会感应/传递过电压浪涌。这一点许多人知道,但常常容易被忽视的是光纤线缆的防雷保护,从而导致一些雷电过

14、电压闪络,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光纤线缆一般有金属加强筋和金属铠层用于保护光纤线缆,光纤本身虽不会感应和传递过电压,但其金属加强筋和金属铠层却极易感应、传递雷击过电压,必须给予妥善处理,即在光纤进户端务必做好接地保护。6.7 视频信号防雷的注意事项视频信号防雷,概念比较简单,但也常常出现因工作环节上的疏忽导致防雷保护失败,同时导致视频防雷自身遭到损坏。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信号防雷产品,一般采用两级保护方式,前一级作为粗保护一般采用气体放电管作为保护器件;后一级为细保护,一般采用TVS作为保护器件。如此一来,信号防雷器就必然有了前后之分,进出端之分。因一般信号防雷电路采用的TVS

15、的通流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前后级接反,一旦有过电压浪涌进来之后,TVS极易首先被击穿,导致防雷器损坏/失效。而这一情况,在市场上时有发生。由于许多防雷公司业务人员对此问题并不熟悉,在签合同时往往容易忽视“阴入阳出”与“阳入阴出”区别;许多防雷工程公司的采购人员也容易忽视此问题,只管下单采购“视频信号防雷器”;最后产品到了现场后,工程人员未仔细考虑、认真对待,只管能接上即可,最终导致一些视频信号防雷器接反的现象发生。深圳市天泰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一款视频防雷器,采用双一级保护,可以有效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使“阴入阳出”与“阳入阴出”通用,减轻了销售人员、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让工作更加简单、更加方便,更加便于视频防雷器的调配使用。6.8 直流电源防护,控制线信号保护直流电源防护、控制线信号保护与视频信号保护的常见问题一致,所不同的是,直流电源防护、控制线信号保护,连接方式一般为压接式,没有“阴”“阳”头之分,也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销错货、购错货问题。但现场工程人员必须注意,正确连接此类防雷器。一般常用标识为:输入(IN)、输出(OUT),或者:浪涌端、保护端,亦称之为:远端、近端。换言之,输入(IN),即浪涌端,也称为远端,应连接有远程线路,容易引入雷电过电压的一端;输出(OUT),即保护端,也称为近端,应连接被保护设备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