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4486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必然、本质、稳定的联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 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方面,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创造历史, 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 和契机,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 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 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尊

2、重事物发展的 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 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 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 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才能形 成正确的行动。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正 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 到。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 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 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

3、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 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 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 性。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 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 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 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并作出选择。选择的方向、目标和 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发展道路要与社会生产力 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基本国情,这是社会历史趋向;发展道路不能违 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能脱离各国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 这是主体选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的主体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