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4483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2013 年 5 月 15 日,我听了长清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磨课大比武” 活动中八节课,在 40 分钟的课堂上教师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情感上关注学生,精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一、注重“趣”字,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无穷动力所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而有所趣,学而有所乐。如苏艳艳老师和

2、卢玉美老师在学习课文时,课前都做了个”我说你猜的”游戏, 这样使经典深入人心。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性格品质的把握。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乐趣。又如马明老师在执教”膀大腰粗”时, 让学生在班里找个膀大腰粗的人,马老师的幽默语言,有趣的肢体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这些都能给语文课堂增添无穷情趣。还有执教的教师, 课件精美 , 图片、视频穿插,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也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或是质疑激趣,或是情境生趣,或是表演产趣。二、凸现“读”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3、情地朗读课文。”1 、切切实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语文离开了读,那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几位老师在课堂中,都 让学生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在学生读的过 程中,教师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或在范读中指导,或在指导中范读, 引导学生注意把儿化音、轻声读好,耐心地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 读好课文。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能够把 课文读正确、流利,再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和体会,引导学 生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切切实实地指导学生把书读好。2 、实实在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书读得更美。比如石麟小学李兆云老师在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都反复让 学生

4、读“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嘤珞 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 缎窄裾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给裙。”让学 生明白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 注意有些词语要读得重些,有些词 语要读得轻些,注意抑扬顿挫,要让学生从穿着打扮中感受到王熙凤 有什么特点,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王熙凤华 丽、雍容华贵、高贵我在阅读教学中,也应重视指导学生把书读好,读准字音,把句 子读顺,把课文读通,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想象画像,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

5、优美。三、重视“训”字,强化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几位教师在教学中,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1 、重视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说话。实验小学的卢玉美老师在执教 临死前的严监生 时 , 让学生在读中 , 严监生临死前伸两个手指,不肯咽气只为心疼灯盏里的两根灯草 , 刻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吝啬鬼形象, 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口头语言,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2、重视在“读”中训练学生的写话。如乐天小学的张老师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安排了这样的练笔。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春暖花开, 当大家纷纷去踏青时谢皮罗教授却,炎炎夏日仿写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落段仿写, 激发了学生的想

6、象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谢皮罗教授的探究精神 , 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如如马明老师执教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作者用了“转、揪、 推、拉、拽、顶、扳”等词,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摔跤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马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面对一身牛劲的小胖墩, 小嘎子 ( 推、拉、拽、顶 ) 。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课文的信息激活,与之发生碰撞,把信息通过自己的解读,产生的思考,使语言形象在头脑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立体化电影”四、紧扣 “疑”字,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7、在王帅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先让学生读读课题,接着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观点有什么疑问吗?”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文本去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中 有所问,在问中有所思,在思中有所获,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 思维活动。五、授予“法”字,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1.抓住中心词明线中心词,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点明中心、揭示文章主题和内容的 关键词,通常在文章的题目或中心句里。抓住了中心词,也就抓住了 文章的魂,明确了文章的核心,把住了文章的脉,再提领而顿,就能 简化教学,提高阅读效率。例如老师在教授“风辣子”初见林黛玉 中,初读时可直奔中心,抓住中心字 “辣”,“

8、辣”字表现在哪里呢? 这样一来,课文脉络就清晰起来了,整个教学也将变得简洁而高效。2、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三位老师在教授“风辣子”初见林黛玉时,结合教学目标及 单元学习的重点,主要是“抓住作者刻画王熙凤的肖像、语言、动作 等正面描写语句感受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点。这一方面,学生的体会比较到位, 能根据自己对小说背景的了解分析出王熙凤语言所反应的性格特点。从而很轻松地引导学生感受到了王熙凤的虚伪和见风使舵、奉承讨好 的形象。3 、在同一组课文中迁移学法。听了几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试 着用课文中的一些写作的方法,石麟小学的李老师,在布置作业中,选

9、 择一个人物,试着用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说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六、关注“惯”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以,教师在 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上。 马明老师再让学生书 写“擞”时,是这么做的。 先边写边讲解“擞”的结构后,让同学生 书写两个,提醒学生的坐姿,书写结构,在讲解课文中,总是要求学生 一边读书,一边动笔画画,写写。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学习习惯。此外,石林小学的李兆云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搜集资 料的良好习惯。每堂语文课前,学生朗诵自己摘抄的优美诗文、精彩 片段,主要内容和阅读体会。听课时,我就想在语文课堂中,

10、我班也要 展开各类读书活动。课前三分钟自我展示训练。每堂语文课前,学生 按学号顺序轮流登上讲台,可以朗诵自己摘抄的优美诗文、精彩片段, 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样,我相信学生会有所收获的。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一旦 养成了这些良好习惯,这对他们一生的学习都是有利的, 他们将受益 终身。七、注重拓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实验小学卢玉美老师执教的22 课 人物描写一组中是不是严监生很穷,穷的揭不开锅,后来老师随即补充些资料,蒋老师补充了原文的背景资料:“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节选自儒林外史就这样, 即针对某篇文章或某个主题,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章。 通过课文与原文再现,一个活脱脱的 “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