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84042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牢牢把握五大育人内容,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棒人。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在行为习惯养成、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2、,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原则 (一)德育为首 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棒人奠定坚实根底。 (二)以生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德育的动身点和依据。依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实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真正推动学生成长。 (三)全员参与 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四、工作重点内容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

3、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五、实施内容与路径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从队伍、阵地、课程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一)制定科学开展规划 学期初,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计划,确保德育与教育齐头并进,为本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指引方向。 (二)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为保证德育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团队干部为主体,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的德育工作队伍,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从班主任现实需求动身,开

4、设班主任系列培训课程,从舆情处理、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等各方面每月开展班主任系统专业培训;学期初召开德育工作部署会议,增强学科教师德育渗透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大队部干部选拔工作,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设置课间秩序、安全和食堂监督员,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3.加强“三位一体”合力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注重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关心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 (三)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 1.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素养,造

5、就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养教师队伍。 2.完善规章制度。为实施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制度根底。 (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硬文化与软文化相结合。加强班风班训、图书角、中队角、红领巾信息栏等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特色,开展班级文化评比。 2.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外德育阵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时机。 (五)完善德育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 学校会继续以全面深化课程变更意见为指导,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化和专业化,创新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一是行为习惯养成课程。 以推动学

6、生开展为目标,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尝试开发小学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手册,以班级常规管理为重点,通过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定期评比展示三个环节,让良好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全面开展。 二是研学实践课程。 红色研学课程有爱国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橙色研学课程有法治、责任、安全教育,蓝色研学课程有科技创新教育,绿色研学课程有环境爱护教育。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动过后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家庭教育课程。 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结构,尝试编写家庭教育校本化教材,继续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讲座、亲

7、子阅读等活动,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召快乐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二心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途径。一是与校内德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专题讲座、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三是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普法馆等校外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五是红色教育课程。 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

8、展“我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比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鼓舞学生学知识、增本领、强体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手抄报、征文等竞赛,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六是“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教育”课程。 以家庭和社会资源为依托,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等主题班队会,开展环保主题演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七是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抓好课堂主阵地,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诵读根底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舞师生共诵、

9、亲子共读,开展“传统文化我传承”主题读书、绘画、书写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学习,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八是劳动教育课程。 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改变由讲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劳动月”“劳动周”,开展“劳动最荣耀”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绘画、合唱、主题研学、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九是法治禁毒教育课程。 积极开展法治禁毒教育,实现学科德育渗透,每年依托6月26日、12月4日开展法治主题宣讲、升

10、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使法治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运用表扬鼓励、物质奖励等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推动学生全面开展。 1.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以班级内部评价、表现性评价为主,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个性,全面开展。 2.完善班主任评价。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班主任培训参与情况及优秀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结合教学成绩,作为学期末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 七、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二)宣传保障。 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注重活动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加强宣传教育。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