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3909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等重点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重点车辆的安全运行,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大队自即日起,开展清理整治全县重点车辆网上交通违法信息专项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大队成立清理整治全县重点车辆网上交通违法信息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公安局副政委、交警大队大队长朱明星任组长,教导员吴路平为常务副组长,大队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中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秩序管理中队办公,副大队长高结才兼主任,总支委员、车管所长余才发为副主任,负责清理整治工作的日常组织、调

2、度和协调。 二、清理范围 我县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辆违法未处理记录 三、工作措施 (一)集中统计要根据上级机关已列的我县重点车辆违法信息,按所属企业梳理出明细表。对个人所有的车辆,要清理出该车现属状态,查寻车辆下落。 (二)集中告知3月25日前,当面告知单位负责人或负责安全管理的责任人相关违法信息,通知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在15日内前往接受处理,通知应以书面形式送达并办理签收手续存档。 (三)集中教育办公室要组织开展一次客运企业负责人座谈会,集中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观看一次交通事故宣传片,讲解一次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宣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安全管理,教育

3、所属客运车辆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各辖区中队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单位负责的客运车辆进行走访,并形成图片、文字资料报办公室。 (四)集中清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裁量标准,对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违法信息实施处罚。对违法行为人或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要求处理异地违法行为时,要经审核确定符合异地罚缴范围后,依据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罚缴暂行规定(修订稿)有关规定进行办理,不得无故推托、拒绝办理。对上述重点车辆驾车人或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在规定时限范围内主动至交警部门接受处理的,不能确定违法行为人的,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个人所有的营运

4、车,应了解该车现有状态,掌握营运情况。 (五)集中整治对逾期不接受处理的重点车辆,要认真梳理,建立黑名单数据库。同时,要采取上门查处、集中整治,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一律确定违法行为人,依法从重处罚并记分。交通民警在处理事故、办理车管业务等执法过程中发现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存在网上交通违法信息未处理的,应要求处理相关违法记录后方可办理相关业务。 (六)集中曝光要对各单位网上交通违法信息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确定网上交通违法信息仍未接受处理数理较多的单位,在余干电视台、余干广播电台和余干之窗网络向社会集中曝光,公布其车型车号、车主姓名、所属单位、违法行为,敦促相关

5、人员主动到交通部门接受处理,教育、震慑其他机动车驾驶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清违行动”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辖区中队中队长要按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本辖区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辆的日常监管。各单位之间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清违行动”取得成效,对“清违行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及时报告。 (二)广泛开展宣传秩序管理中队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报道开展“清违行动”的目的、措施以及不主动接受处理的法律后果,努力使清违行动产生较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影响。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清违行动”,给交通违法当事人形成强大压力,督促违法车辆所有人、驾车人主动接受处理。 (三)及时报送信息各单位在“清违行动”中所做工作应形成台帐,并及时报送办公室。 内容总结(1)交警大队违法信息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客运车辆、学生接送车等重点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重点车辆的安全运行,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上级机关的统一部署,大队自即日起,开展清理整治全县重点车辆网上交通违法信息专项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