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83796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江西省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图1为某假想陆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4题。1.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水分条件最差的地点是( )A. B. C. D.3.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 )A. B. C. D.4.所在的自然带边界地带而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冰川消退 B.湿地破坏 C.土地荒

2、漠化 D.水土流失图2中柱状图表示甲乙丙三个国家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劳动力价格变化情况,箭头表示E类企业的迁移方向,按时间顺序先后为。读图回答58题。5.阶段一,企业由甲迁移至乙是为了接近( )A.市场 B.原料 C.廉价劳动力 D.技术6.代表的迁移对乙地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7.阶段二,企业由乙地迁往丙地,有利于乙( )A.产业升级 B.就业条件改善 C.自然资源开发 D.城市化发展8.阶段二,代表的迁移方向表明了,随着技术的创新,E类企业对( )A.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 B.市场的依赖降低C.原料的需求降低 D.工

3、业设备的依赖降低 图3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读图回答912题。9.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定位 D.地理信息系统10.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A. 600米 B. 1200米 C. 1800米 D. 2400米11.当前汽车正驶向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12.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图4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

4、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回答1316题。13.当陆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 MNQP B. MNPQ C. QPMN D. QPNM14.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A.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15.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PQ间的水平气流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16.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A.两者均加强 B.两者均减弱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图5中,甲乙丙丁四点表示某国不

5、同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有关情况。读图回答1720题。17.属于传统型增长模式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18.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将图中各点按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19.丁模式后期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出生率上升 人口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 国外人口迁入A. B. C. D.20.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6为6月22日,甲乙两地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图回答2124题。21.甲地的昼长是( )A. 9小时 B. 12小

6、时 C.15小时 D. 18小时22.6月22日至9月23日,甲乙两地的昼长变化状况表现为( )A.两者均增长 B.两者均缩短C.甲增长乙缩短 D.甲缩短乙增长23.乙地的经度是( )A.82.5E B.97.5E C. 127.5E D. 142.5E24.甲地位于乙地( )A.正北 B.正南 C.东北 D.西南第II卷(综合题 共52分)二、综合题25.(10分)某大型葡萄园靠近福银高速公路,距离南昌市约30千米,图7示意该葡萄园产品进人市场的三种主要方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饮料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分析原因。(3分)(2)简要分析该葡萄园靠近高速公路对其产业发展的积极

7、意义。(3分)(3)休闲采摘的消费者大部分来自南昌市,说明其原因。(4分)26.(13分)图8中,甲是乌拉尔山脉及附近地区某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乙是该地区P地气温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2分)(2)简述P地的相对位置。(3分)(3)说明P地7月份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4)推出甲图气温情况出现的时间(月份),并说明推测理由。(4分)27.(14分)新西兰是南半球发达国家,图9是新西兰交通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新西兰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2)分析新西兰航空运输业发达的原因。(6分)(3)有人根据新西兰略图推测出新西兰北岛比南岛经济发展水

8、平更高,请你帮助完成推测理由。(4分)28.(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接纳赣江等河流来水,同时与长江相连,连接处有时湖水注入长江,有时江水倒灌至鄱阳湖。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提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图10表示2010年下半年鄱阳湖入江口附近水位及鄱阳湖面积变化。(1)指出图示各月中,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的月份。(3分)。(2)分析鄱阳湖冬季水位较低的原因(4分)。(3)20世纪70年代,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4)简要分析鄱阳湖周边地区围湖

9、造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地理试卷(一)答案一、选择题1. D 丁为热带季风气候。2. D 距离海洋较远且位于热带沙漠与温带荒漠的交界处,降水最小蒸发量大。3. A 从气候类型分析,符合要求。4. C 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的交界处。5. C 读图,可知,甲乙的区位条件差异是乙的劳动力价格更低。6. C 代表产业迁人乙国,由此工业化加快,从而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7. A 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证明乙已有较高工业化水平和劳动力水平,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8. A 表示产业由廉价劳动力所在地迁出,证明对劳动力需求降低。9. C 题干描述“显示汽车位置”,正是全球定位的作用。10.B I由图中比

10、例尺可得。11.D 参照图中指北针可得。12.D 汽车行驶方向始终向上,左转九十度后,指向箭头也随之旋转,将指向右下。13.A 陆风出现时,根据图示热力环流方向可得。14.C N为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所以M到达最高温开始下降时,N还未到达最高温,温度还需要上升一段时间才会开始下降。15.B MN之间为正东风,PQ之间应该是西风,而PQ位于高空,摩擦力较小,地转偏向力影响更为显著,据题干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因此会形成西北风。16.D 冬季的总体趋势是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囚而陆风与该趋势一致,会加强,海风会减弱。17.C 传统型增长模式的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18.A 原始型到传统型到现

11、代型。19.C 丁为现代型,出生率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20.A 甲为原始型,波动明显。21.A 读图可知,18-9=9。22.C 6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乙地昼长夜短,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23.B 读图可知乙地的正午为北京时间13:30,因此乙地在120E以西22.5。24.B 甲乙两地的正午均为北京时间13:30,因此两地经度相同,甲位于南半球而乙位于北半球,可知甲在乙的正南方向。二、综合题25.(10分)(1)原料(葡萄产地)(1分)。原料(葡萄)容易腐烂(运输成本高)(1分),靠近原料(葡萄)产地可降低运输成本(1分)。(2)有利于产品外运(1分),有利于生产设备运输

12、(1分),有利于休闲采摘人员到达(1分)。(3)距离南昌较近(1分),交通联系便利(1分),南昌市人口数量大(1分),居民收入高(1分)。26.(13分)(1)数值向北递减(1分),等温线向南(低纬)弯曲(1分)。 (2)乌拉尔山西侧(东欧平原东侧)(1分),欧洲东侧(1分),俄罗斯境内(1分)。(3)深居内陆(1分),气温上升快(1分),云量少(1分),日照强(白昼长,日照时间长)(1分)。(4)4月(1分)。甲图中P点位于10等温线上(1分),与图中为P地(各月)气温情况对比可知(1分),其中4月气温为10(l分)。27.(13分)(1)城市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1分),市场广阔(1分);气候温湿(海洋性气候)(1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1分)。(2)国土分散(1分),航空运输优越性明显(公路、铁路运输受到限制)(1分);经济发达(航空运输需求量大或航空建设投资能力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