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83674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型班组建设交流材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词:团队 活力 管理 创新武汉供电公司220千伏舵落口变电站是汉川电厂电力进入武汉电网的咽喉。在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中,该站激发团队活力,创新管理手段,以“三精一超”共同愿景为目标,以“心扉交流平台”为载体,以“一票防误”、“三步堵危”、“目视管理”为抓手,安全运行取得良好成绩。激发团队活力 创新管理手段 确保安全运行武汉供电公司舵落口变电站确定共同愿景 搭建交流平台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思维习惯、陈旧的知识、技能正加速折旧。扑面而来的新设备、新技术摆在我们面前:如何面对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环境、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全站15名同志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在环境中求生存、求发

2、展,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共同愿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打造舵落口变电站安全管理品牌形象。我们集聚团队智慧,结合站里取得的6000天安全长周期纪录和长期积累的安全工作经验,提炼出“三精一超”共同愿景,即:“操作精准无差错,维护精细无遗漏,监控精心无隐患,安全记录永超越”,并确定为我们行动的坐标。“三精一超”共同愿景看似很抽象,其实内容很具体,即:认真细致地填写每一张倒闸操作票,准确执行每一项操作,确保每一次倒闸操作没有任何差错;精心细致地对待日常每一项运行维护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疏漏;每天专心致志地巡视、监盘,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刷新全站每天安全记录,永远超越前一天。在“三精一

3、超”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员工个人朦胧、零散的愿景得以整合。如我站安全员余海涛经过反思,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 “三勤一争”的个人愿景:“三勤”即:发现缺陷勤观察、遇到异常勤分析、重要环节勤检查;“一争”即:力争做一名市级平安功臣。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每周一次的全站安全活动雷打不动,有重大停电操作、检修他都亲自到场,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布置得井井有条,尽职尽责地落实好安全运行的每一项措施。过去班组组织的学习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无味,员工想方设法进行逃避。通过学习型班组理念导入,员工明白了开展学习型班组不只是读几本书,看几份报纸的问题,而是要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和谐环境。为此,我们开辟心扉

4、交流平台,为员工提供互动的机会。其主要包括:建立全员读书活动平台。制定学习制度,开设学习专栏,建立图书阅览室,通过每名员工结合选读启发智慧的书籍,学习安规和技术书籍,养成“每值学习交流半小时、每月写出一篇心得笔记”的习惯。站委会成员和共产党员经常找其他人员交流学习心得,主动交心谈心,形成了肯钻研、讲实效、团结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我们在网上推出“设备维护金点子”论坛,发动大家开动脑筋,出谋划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舵变设备巡视、维护工作规范及流程图,并作为每位员工日常工作准则,使全站工作井然有序。建立安全反思学习平台。变电运行以安全为本。我们利用每周的安全活动,选12起典型事故案例

5、进行分析,并联系站里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2005年8月,在学习“4.2”某变电站恶性误操作安全事故通报时,大家认识到事故原因是值班人员在操作中不按规程办事,仅仅凭想当然进行操作,于是酿成大祸,必须引以为戒,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又如针对小鸟在3主变防爆管出口处筑巢带来安全隐患的情况,以往总是利用停电检修掏一下,结果掏了筑,筑了掏,治标不治本,于是大家动手自行设计安装了简易的“防护小动物网罩”,小鸟再也飞不上去,彻底根除了这块“心病”。发扬光荣传统 筑牢安全防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针对一年四季气候、气温的不同特点,我们的安全工作重点各有侧重,例如春

6、季重点查绝缘强度,防雷电设施;夏季重点查设备发热、发红;秋、冬季重点查防火,查防污闪,预防小动物引起短路。大家发扬“严细实”的光荣传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避免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一天夜间雷雨交加,值班长梁昆在监盘的过程中,发现220千伏控制盘处一条线路的C相电流表有轻微抖动现象,立即对二次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他发现该条线路的C相电流为零,判断这条线路发生了断线故障,从而引起系统潮流变化,马上向调度进行汇报。调度根据这一情况,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线路检查,发现该线路一处接头已经断裂。调度立即采取停电检修措施,避免了一起22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事故的发生。为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我们还建立员工业绩“评价”

7、档案,以月为考核周期予以兑现,极大地调动了全站员工的积极性,2005年全站共有21人次获此奖励。如值班员陈曦针对站内10千伏设备没有安装微机防误装置,使用老式挂锁钥匙较多且存放地点不合理、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出配备专用10千伏钥匙箱,安装于10千伏配电室门口,缩短了操作距离,提高了工作时效,站委会给予他200元一次性奖励。如今,“讲学习、比技能,讲安全、比奉献”在全站蔚然成风,大家在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考验。如2005年2月8日大年三十,人们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祥和气氛之中。可是,对于舵变的值班人员来说,却是一个繁忙和难忘的日子。由于前一段时间天气持续寒冷,气温长时间处于0以下,加上连续数天晚上

8、的冻雨,导致瓷瓶上结下长长的冰柱,可能造成瓷瓶炸裂或绝缘强度降低,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给千万个家庭用电带来影响,在这紧急时刻,共产党员、站长程洪生同志决定动员全体人员迅速清除冰凌,确保运行安全,于是果断地发出了通知。刚踏进黄陂老家大门准备给爹妈拜年的老标兵万建雄乘出租车赶来了;正在超市筹集年货的连牧戈骑着摩托跑来了;正在家中准备吃团年饭的郑磊在现场出现了。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头戴安全帽,手戴绝缘套,脚穿绝缘靴,迎着凛冽的寒风和冰凉的雨水,小心翼翼地用木质工具将冰凌一层一层地敲掉。雨水和汗水让他们浑身透湿,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作风,用冻得几乎麻木的双手对变电站近200相

9、刀闸瓷瓶、近30相CT瓷瓶进行除冰,一干就是一整天,最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就着开水用点心压饿时,都会心地说,这是一顿“特殊的年夜饭”,这一天过得特别有意义。创新管理手段 确保稳定局面创建学习型班组的精髓是创新。在大型施工监护,确保施工安全方面,我们认真理清困扰安全运行的重点问题,大胆采用一票防误、三步控危和目视管理方法,控制设备和人身事故未逐、异常,收到明显效果。一票防误。针对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票未对二次保护和压板操作进行详细填写而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情况,将操作票内容予以细化,使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实实在在,避免漏项或差错。如以前停用设备的某一套保护,在操作票

10、中只笼统地填写该项内容,但具体如何操作全靠各人的经验与感觉,稍有不慎就出问题。现在我们将操作涉及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压板、把手均写入操作票中,做到按票操作,逐项核对,有效地防止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如2005年10月31日,站内在执行舵01开关由检修转入运行的倒闸操作票时,当操作到“检查舵01开关11型微机保护盘后交流空开已推上”时,操作人员发现盘后交流空开处在断开位置,经询问,这是由于检修人员在保护校验过程中断开电压回路、在工作结束后没有恢复造成的,立即向调度作了汇报。经过及时处理,避免了一次220千伏线路可能因为保护失压而造成的误跳闸事故。近两年来,我站共执行倒闸操作票420张,完成各项操作

11、18930项,均未发生漏项问题,安全圆满完成了各项操作任务。“三步”堵危。做好大型施工监护,确保施工安全是变电运行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通过分析整理出“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三步曲”,即:“查找、分析危险点和危险源提出防范措施将监控责任落实到位”。该“三步曲”在我站自投运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造工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保障作用。2005年12月13日至27日,省公司决定对我站51组110千伏隔离刀闸进行全面更换,其间还要利用设备停电时机完成相关设备的修试校、部分开关、CT的更换等径杆防腐处理等工作。我站在搞好操作和设备清扫的同时,还要担负7个施工班组及外协施工队伍达100余人的组织协调和监护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12、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员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并拟定了舵变保障110千伏刀闸安全改造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并安排了每项工作的负责人,使每天的工作任务清晰、措施具体、责任明确。如我们在方案中,找出了110千伏设备区检修通道处母线对地距离较近,大型车辆进出容易发生碰线事故这个危险点,提出了两项防范措施:第一,在通道入口处用标示牌对驶入车辆的限制高度进行警示;第二,每天在现场设立专人监护,对驶入车辆进行安全交底。考虑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副站长黄春娥主动担负起这项监护工作,从现场施工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早早来到变电站,督促每台车辆安全进入工作现场。每天工作告一段落,

13、她都要坚持到现场巡视检查,在工作车辆全部离开工作现场后她才最后一个离开。正是站内人员按照方案的分工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采取“人盯人”的监护手段,才万无一失地完成了88张操作票、3012项内容的倒闸操作,安全圆满地监护完成了历时15天的改造工程任务。目视管理。所谓“目视管理”,就是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较长的文字说明进行科学简化或图表化,使值班人员一目了然,起到警醒作用。例如,我们将各种保护装置压板投退、保护定值核对等具体操作方法,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形式制成保护运行维护指南,张贴于每一块保护盘处,使得值班人员对保护装置的巡视、操作、维护工作的方法均做到随时可查,一览无余。另外,针对以往变电运行巡视作

14、业指导书内容繁多、不便记忆的特点,通过引入目视管理方法,使繁琐的巡视项目变得简单明了,提高了巡视检查质量与效率。如我们将保护装置的外形、灯光信号、保护压板的状态、开关及把手的位置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反映,值班人员巡视时只需将图片与现场设备实际状态对比,就能直观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这项措施为站内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创建学习型班组永无止境。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不断完善“三精一超”共同愿景,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手段,为确保主网安全,建设生机勃勃的和谐团队而努力奋斗!关键词:绩效评价 过程控制 聚沙学习汪庄余220千伏变电站将员工绩00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与“创争”活动有效结合

15、,以汪庄余变电站员工绩效评价制度为核心,不断改进员工、班组的学习方式和培训模式,提升团队的学习力,使员工综合素质稳步提高,有效的解决了员工 “技术断层”问题,员工爱岗敬业、团结互助、自觉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实施员工绩效评价制度 扎实开展班组创争活动咸宁供电公司汪庄余220kV变电站汪庄余220kV变电站位于咸宁赤壁市境内,全站现有员工12人,平均年龄31岁。担负着蒲圻电厂电力外送,湘、鄂两省联网,京广电气化铁路和赤壁及周边地区的供电任务,是目前咸宁电网最重要的220kV变电站之一。一、实施员工绩效评价制度的背景近年来,按照省公司“三型两化一强”的发展规划,咸宁电网进入了

16、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期,电网建设日新月异,新建变电站相继投产,常规设备更新换代,再加上变电部机构调整、人员分流、岗位调动等原因,一方面造成专业运行人员短缺,对一些多经转业人员、退伍军人在经过短期培训后便走上运行岗位,业务素质一时难以满足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老值班员逐渐退出运行岗位,新进青工进步缓慢,技术断层的现象非常突出,尤其在汪庄余变电站,值班员之间的年龄差最大的达到了29岁。青黄不接、技术断层、岗位能力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咸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变电安全生产管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004年,湖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我们这个年轻的集体。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及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站将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与“创争”活动有效结合,以汪庄余变电站员工绩效评价制度为核心开展了班组创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