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3671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道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道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道德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自治区德育工作研讨会参评论文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独山子 833600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独山子 833600 【摘要】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德育,重视德育,已逐渐形成教育的一种国际性的趋势;重视德育,是现阶段教育的普遍现象;重视德育,是对自我开展的方法之一。本文拟对自身所触、所感、所发的现象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德育 道德教育是我们自小就接触的课程,到现在我们能真正懂得多少.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的道理伦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怎样去做的呢.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认为学会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力量。对于道德教育也同样如此!道德教育不

2、仅仅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人们深深关切的课题。我们也可以去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道德教育,社会将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开展的过程将是一片混乱,将会影响道德教育的质量。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条件下,我国以群众层面上道德教育为切入点,为进一步探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要求的道德教育提供一种依据。在此认为,我国德育应当将人们居予主体地位,在主体意识根底上加强自我关注,以个体的现实利益为切入点,对实现我国以人为本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据说,西方国家的德育是主以人为本,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完善人性的人!就是像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说的人的自我实现、完善人性

3、的形成和到达人所能及的境界。通过这个来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性 。再举个例子来说,早在1986年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一个以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这样的一个说法,提出了五大价值观分别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心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宽容。从那次起新加坡新一代学校道德教育就是在这五大价值观指导下应运而生的。可见不管是在未来,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重视德育工作是不容无视的!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在形形色色的物质中,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它具备对社会起到引领和示作用的根本道德素质。如何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思维、理论、模式、

4、手段和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第一,大学生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不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立,必须表达以人为本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根本要求,则,把大学生德育教育与公民道德建立相结合。当确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想目标时,是绝对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中,必须现身说法、身体力行。面对剧烈竞争、充满挑战的现实社会,大学生实际现状如何、实力如何增强、独特的生存根本功怎么练就,特别是培育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韧顽强的意志性格。德育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5、必须对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不适应问题加以深入研究,探索可行的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谐创新的好思路。 第二,城乡镇学生思想行为的相互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不同,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开展层次不同,城乡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多样化现象,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面对社会转型与变化的实际情况,使得城乡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差异。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把握城乡不同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与新希望。认真区分城乡大学生不同群体,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区别,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学生之间的身心变化,并及时的予以调解。通过对有远大志向、健

6、全人格、学习自觉、成绩优良的城乡大学生与缺乏目标、迫求庸俗、喜欢享乐、学习不自觉、成绩差的城乡大学生比照分析。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及时抓住学生群体间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展德育教育创新实践。 第三,大学生创新激情与深厚根本功的不适应。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往往缺乏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全面把握、锁定目标、持续奋斗的持久性较差,因此,德育教育创新必须对大学生进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知心沟通,把真、善、美教育,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地融入在日常教与学、思与行中。对此,高校应敞开大门与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创业者、创新者、创造者、创意者)对接,各界携手

7、共进,共同关注大学生德育教育,把深厚的根本功训练与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合格的建立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和谐统一。知、情、意、行四要素有机结合。必须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困惑或问题,着重对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倾向、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混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知、情、意、行矛盾、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存在双重标准等现象,把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学习与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起来,用典型的事例说明,只有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深厚根本功,才能使激情变为理性行动,走向成功。 最后,大学生个性扬与整体和谐的不适应。我们发现在局部大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存在

8、着信仰与理想观念淡薄化现象,盲目攀比、过分注重实用,过度重视现实,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扬,自觉遵守道德行为的意识不强,诚信度下降等问题。针对目前局部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课教育,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让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考的现状,学校应研究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的具体手段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针对社会经济开展实际问题,结合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双向互动式交流沟通。力求适应网络时代,适时及时的更新变化特点,创新教材容,增强新鲜感、时代感。把大学生个性化与整体和谐气氛都寓于在同大学生用心交流、真诚对话、深入沟通之中,

9、师生共同,一道感受时代的变化、一道培养高尚的情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和谐开展中,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个性持续安康开展新突破。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合格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开展,德育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运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展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的工作。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我们认为应在教育、管理、示、等几个方面去下功夫。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传统手段。尽管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主要手段仍然是教育。我们要看到,大学生绝大局部心理、生理均未成熟

10、,可塑性强,正反两个方面同时影响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因为如此,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承当责任,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只有解决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问题,使他们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求知、怎样竞争,才能使他们成为合格人才。其中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这一目的的实现主要靠教育、启发。管理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从根本上讲,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而良好思想和行为的养成,既要靠教育,更要靠管理,管理是养成行为规的重要手段。由于主、客观原因,多数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多层次、多类别学生同处一校还缺乏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体系,

11、要么习惯于封闭强制式管理,要么过于相信学生的自觉性,片面强调开放自主式管理。显然,这与大学生德育要不适应的。我认为:对当代大学生的管理应采取适当强制式与开放自主式有机结合,除了按照大学生自己的德育观点完成必要课时外,更应通过科学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是教、管出来的,而且是带出来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从*种程度上讲,这种现实的影响比起课堂和书本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果书本和口头宣传的和现实中看到、听到的是两码事,不但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还可能起到反示的作用。所以,社会不但要宣传、倡导真善美,而且要以实际行动惩治假恶丑;学

12、校要有文明、安康、向上的校风;教师和家长要言传身教、率先示。环境熏对大学生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说了这么多,就来看看我自己的德育生活!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确实,学习至今还伴随着我们,而且还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还会是我们永远的朋友。难道不是吗.现代生活的节奏开展的很快,要求我们必须学习一生,不进则退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至理名言啊!记得在刚进入大一时,可所谓是什么都不知道,看到什么就学什么,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真的好枯燥。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学习生活可以称为知道不知道。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根本都是由课程量决定,自己没有太大的目标和方向,盲目地规划着自己未来大学几年的生活和方向。那时候的我,除了积极

13、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剩下的时间根本上是钻到图书馆里,在那里拼命的翻阅着各种优秀的杂志和期刊,常常一坐就是半天。有了图书馆万千书籍的相伴,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和孤单。自己有时候已经知道了一些东西,但却没有意识到。文化根底课的学习似乎不太满足我的求知欲望,我又积极的选修自学了各种知识,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方面,给今后的人生开展先打下坚实的根底。这一时期的我,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我也了解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现在,经过前一年的努力,自己意识到学科不仅仅是必修课程的组合优势,便找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开展的学习道路。深切的体会到了协作能力的重要,以及在协作下的个人单独开

14、展的根底,在此根底上的努力和付出,又让我有所心得体会。于是,我进一步在各方面提高自己,有侧重点的偏向于*些学科。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如果把人生比作人前进的轨迹,则学习就是人脚下的大道,只有不停的矫正步伐,才能最终走在通达大道上,而不至于偏离或远离,走到崎岖小路或走到悬崖边上。所以, 一方面,总结过去,用事实不停的检阅自己,以求毕业后的良好的开展方向。另一方面,在知道的根底上,再求知道,更深一层次的挖掘自己,看准社会开展和市场需求方向,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同时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一方法不仅适合于单科的学习,适合思想理论的学习,同时还适合对*一事件的总体认识和把握,适合于人生的态

15、度乐观与否,适合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制定,是一个知道我人生开展的方法论,我称他为学会学习。因此,我享受着我的学习过程,也在学习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除了在学习之外,课余时间还尝试着各种实践工作来丰富自己珍贵的大学时光。打工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汇。从发传单到作促销,从无所知到有所知,从不知所措到心理有底,从被动到主动;到现在也可谓是完成了几项以前从未想过,接触过的伟大工程。一方面,改善了自己生活,另一方面,积累了经历教训。我要在此感对我有过帮助的人们,他们是美丽的,是永远值得我尊重的,他们就是,温暖且无私。也感那些阻挠过我的人,因为他们我才变得更加坚强。最后,我就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很小的一个镇上,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也没有山寨的困苦,而我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习惯于勤劳工作,习惯众人工作,习惯于一丝不苟,习惯于长期努力。从没有远离过家门的人自2007年9月进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使我有幸的见到了这个世界。在学校期间,我很幸运的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得到了师长的关心和帮助,我很感谢他们,至终不敢忘。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对前程充满了希望。但自己的路,自己走好。是我想告诉自己的!【参考文献】文选当代哲学.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