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83584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绿色施工规划方案(DOC 14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1、编制说明1。1本方案作为绿色施工管理的依据,编制时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管理办法等为依据,对施工部署、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结构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突出其可行性、科学性。1。2本方案是我项目为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等,全面实现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做到绿色施工相关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与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相关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遵照执行。 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2版;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版;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2、防治法2008版;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版2。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版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011-2007)2。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10绿色施工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2。12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建筑业协会)二、绿色施工管理规划1、绿色施工概念、原则及总体框架1。1绿色施工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

3、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1.2绿色施工原则: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3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2、组织管理2。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 “创建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小组,专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班组长和专业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班组下设置了六个

4、专业班组,分别是木工班组、钢筋工班组、架子工班组、泥瓦工班组、水电工班组、打灰组。绿色施工小组成员选择各专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共同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专业项目负责人:张建军专业技术负责人:蒋志新班组长:陈洋打灰组木工班组钢筋工班组水电工班组泥瓦工班组架子工班组2。2职责分工2。2。1专业项目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各队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目标实现,负责资源调配和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2.2.2班组长:组织协调绿色施工所需的人员、设备、现场等资源,根据绿色施工方案目标及规划,进行监督方案执行.2.2。3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

5、组织按照绿色施工要求及既定目标,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各种绿色施工措施。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参加绿色施工绿色评价、检查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治措施,确保现场资源保护、资源节约和污染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家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2.2.4班组长:负责绿色施工方案的落实,协助生产经理对人员、机械、设备进行组织协调;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要求实施,并组织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查,组织进行自评价,落实改进措施。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2。2。5水电班组:按绿色施工方案中水电消耗管理内容及项

6、目部水电管理规定,做好以下几点。2。2。5.1根据方案要求,落实每块水表、电表安装情况,并定期检查;2.2。5.2每月25号按时抄水表、电表数,并做好分类记录;2。2.5.3根据水电表记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2.2。5。4根据方案要求落实各项节水、节电措施。2.2。6防污染控制组:参与制定并落实防止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具体方案和措施。3、规划管理通过科技创新,做到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确保完成绿色施工各项指标要求。3。1环境保护3。1。1现场施工标牌包括环境保护内容。3.1。2施工现场在醒目位置设置环境保护标识。3。1.3保护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危险品、化学品存

7、放处及污染物排放采取100%隔离措施。3.1。4生活垃圾按环卫部门要求分类,垃圾桶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设置,定位摆放,定期清运.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封闭回收,不混放.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达100。3。1.5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放,定期处理,合理利用,回收利用率30%;碎石类、土石方建筑垃圾(可用于地基填埋、铺路)利用率50%.3。1.6污水排放国家卫生和环保部门规定,PH值达到6.5-7。5。施工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3。1.7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年检要求;电焊烟气符合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不在现场燃烧废弃物。3。1。8现场裸露

8、土体表面和集中堆放土方采取隔尘布遮盖;拆除作业、钻孔作业和干旱条件土石方施工,洒水减少扬尘.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0.5m.3.1。9夜间电焊作业时,采取挡光措施;大型照明灯具有防止强光线外泄措施,做到不扰民。3。1。10开挖土方合理回填利用.3.1。11采用喷雾设备降尘。3.1.1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3。1。13工程污水经沉淀处理,实现达标排放。3。2 水资源节约 3。2。1施工现场办公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达到95,施工现场对工程用水分别计量,计量率达到95%。3。2。2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

9、包裹覆盖,喷淋养护,杜绝无措施浇水养护;竖向构件涂刷养护液。3.3 节能与能源利用3.3。1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3.3。2临建为彩板房、可拆迁,材料可回收,回收利用率达到80.3.3.3建立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3。3。4材料运输统一规划,降低运输损耗率。3.3。5优化线材下料方案;面材、块材镶贴预先排版。3。3.6采用“五项新技术”:高强钢筋使用率90;直径大于16钢筋直螺纹技术使用率90;使用方木接长再利用技术;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使用蒸压加气块等。3.3。7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周转率。3。3.8资源再生利用3.3.8。

10、1混凝土、落地灰再利用率达到95%,块材、板材等下脚料利用率达到50%,钢筋余料再利用率达到80。3.3.8.2纸张双面使用率90%,废纸回收率达到95.3.3.8.3利用信息化等网络办公,减少纸张利用和打印等。3.3。8.4制定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现场垃圾分类处理达到95,分离可回收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率60。3。4土地节约3.4。1平面布置合理,组织科学,占地面积小且满足使用功能。3。4。2场内道路形成环形通道,减少道路占用场地。3。4。3深基坑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减小放坡系数,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3。4.4场内交通道路布置满足各种车辆

11、机具设备进出场和消防安全疏散要求,方便场内运输.3.4。5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减少场内用地。3.4.6砌体多数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少数使用粘土砖,节约土地资源。4、实施管理4.1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4.2结合本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大力宣传,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5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5。1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GB 3869)的有关规定。5。2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声施工的人员必须配

12、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5。5 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5.6 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加强人员健康管理。三、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法1、扬尘控制1.1控制措施1.1。1施工办公区主要道路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尽量采用绿化或固化.1。1.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裸露地面的集中土方、未绿化的地面采取覆盖密目网等防尘措施,不仅控制扬尘,而且有助于提高现场观感和形象.1.1。3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采

13、取遮盖封闭措施,且装载控制不超过两侧挡板,严禁装载过满而撒出,保证车辆清洁。1。1。4遇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1。1。5结构施工阶段,一律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散装水泥采取遮盖或密闭存放,余料及时回收。1。1.6 使用吸尘器清理作业面灰尘和垃圾,严禁使用吹风机、人工清扫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方式;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1.1.7 对现场易飞扬的材料、建筑垃圾等物质采取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措施,使用切割砂轮时采用护罩遮挡。搬运采取覆盖等降尘措施,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

14、施,防止扬尘产生,做到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1。1.8 场区主道路安排专人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湿润.采用封闭严密的运输车辆,降低对场外道路污染。主体施工配备吸尘器,清理模板内灰尘及碎屑;外架悬挂高目密目安全网,控制楼面扬尘.施工场地周边种植花草,美化环境,减少扬尘。1。1。9 高空垃圾清运采用垂直运输机械完成。1.2控制方法1。2。1办公区及钢筋铁件加工区,道路及操作区堆放区地面全部硬化,无利用区域绿化,生活区全部硬化1。2。2现场各单位工程材料堆放区均硬化或铺100mm厚石子,临时道路铺设石子并碾压密实,保证不扬尘。1。2.3现场挖土和回填土时,堆土要覆盖,运土车要覆盖,甲方指

15、定道路及我单位分管区域,回填和开挖区域采用洒水车及时洒水,施工区域场地及道路每天保证洒水(以不扬尘为原则,按实际增加洒水次数),保证不扬尘。2 、废气排放控制2。1控制措施2。1。1不在现场燃烧废弃物,废弃物及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外运.2.2控制方法2。2。1现场垃圾严禁点烧处理,设置垃圾池并覆盖,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清理外运出厂。2.2.2使用的气体材料,不定期检查阀门,严禁气体外泄。3、噪音与振动控制3.1控制措施3。1.1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夜间尽量避免混凝土浇筑等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钢结构制作在场区外进行加工有利于现场降低噪音。3。1.2 产生强噪音的机械设备,尽量远离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避免施工扰民。3。1。3机械设备专人定期保养维护。浇筑混凝土振动棒振动时禁止接触模板、钢筋,防止振动器空转,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或振动。3.1.4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音管理,减少人为大声喧哗。3。1.5木工圆锯、电刨等高噪音机械使用时放置于封闭的房间内以减少噪音的扩散,并禁止在夜间使用;3。3控制方法3.3.1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