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35666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川中北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策略(2011学年度)一、课程目标(一)学校发展目标体育出成绩,文化上台阶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分层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教学环境。(二)教师发展目标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师德修养好、业务能力精湛、勇于创新、团结和谐、深受欢迎的教师队伍。(三)学生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体育特长,有文化、负责精神、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健康体魄与个性特长的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一代新人。二、课程设置(一)制订课程计划的指

2、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精神,依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所规定的课程结构、科目配置和市教委颁发的2011年度课程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实际,结合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情况,编制学校2011年度课程计划,在保证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学校课程计划总表(表1)表1: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年级课程科目四年级五年级说明基础型课程语文r44数学44英语44自然11品德与社会23音乐22美术2211信息技术体育与健身下午训练周课时数2828拓展型课程文化拓展语文拓展11排入课表数学拓展11英语拓展11物理拓展化学拓展班、团、队11社

3、会服务与实践每学年安排2周体育拓展每天卜午每天卜午每天卜午周课时数10101010探究型课程111晨会课每天20分钟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总课时34343434年级课程科目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说明基础型课程语文4444数学4445英语4444思想品德1122科学23物理22化学2生命科学21社会1历史22地理22音乐1111美术1111体育与建身下午训练211信息科技2周课时数26262626拓文化拓展语文拓展1111排入课表展型课程1数学拓展1111英语拓展1111物理拓展11化学拓展1班、团、队1111社会服务与实践每学年安排2周体育拓展每天卜午每天卜午每天卜午周课时数10101010

4、探究型课程111晨会课每天20分钟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总课时34343434课程年级科目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说明语文333数学333基英语333础物理22型化学22课生命科学3程科学2政治222历史22地理3社会2艺术111体育与建身下午训练12信息科技2周课时数272619拓展型课程文化拓展语文拓展113排入课表数学拓展113英语拓展113物理拓展(高三加一)223化学拓展22班、团、队111社会服务与实践每学年安排2周体育拓展每天卜午每天卜午每天卜午周课时数10101010探究型课程111晨会课每天20分钟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总课时34343434(二)拓展型课程分为文化拓展(学科

5、)和体育训练拓展二种类型文化拓展型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初二原劳技课)和化学(初三原社会)美术等,编入课堂。要求:各学科在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加深和加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详见附表)体育训练拓展课:(详见附表)学校每天下午两节课后为训练时间,有教练带队训练要求:各个运动队与校方签订比赛金牌、输送队员合约。(三)探究型(社团)课程探究型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骨干教师带头,每位教师都要在思想上要树立想上、在行动上要能上探究型课程。鉴于我校目前的综合情况,在2011学年,在非毕业班年级,要求担任非班主任的考试科目教师和所有非考试科目的任课教师一年内至少上一次研究型课程

6、。三、课程实施策略(一)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五环节)1. 备课:分类要求,加强检查,更具针对性(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思想理论,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研读全册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课程进行开发与整合。( 2)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媒体安排好每节课的授课计划。( 3)有准备地进行集体备课,要求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要认真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每学期上交教导处。教案应体现教学目标、

7、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方法、环节设计意图、媒体教具准备、板书及课后小结等。具体要求:工作未满五年的教师必须手写全部详案;其他教师可以备简教案,详略结合的教案,教案中必须体现教学流程和关键教学环节,不得从网上全文下载,这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应更具有针对性、示范性。课时中包括各类型的课程2. 上课:围绕目标,关注学生,提高有效性上课是五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1)认真落实预设的教学目标,合理调整生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科学恰当,密度合理,教学组织严密。( 2)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民主,教学气氛活跃、生动、愉快,能适时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情境,有充分思考、探究、研讨的时空。( 3)恰当使用

8、教学媒体和技术,选择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语言准确、清晰、有亲和力。( 4)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随便否定学生的发言,并能适度组织指导评价;教学语言准确、清晰、有亲和力。3. 作业:精心设计、认真批改、形式多样化(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培养预习能力,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课后作业设计目的性强,作业量适当;有层次,有弹性,形式多样,趣味性强;书面口头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动脑与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3)作业要求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精心批改学生作业,统批、面批相结合,提倡面批,及时反馈矫正,做到有

9、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补。4. 辅导:细心关爱,注重“两头”,要有层次性为争取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各科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严禁厉声栗色,讽刺挖苦。注重对“两头生”的强化辅导,使尖子生与后进生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成绩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也能通过辅导实现学习成绩的跨越。各学科要结合探究型课程进行竞赛类的辅导。5. 评价:关注过程,多样评价,提高激励性做好学生成绩的考查监测工作,学生学业测评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考察形式要多样,开卷、闭卷、书面、口试、调查、实验等等;要认真搞好测评分析,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着眼于学生对不足的弥补和提高,以及教师有针

10、对性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二)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采用阶段性质量监控和过程性质量监控两种方式。其中,阶段性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主要形式,过程性质量监控是阶段性质量监控的补充。1.过程性质量监控过程性质量监控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平时的质量监控和随机的质量抽查。(1)平时的质量监控 目的意义:进行平时的质量监控,其目的主要是掌控教师日常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由年级组或备课组组织实施。(2)随机的质量抽查 目的意义:进行随机的质量抽查,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学校对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状况,教师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中某个单元、章节中某一知识点的把握及教

11、学目标的达成度。 组织实施:教导处或教研组根据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既定的研究主题,以灵活的不定时的方式对部分年级、班级进行的教学质量情况抽查。监控形式:听课、测试听课:由校级领导、中层、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听课小组,对各年级进行听课,并及时从年级总体情况、班级情况、备课组情况进行听课反馈。测试:综合性的测试。考试结束后,教导处或教研组组织人员进行阅卷、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反馈质量抽查的结果。公开课和听课具体要求:加强校级教研组、备课组听课评课活动,每个教研组每学期不少于三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有针对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全体听课,专人检查备课、学生作业,专人负责教学反馈。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教导处安排,积极准时参加每一次区级教研活动及培训活动,不得无故缺席。阶段性质量监控是为了全面了解某一阶段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情况,检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落实,分析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阶段性质量监控的组织与管理期中期末考试:考试科目以区教研室下发的通知为准。统一试卷、统一交叉阅卷,统一组织登分,各个任课教师先分析任教班级的考试情况,备课组长分析备课组情况,教研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