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3470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溴乙烷的性质及制取专题训练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1浦东新区一模)对溴丙烷进行水解实验并证明水解成功,一支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另一支试管中下列试剂的添加顺序正确的是()ANaOH HNO3 AgNO3BNaOH AgNO3 HNO3CHNO3 AgNO3 NaOHDAgNO3 NaOH HNO32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

2、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3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加成、水解B消去、加成、取代C水解、消去、加成D消去、水解、取代4下列有关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CHCl有和两种结构B氯乙烯只有一种结构,而1,2二氯乙烯有两种结构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将其与过量NaOH水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后,再滴入AgNO溶液,可观察到浅黄色沉淀生成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灌去反应时,乙醇的作用是催化剂5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关于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碳溴键断裂

3、的位置相同6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A加成消去一取代B取代一消去加成C消去取代一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7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是()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乙酰水扬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A只有B只有C只有D都不能8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正确的实验步骤为()加入AgNO3溶液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加入蒸馏水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NaOH醇溶液ABCD9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推荐精选将水和溴乙烷混合加热制乙醇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来制取乙烯用电石和水

4、制取乙炔苯、浓溴水和铁粉混合,反应后可制得溴苯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二填空题(共5小题)101,2二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3,沸点是131.4,熔点是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试管c中装有浓溴水(1)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反应类型)(2)安全瓶a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c是否发生堵塞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_(3)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4)将试管c置于冷水中的目的是:_(5)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11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5mL溴乙烷,振荡实验操作: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1)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2)观察到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4)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的方法是_(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5)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

6、需要检验产物,检验的方法是_(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12(2012海南)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推荐精选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130911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填

7、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

8、水),其原因是_1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夹持仪器没有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在烧杯里的液面倒扣一个漏斗,其目的是_(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事先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3)写出此实验制1溴丁烷的总化学方程式_(4)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2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是否存在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请评价该同学设计的鉴定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9、?答:_(5)为了进一步提纯1溴丁烷,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1丁醇89.5117.31溴丁烷112.4101.6丁醚95.3142.41丁烯185.36.5则用B装置完成此提纯实验时,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_收集所得馏分推荐精选14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如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9.79C131.4C2.18g/cm3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如图为实验室用乙烯与液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1)A、C中都盛有水,这两个装置的作用分别是_、_(2)B和D装置都盛有NaOH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3)试写出以乙醇、浓硫酸、液溴为主要原料生

10、成1,2二溴乙烷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三解答题(共16小题)15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溴乙烷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探究一:该小组制备溴乙烷的步骤如下:向装置图所示的U形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冷水;在小烧杯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乙醇、水、浓硫酸的混合液;向装置图所示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研细的溴化钠和少量碎瓷片;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热;制取溴乙烷同答下列问题:(1)步骤向乙醇和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时,小烧杯要置于冷水中冷却,除了避免硫酸小液滴飞溅外,更主要的目的是:_(2)步骤加热片刻后,烧瓶内的混合物出现橘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改用小火加热后,橘红色会逐渐消失

11、,消失的原因是(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3)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还可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4)步骤反应结束后,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用_方法得到粗产品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A氢氧化钠稀溶液 B碳酸钠稀溶液C硝酸银溶液 D四氯化碳探究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学习小组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检验该气体所用试剂操作方法实验现象12推荐精选16由一溴乙烷制备可制备各种物质,请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2)_(3)_(5)_1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苯的混合液体将

12、10滴溴乙烷加入到1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冷却,先加过量的硝酸,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分离苯和苯的同系物,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实验室制溴苯时选用的试剂可以是溴水、苯和铁屑为检验利用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1)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试管a的作用是_;(3)若省去试管a,试管b中试剂为_推荐精选18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反应类型_某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 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该同学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溴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