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3396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面临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自我概念作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其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出现原因也多种多样。家庭、社会、个人只有三位一体,全面营造适宜成长的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安康开展。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频频见诸于报端的大学生社会化才能缺乏、师生关系不良、暴力行为等,都让我们不禁发问:“大学生终究怎么了?英国经历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身份之所以必要,因为它是道德责任的根底。当代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大学生这一身份应

2、当承载的意义,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这不利于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开展。一、自我概念的含义自我概念是人格构造的核心局部,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才能、价值等方面的知觉与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构造,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别人区别开来。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与此不同的是,詹姆斯对自我概念做出经历我与纯粹自我之分,并进一步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四种成分,这些成分自我概念以其价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各成分自我概念

3、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詹姆斯又将经历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层次。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认为这些自我概念以某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较统一的整体,使自我具有层次构造性。由此,笔者认为“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内化别人的评价,通过社会比拟和自我觉知,对自己的特长、才能、外表和社会承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判断,即个体把自己当成知觉的对象。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别人、社会的认知、关系到其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开展。二、自我概念的危机表现自我概念作为大学生人格的核心局部,它影响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学业上

4、,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概念低的大学生在心理安康程度上也远远低于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详细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积极的大学生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拟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那么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使自己生活在焦虑、抑郁、无助之中,这样不可防止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二自我概念对防御机制的影响自我概念是影响防御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问题的看法比拟乐观、自信,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

5、防御机制。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那么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行为方式,面临应急事件时往往采用投射、被动攻击、梦想、退缩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制止、回避、理想化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因素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这些方面进展正确培养。一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开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自主、独

6、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络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社会也鼓励他们遵守群体标准。二人际交往因素大学生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开展。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开展。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根底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确实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四、应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的方法和途径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全面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份认同和形成自我概念的家庭环境,它不仅是大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大学生“三观形成与

7、开展完善的家园和诞生地。家庭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忍受逆境、积极协作、适应社会的才能。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康人格,进步孩子人际信任度,形成高的自我概念,促进孩子的心理安康成长。二重视大学校园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善探究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间的链接形式,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促进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大学要进展素质教育,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心理疏导,心理问题都来自于自我意识问题,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三培养自身的主动性与自发性开掘个人的自我意识,进展合理的自我定位。我们要学会打破以前跟着教师走的形式,学会自己考虑,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在交往理论中,人自身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投身社会理论才能深入地认识到自我的意义,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才能在“大学生身份感的指引下去书写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