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83193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利用工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文物工作基本情况 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位于南部,总面积为293平方公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年)始建县至今2200多年,东晋以来,县治州城,为历代郡府所在地,也是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设19个乡镇个行政村,人口64万。县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是中央革命

2、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丰厚,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齐放,是“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 、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较大 我县境内已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74处,有各级已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4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大宝光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4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留下的革命旧址、旧居、故居24处。 2、馆藏珍贵文物种类繁多 馆藏文物有130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件,二级文物组件,三级文物261件,一般文物1

3、024件,收集展览展示的客家文物达20X0余件。 3、文物保护机构 县文广局为县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客家博物院和县博物馆两个文保单位。客家博物院是全面展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文化、陈列客家文物的博物馆;县博物馆是管理保护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文保单位。 二、全县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1、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为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活动,每年利用“48文物行政执法督查宣传月”和“58国际博物馆日”,在城乡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向行人发放有关文物保护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文

4、物保护意识。 2、完善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 ()加强领导,健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成立县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组建文物保护自愿者队伍,在全县了形成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从未发生一起文物安全责任事故。 (2)划定保护范围。全县所有保护单位都划定了保护范围及确定了建设控制地带。 (3)落实文物安全责任。每年都与文物所在单位签订文物安全责状,明确各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 (4)开展安全巡查。组成专门人员,对全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文物保护安全巡查。 (5)建立文物保护档案。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四有”档案管理,内容涉及地理位置

5、,历史沿革,保护现状,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争取资金,加大文物保护设计维修力度 (1)完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中央财政投入2万元,用于国保大宝光塔的维护设计;县级投入37万元用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设计方案;完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 (2)加快文物维修保护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00多万元用于文物单位的维修保护。其中省级保护单位白鹭恢烈公祠、夏府应元公祠、佩玉堂、王太夫人祠已完成维修保护工程,并对全县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性维护。 (3)加大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县调查4处革命历史旧址旧居,完善维修规

6、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经费加快苏区革命历史旧址旧居的保护利用。 、开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 (1)我县文物普查队员历时年多,完成了全县1个乡镇,76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全县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处;其中:石窟、石刻7处,古建筑3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古墓葬处,古遗址处,其它1处。 (2)对已登记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建立了电子文档,并配以文字、图片、照片等内容说明,进一步理清了我县的历史文脉,全面掌握了全县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情况等基础情况,还为更准确判断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3)加大

7、普查成果的转化。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永固楼为国保,申报福神庙等4处为省保单位,公布县保单位22处。县投入经费对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进行编发手册及纸质文档。 5、加强文物执法,规范文物保护秩序 ()加强了对危害文保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文化古村乱搭乱建、侵占文保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了专项执法。坚决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 (2)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地对文物、古玩市场进行检查,监督规范文物经营行为。 (3)加强文物执法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文物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6、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工作 (1)积极申报白鹭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争取资金用于保护维修,申报

8、湖江夏府古村为省历史文化名村,两个古村都修编并公布了保护规划。 (2)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申报白鹭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夏府古村、田村古村为预选村落。 三、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没有经费维修,面临倒塌灭失的境地。 2、文物专业队伍不健全。全县没有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只有9个,文物管理研究保护工作与文物大县有相当大的差距。 、公民文物保护的意识较淡薄。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旧城改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古道路、古池塘乱拆乱挖乱填现象严重,古树古塘古建筑损失不少。 、文物执法力度不强。由于队伍不健全,文物市场经营不规范,破坏、贩卖文物的违法行为不在少数。 四、建议 1、切实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省级财政要有计划、较全面地分配文物保护经费,既要对省级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也要对县级文物保护加大投入。 、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及引进。要加大对文保单位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要引进一批文博专业人员充实队伍。 、加大文物安全的行政执法。要建立一支文物保护执法队伍,整合成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加强统一执法。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