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说课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3193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山鸟语》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空山鸟语》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空山鸟语》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空山鸟语》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空山鸟语》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山鸟语》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山鸟语》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山鸟语说课稿 王学群一、 文本解读:空山鸟语是作家林红宾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讲述的是作者远离喧嚣的城市,进入环境幽静、景色怡人的深山,耳畔充盈的是那优美、婉转的鸟鸣,心情是无比的愉悦与闲适。在作者看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神秘、善意的问候。作者用细腻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字里行间,作者有对空山环境的描绘,但却惜字如金,简约雅致。如“极目远眺,唯见青山含黛,层峦叠翠”、“潭水悠悠”、“倒影楚楚”,这几个词句看似简单,但却像一片磁石,吸引着我们去想象,在自己的内心不断地丰盈着空山的这片景致。这和画作中的留白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真是文已尽而意无穷。读着,品着,我们

2、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宁静、幽远的深山,心灵也在这大山的抚慰中变得澄澈与空明。这样的意境使我不禁想起了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其实,林红宾在文章中,要告诉我们读者的不仅仅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更隐含着一种他所追求的人生态度,即厌倦浮躁、纷扰、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追求的是空山般纯净、质朴、本真的生活境界。这样的理解,在我看了他的原文之后更坚定了。(课文有删减) 在对鸟语的描绘中,他将自己的满腔感情化作一段段细腻入微的文字,杂糅各种写作方法将鸟语描摹得形神兼备,跌宕生姿。这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女所弹乐曲的描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

3、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作者的心理,空山里的鸟鸣声就是那美妙的音乐!记得上个星期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闲聊起这篇文章,她发出感慨:空山与鸟语,我更喜欢空山。我认同她的说法,鸟儿如果不生活在这幽静美丽的深山,它们就会失去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飞翔,自然也没有这拨人心弦的鸟之绝唱!但我想补充的是,如果没有鸟儿这种能飞越、能欢鸣的小生命的点缀,那空山岂不失于单调,岂不逊色于一份灵动之美?作者深谙这个道理,他在对文本内容的铺排上,对两者巧妙地做了安排。最后,他运用汪洋恣肆的笔调尽情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二、 确立教学目标坦诚的说,我手头没有一本可供

4、借鉴的教学资料。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只能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肤浅解读初步确立这几个目标:1、品读文章,积累优美词汇,优美句子,感受意境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描写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3、通过朗读,结合最后两段的抒情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对鸟语的赞美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提高人文素养,在领略自然美时,懂得热爱自然尊重生命。联系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品味作者对鸟语的生动描写及形象感受,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定为: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 选择教法学法我始终认为,教师的一

5、切教学行为应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因此在研究教法学法这一环节时,我首先思考:我班学生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学法?然后以学定教。这一点还得感谢网络研修学习,丰富了我的教育理论,很好地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仍然喜欢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因此我仍然采用这种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放飞的课堂。另还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想象感悟法、情境教学法、评价激励法。评价激励法,我在课堂中特别重视。泰戈尔飞鸟集中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认为,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是那载歌载舞的水,但要把握一个度:既不流于浮夸,也不陷入苛责,更不要陈词滥调,千篇一律。我觉得,准确、

6、到位、灵活的评价性语言是衡量一个教师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尺。四、 设计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大致可划分为这几个环节:(一) 导入。这堂课,由于是第二课时,因此我就采用了简单的谈话导入,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一个基本的勾勒,在此基础上小结出一种学法,起到为学生解疑激思的作用。(二) 初读课文,领略空山之美。我深知:教师任何的说教都抵不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因此,我预设了时间给学生初读课文,为下文的学习做一个铺垫。之后,我引导学生快速抓词品句,感受空山之美,因对“空山”的深切领悟直接影响目标段的学习,因此必须点透,但根据作者的内容安排,又不能多讲,把握起来实在是比较微妙与为难

7、,此外还要学生感受作者此时的心理,从而为全文定好感情基调。(三) 欣赏鸟之绝唱因文本容量太大,这个环节,我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合理化的取舍:精品文章第五自然段,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自读自悟,汇报时,教师穿插点拨,从而欣赏到鸟语的美妙及具象地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再由本段具体可感的学习上升到理论性的写法小结;教师一句过渡性的语言直接跳过第六自然段;设计一个填空的方式对第七自然段进行了泛读,这一段是起着补充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感受到鸟儿种类多、鸣声各有千秋的特点。这样,教学的重点也就得以凸显。在欣赏鸟之绝唱这个环节中,我运用各种精美的课件,在学生感受优美语言文字的同时,再获得直观

8、的审美体验。这样,欣赏文字,观看图片,聆听鸟声三者有机融合,从而打造出了一个情趣盎然的课堂。(四) 抒真情明主旨这一个环节是文本的教学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步骤教学:第一步,抛出问题:鸟鸣声为什么让作者“刻骨铭心”?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于前面的学习环节铺垫得比较充分,学生理解得比较深,比较透,因此学生基本上能联系空山与鸟语来理解原因,素质好的学生还能联系作者平日的生活环境来对比理解,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一来,教学难点就很轻松地突破了。第二步:教师小结,以助学生清晰思路。第三步:学生朗读加深理解。(五) 思维拓展这一环节,我在设计上设置成两个梯度:首先要学生说说大自然善意的问候会是什么?这对那些语文素养好,反应快的同学还是能适应的;然后再出示课件:教师设计成诗歌的形式,写好了开头和结尾两节,诗歌正文还写了一句话,这实际上是帮助那批基础差点的学生能够有个仿写的例句,引导他们学会去构思。同时诗歌的形式又让基础好的学生不觉得重复,还让他们获得做诗人的兴奋感。(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我崇尚简约,主要侧重于表现文本内容与作者情感态度,简单明了。2015/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