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827087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人。在经过了一

2、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

3、(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

4、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

6、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

7、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六、教学进度周次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 时备 注课时总课时19.2-9.6第一单元、长度单位(8课时)1、认识厘米米2、厘米和米的综合练习3、认识线段221529.9-9.134、确定长度单位5、学情评估第二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19课时)1、加法1225中秋节休息39.16-9.201、加法2、减法22449.23-9.272、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3559.30-10.4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2国庆节休息3天610.7-10.114、整理和复习5、学情评估415710.1

8、4-10.185、学情评估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8课时)1、角的初步认识2、直角的初步认识1315810.21-10.253、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4、用三角尺拼角5、整理和复习6、学情评估11125910.28-11.1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16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3251011.4-11.82、26的乘法口诀551111.11-11.152、26的乘法口诀3、整理和复习4、学情评估21251211.18-11.224、学情评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5课时)1、观察物体2、学情评估12251311.25-11.292、学情评估第六单元、表内乘法(13课时)1、7的乘法口诀2、8的乘法口诀12251412.2-12.62、8的乘法口诀3、9的乘法口诀4、整理和复习13151512.9-12.135、量一量,比一比6、学情评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9课时)1、认识时间13151612.16-12.201、认识时间551712.23-12.272、学情评估第八单元、数学广角(5课时)1、搭配3251812.30-132、学情评估期末复习325元旦休息1天19-期末16-期末期末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