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82517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九个经典孝老爱亲的小故事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 ,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 ,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 ,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 ,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 : “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 ,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 ,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 ,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 ,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

2、忠孝名 .黄香温席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 (今湖北境内 )人 .年纪刚刚九岁 ,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 ,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 ,好让父母睡起来暖和 .因此 ,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侍奉父母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 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 ,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鹿乳奉亲周剡子 ,品性至孝 .剡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

3、眼疾.父母亲老人想吃鹿乳,剡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鹿(j)鹿,郑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生,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 ,护送他出山 .笼负母归鲍出 ,字文芳 ,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 ,生性至孝 .一天他不在家 ,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 ,怒发冲冠 ,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 ,奋力上前 .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当 ,吓得四散逃命 .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 叩头请罪 .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

4、解放回家 .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 .贼乱平定 ,其母思归故乡 .可是路上跋山涉水 ,抬轿难行 ,鲍出思虑再三 ,就编了一个竹笼 ,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 ,孝更绝伦足可矜 .弃官奉亲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 ,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 ,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 ,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 ,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 , 随即辞官奉母回乡 .上官再三挽留 .他说 : “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

5、,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 ,便允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 .家中贫穷 ,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 .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 .在他精心护理下 ,母亲安度晚年.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 ,归里牧羊兼种田 ;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单衣顺母单衣顺母 ,又称为芦衣顺母 ,这里讲述孔子又一个著名弟子闵子骞的孝行故事 .春秋时代 ,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继母 ,又生了两个弟弟 .继母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 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 ,让

6、他驾马车 . 因为天气太冷,冷风飕飕 ,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 .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 ,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 ,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下去 ,衣服破了 ,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 ,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很生气.回到家里 , 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可是子骞对后母并不记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小子骞觉的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 ,于是他跪下来对自己的父亲说: “父亲 ,请你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毕竟还有两个小弟弟呀!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走了 ,我和两个弟弟都会挨饿受冻的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在这

7、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闵子骞这分真诚的孝心转化了家庭的恶缘 ,致使家庭从此幸福和乐 .所以 ,“亲憎我 ,孝方贤” .我们时时处处想着“德未修” ,所以 感未至” ,真诚就能永不忘失 ,能时时提起关照 .亲尝汤药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彳矍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

8、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 , 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 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日: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彳矍三载病,汤药必先尝.己亥日,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 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卧冰求鲤北风呼啸 ,寒风凛冽 .王祥背着一大捆干柴,顶着大风 ,好不容易从山里打柴回到家里.他就觉得头疼发热,全身无力.刚一到家,他就异常难受地躺下了.刚过片刻,继母走进房内 “. 王祥 ,起来,快去给我和你父亲把炕烧热! ”

9、“我 还没有等王祥把话说完 ,继母就大喊起来: “懒猪 ,还不快点起来干活!” ,王祥只好强打着精神起了床,按继母说得去做.这时 ,父亲回来了 .继母立刻在王祥父亲面前谗言道: “夫君 ,祥今不知怎么回事,异常懒惰 .方才我发现他没有烧炕就睡大觉了 .真是岂有此理! ”父亲一听 ,立刻大发雷霆.他立即叫来了王祥,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训斥道 : “祥儿 ,今日你不干完活就睡懒觉.到底为何 ?”“父亲,今日我”王祥有口难言.平时,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从不顶父亲 .“以后不可这样,下不为例!”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 ,继母感到心口忧闷 ,很不舒服 .父亲叫来郎中 ,给继母号了脉 .郎中开了药方 ,声

10、称要治好这种病,只能喝鲤鱼汤才有会见效 .可是 ,到哪去买鲤鱼呢 ?这个寒冷的季节 ,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买鲤鱼的 .怎么办?大家为此都在发愁.这时 ,王祥二话没说 ,自己便独自一人向村外那条河流走去.“王祥,你到哪去?”父亲问道.“我去村外那河上.”“大冬天那里封冰,你去那里干什么?”“父亲,你别管了!”“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里玩了 .你看看 ,要这孩子有啥用 ?这么多年 ,我看是白养了 .我如今重病在身 ,他竟然跑出去玩 ,真是不孝之子 ! ”继母说 .王祥来到河上 ,只见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时 ,王祥脱掉了上衣 ,躺在了冰上 .王祥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块冰.王祥敲开冰 ,只见冰下有好多

11、鲤鱼 .他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把鱼带回了家.“爸爸 ,有了 ,有鱼了 ,有鱼了 !”“哪来的 ?”父亲感到莫名其妙.王祥就详细地介绍了得到鱼的过程.王祥的父亲和继母颇受感动 ,尤其是那继母,她羞愧不已 ,拉着王祥 ,羞怯地说道 “祥儿:,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前为母错怪你了 , 以后我再也不会嫌弃你了.”父亲也说道 “: 祥儿为人善良,宽厚待人 ,真令人钦佩!这下 ,你亲生母亲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时间 ,三人欢乐地相拥在一起,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孔融让梨孔融 ,字文举 ,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

12、某月 ,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 .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 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 .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 ,为什么呢 ?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 ,人有老的和小的 ,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 ,才思敏捷 ,巧言妙答 ,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 岁时 ,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 ,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 :“我

13、年纪小 ,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又问 :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 : “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 ,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哭竹生笋孟宗(?-271年),字恭武,一字子恭,三国时吴国江夏人(今湖北阳新县阳辛村人). 曾为吴盐池司马、豫章太守、司空 .孟宗幼年丧父,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寡母尽力设法让他念诗书 ,学礼仪.孟宗的母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让孩子读书 ,让他与读书人结识,以便将来成为大学令,出人头地 .到了县试的时候(在县内举行的考试),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 .有

14、些考生贫困,无力住客栈(旅馆 ),孟妈妈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 .她缝了一条特大的被子,能够覆盖很多考生.她说 :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 ,可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仅就这点意思,表示他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妈妈的名声,传遍了各地.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感到欠母亲的地方太多了 .因为他妈妈费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一年冬天 ,孟妈妈突然病倒 ,病了许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 .一天早上 ,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 ,真奇怪 ,我现在真想喝点笋尖汤 !孟宗听说妈妈想喝点汤 ,心中十分高兴,因为她几天没吃东西 ,身体已越来越衰弱了 .不过他又想,现在正是严冬时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发芽,我到

15、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 ?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妈妈见到了 ,就说 :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 ,算了吧 !孟宗立刻说:别这么说 ,妈.很久以前孟宗就对天发誓,无论妈妈跟他要什么 ,他都不能说不!现在他得实现他的诺言 ,所以接着说 :妈 ,您别着急 ,我会尽量设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可是他心中又想,我这么轻易就答应了 ,我怎能做到呢?最近这两天 ,天气冷得厉害 ,冷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茁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 ,我怎能找到笋尖呢 ?可是妈妈要喝笋尖汤 ,他必须出去找寻竹笋.于是他扛着铲子、斧头 , 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风雪中辛苦挣扎,走了半天 ,才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 ,令他更加心惊.天哪 !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 ,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怜可怜吧 ! 妈妈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我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