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2134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准日期: 哌柏西利胶囊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哌柏西利胶囊商品名称:爱博新 / IBRANCE 英文名称:Palbociclib Capsules汉语拼音:Paiboxili Jiaonang【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哌柏西利其化学名称为: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2-5-(1-哌嗪基) -2-吡啶基氨基吡啶2,3-d嘧啶-7(8H)-酮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4H29N7O2分子量:447.53辅料名称:微晶纤维素、单水乳糖、羧甲基淀粉钠、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至黄色粉末。【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激素受体(HR

2、)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应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 / 【规格】 (1) 75 mg; (2) 100 mg; (3) 125 mg【用法用量】 应由具抗癌药物使用经验的医生开始并监督本品治疗。推荐剂量哌柏西利的推荐剂量为 125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 21 天,之后停药 7 天(3/1 给药方案),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应当持续进行,除非患者不再有临床获益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当与来曲唑联用时,来曲唑的推荐剂量为 2.5mg,口服,每天一次,在整个 28 天治疗周期连续服药。具体请参见来曲唑批准的说明

3、书。 给药方法口服。应与食物同服,最好随餐服药以确保哌柏西利暴露量一致(见【药代动力学】)。哌柏西利不得与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同服(见【药物相互作用】)。哌柏西利胶囊应整粒吞服(吞服前不得咀嚼、压碎或打开胶囊)。如果胶囊出现破损、裂纹或其他不完整的情况,则不得服用。应鼓励患者在每天大约相同的时间服药。如果患者呕吐或者漏服,当天不得补服。应照常进行下次服药。剂量调整建议根据个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调整哌柏西利的剂量。出现某些不良反应时可能需要暂时中断/延迟给药和/或减低剂量,或永久停药来进行控制,请参照表 1、2 和 3 中提供的方案进行剂量调整(见【注意事项】 和 【不良反应】)。表 1.出现不良反应时

4、哌柏西利剂量调整的建议剂量水平剂量推荐剂量125mg/天第一次降低剂量 100mg/天第二次降低剂量 75mg/天*如需进一步降低剂量至 75mg/天以下,则终止治疗。在开始哌柏西利治疗前、每个治疗周期开始时、前 2 个治疗周期的第 15天以及有临床指征时应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对于前6个治疗周期内发生最高严重程度为1或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其后续周期的全血细胞计数监测时间应为每3个月一次、各周期开始之前以及有临床指征时。建议在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1,000/mm3 且血小板计数 50,000/mm3 时接受哌柏西利。表 2.哌柏

5、西利的剂量调整和管理血液学毒性CTCAE 级别剂量调整1 或 2 级无需调整剂量。3 级a治疗周期的第 1 天:暂停服用哌柏西利,直至恢复至2级,并在1 周内重复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当恢复至2 级时,以相同剂量开始下一治疗周期。前 2 个治疗周期的第 15天:如果第15天时为3级,以当前剂量继续服用哌柏西利,直至治疗周期结束,并在第 22 天重复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如果第22天时为4级,请参见下面4级事件剂量调整指南。如果 3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恢复时间较长(1 周)或在后续治疗周期第1天复发,考虑降低剂量。 3 级 ANCb (1000 至 500/mm3)+ 发热 38.5 C 和/或感染任何

6、时间:暂停服用哌柏西利,直至恢复至2 级。 以下一个较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4 级a任何时间:暂停服用哌柏西利,直至恢复至2 级。以下一个较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按照 CTCAE 版本 4.0 分级。ANC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CTCAE =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LLN = 正常值下限。a 表格适用于除淋巴细胞减少症以外的所有血液学不良事件(除非伴随临床事件,如机会性感染)b ANC:1 级:ANCLLN - 1500/mm3; 2 级:ANC 1000 - 1500/mm3; 3 级:ANC5001000/mm3; 4 级:ANC500/mm3。表 3. 哌柏西利的剂量调整和管理非血液

7、学毒性CTCAE 级别剂量调整1 或 2 级无需调整剂量。3 级非血液学毒性(如果治疗后仍然持续)暂停给药,直至症状缓解至: 1 级; 2 级(如果认为对患者的安全无风险)以下一个较低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按照 CTCAE 版本 4.0 分级。CTCAE =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特殊人群老年人65 岁的患者无需调整哌柏西利的剂量(见【药代动力学】)。儿科人群尚未确定哌柏西利在18 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没有数据可用。肝损伤轻度或中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和B级)无需调整哌柏西利的剂量。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C级)患者的推荐剂量为75 mg,每天一次,

8、采用3/1给药方案(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肾损伤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伤患者(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 Clearance, CrCl 15mL/min)无需调整哌柏西利的剂量。需要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不充分,无法对该人群提供任何剂量调整建议(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与 CYP3A 强效抑制剂合用时的剂量调整避免伴随使用 CYP3A 强效抑制剂,考虑替换为没有或只有微弱 CYP3A 抑制作用的其他伴随用药。如果患者必须合用 CYP3A 强效抑制剂,则将哌柏西利的剂量减少至 75 mg,每天一次。如果停用强效抑制剂,则将哌柏西利的剂量增加至开始使用 CYP3A 强效抑制

9、剂之前的剂量(在抑制剂的 3 至 5 个半衰期后)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 本说明书描述了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判断为可能由哌柏西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近似的发生率。由于每项临床试验的条件各不相同,在一个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能与另一个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安全性特征概要哌柏西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评估来自在HR 阳性、HER2 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随机研究中接受哌柏西利与内分泌疗法联合治疗(527 例与来曲唑联用和 345例与氟维司群联用)的 872 例患者的合并数据 包括研究PALOMA-1 (A548

10、1003),研究PALOMA-2 (A5481008),研究PALOMA-3 (A5481023)。临床研究中,接受哌柏西利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20%)的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疲乏、恶心、口腔炎、贫血、脱发和腹泻。哌柏西利的最常见(2%)的 3 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疲乏和感染。在研究 PALOMA-2中评估了哌柏西利(125 mg/天)联合来曲唑(2.5 mg/天)治疗对照安慰剂联合来曲唑治疗的安全性。哌柏西利联合来曲唑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19.8 个月,而安慰剂联合来曲唑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13.8 个月。在接受哌柏西

11、利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患者中,有 36% 的患者因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而减量。43/444(9.7%)例接受哌柏西利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患者以及 13/222(5.9%)例接受安慰剂联合来曲唑治疗的患者发生了与不良反应相关的永久停药。导致接受哌柏西利联合曲唑治疗的患者永久停药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1%)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0.7%)。不良反应列表表 4 报告了 3 项随机研究 研究PALOMA-1 (A5481003),研究PALOMA-2 (A5481008),研究PALOMA-3 (A5481023) 的合并数据集中的不良反应。合并数据集中哌柏西利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 12.7 个月。

12、表5报告了3项随机研究的合并数据集中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按系统器官分类和发生频率列出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定义为: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 至 1/10)和偶见(1/1,000 至 1/100)。 表 4. 基于 3 项随机研究(N=872)合并数据集的不良反应系统器官分类频率首选术语所有级别n (%)3 级n (%)4 级n (%)感染和侵染类疾病十分常见感染b477(54.7)39(4.5)6(0.7)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十分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703(80.6)482(55.3)88(10.1)白细胞减少症d394(45.2)228(26.1)5(0.6)贫血e241(27.6)

13、38(4.4)2(0.2)血小板减少症f166(19.0)14(1.6)3(0.3)常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4(1.6)10(1.1)1(0.1)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十分常见食欲下降138(15.8)7(0.8)0(0.0)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味觉障碍74(8.5)0(0.0)0(0.0)眼器官疾病常见视物模糊38(4.4)1(0.1) 0(0.0)流泪增加50(5.7)0(0.0)0(0.0)干眼31(3.6)0(0.0)0(0.0)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常见表 4. 基于 3 项随机研究(N=872)合并数据集的不良反应系统器官分类频率首选术语所有级别n (%)3 级n (%)4 级n (

14、%)鼻衄73(8.4)0(0.0)0(0.0)胃肠系统疾病十分常见口腔炎g252(28.9)6(0.7)0(0.0)恶心298(34.2)3(0.3)0(0.0)腹泻214(24.5)9(1.0)0(0.0)呕吐149(17.1)4(0.5)0(0.0)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十分常见皮疹h144(16.5)6(0.7)0(0.0)脱发226(25.9)N/AN/A常见皮肤干燥82(9.4)0(0.0)0(0.0)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病况十分常见疲乏342(39.2)20(2.3)2(0.2)乏力112(12.8)12(1.4)0(0.0)发热108(12.4)1(0.1)0(0.0)各类检查常见ALT 升高70(8.0)15(1.7)1(0.1)AST 升高75(8.6)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