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8200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难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20分)某些非电磁量的测量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W 17422的右侧的整个表装置转化为电磁量来测量的。一平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扳竖茎上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极板的面积为S,极板间的W距离为d。极板1固定不动,与周围绝缘;极板2接地,.S且可在水平平台上滑动并始终与极板1保持平行。极板2半参的两个侧边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两个完全相至同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图预17-4-1是这性频1741一装置的俯视图.先将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后即与电源断开,再在极板面上施以均匀的向左的待测压强p;使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的变化,如图预17-4-22上的静电作用力不致引所示。测得此时电容器

2、的电压改变量为AU。设作用在电容器极板起弹簧的可测量到的形变,试求待测压强p图预17-5-1五、(20分)如图预17-5-1所示,在正方形导线回路所围的区域AA2A3A4内分布有方向垂直于回路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以恒定的变化率增大,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1.0mA.已知AA2、A3A4两边的电阻皆为零;A4A边的电阻R=3.0kQ,A2A3边的电阻R2=7.0kG。1 .试求AA2两点间的电压U12、%A3两点间的电压U23、A3A4两点间的电压U34、A4A两点间的电压U41o2 .若一内阻可视为无限大的电压表V位于正方形导线回路所在的平面内,其正负端与连线位置分别如图预1

3、7-5-2、图预17-5-3和图预17-5-4所示,求三种情况下电压表的读数U1、U2、U3OAtAi聊1752邮1753六、(20分)绝热容器A经一阀门与另一容积比A的容积大得很多的绝热容器B相连。开始时阀门关闭,两容器中盛有同种理想气体,温度均为30C,B中气体的压强为A中的2倍。现将阀门缓慢打开,直至压强相等时关闭。问此时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假设在打开到关闭阀门的过程中处在A中的气体与处在B中的气体之间无热交换.已知每摩尔该气体5的内能为U=RT,式中R为普适气体恒量,T是热力学温度.2七、(20分)当质量为m的质点距离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质量均匀分布的致密天体图预17-?中心

4、的距离为r(rR)时,其引力势能为EP=GMm/r,其中G=6.67x1011Nm2%一2为万有引力常量.设致密天体是中子星,其半径R=10km,质量M=1.5MO(1Mo=2.0M1030kg,为太阳的质量).1 .1Kg的物质从无限远处被吸引到中子星的表面时所释放的引力势能为多少?2 .在氢核聚变反应中,若参加核反应的原料的质量为m,则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0.0072m,问1kg的原料通过核聚变提供的能量与第1问中所释放的引力势能之比是多少?3.天文学家认为: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的电磁辐射是连续的,沿其磁轴方向最强,磁轴与中子星的自转轴方向有一夹角(如图预17-7所示),在地球上的接

5、收器所接收到的一连串周期出现的脉冲是脉冲星的电磁辐射。试由上述看法估算地球上接收到的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下限.图预17-8八、(20分)如图预17-8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木板C,C上右端是固定挡板P,在C上左端和中点处各放有小物块A和B,A、B的尺寸以及P的厚度皆可忽略不计,A、B之间和B、P之间的距离皆为L。设木板C与桌面之间无摩擦,A、C之间和B、C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及滑动摩擦因数均为N;A、B、C(连同挡板P)的质量相同.开始时,B和C静止,A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试问下列情况是否能发生?要求定量求出能发生这些情况时物块A的初速度vo应满足的条件,或定量说明不能发生的理由.(1)物

6、块A与B发生碰撞;(2)物块A与B发生碰撞(设为弹性碰撞)后,物块B与挡板P发生碰撞;(3)物块B与挡板P发生碰撞(设为弹性碰撞)后,物块B与A在木板C上再发生碰撞;(4)物块A从木板C上掉下来;(5)物块B从木板C上掉下来.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参考解答四、参考解答因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极板上的电量保持不变,故两板之间的电压U应与其电容C成反比;而平板电容器的电容C又与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故平板电容器的两板之间的电压与距离d成正比,即U=Ad(1)式中A为比例系数。极板2受压强作用而向左移动,并使弹簧变形。设达到平衡时,极板2向左移动的距离为Ad,电容器的电压减少了

7、UJ,则有U-AU=A(d-M)(2)由(1)与(2)式得(3)极板2移动后,连接极板2的弹簧偏离其原来位置日角,弹簧伸长了AL,如图预解17-4所示,弹簧的弹力在垂直于极板的方向上的分量与加在极板2上的压力平衡,即有pS=2k=Lsin二(4)因为8是小角,由几何关系知sin71=d:dL国预解17,4(5)解(3)、(4)、(5)式得2kd3*P二-5pL2SU(6)五、参考解答1.设回路中的总感应电动势为E,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按欧姆定律有E=I(RR2)=10V(1)由对称性可知,正方形回路每条边上的感应电动势相等,设为E1,等效电路如图预解17-5-1所示。有

8、E1=E/4=2.5V根据含源电路欧姆定律,并代入数值得(2)度股解giU12-王1-2.5V(3)U23=旧2-E1=4.5V(4)U34=-E1=N.5V(5)U41=IR1-E1=0.5V(6)2.三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分别如图预解17-5-2、17-5-3、17-5-4。对图预解17-5-2中的AV1A4A回路,因磁通量变化率为零,回路中的总电动势为零,这表明连接A4、Ai两端的电压表支路亦为含源电路,电压表的读数等于由正端(+)到负端(一)流过电压表的电流Iv乘以电压表的内阻RV,因Rv阻值为无限大,Iv趋近于零(但IvR为有限值),故得IR1IVRV=IR-U1=0解得U1 =IR1

9、 =3.0V图预解17-5*2图预解17.5.3碰解17-54同理,如图预解17-5-3所示,回路AV2A4Al的总电动势为E,故有(8)IR1IvRv=IR1U2=E解得U2 =E -IR1(9)代入数据得(10)U2=7.0V如图预解17-5-4所示,回路AV3A4A的总电动势为零,而A3A4边中的电阻又为零,故(11)U3=IvRv=0六、参考解答设气体的摩尔质量为N,容器A的体积为V,阀门打开前,其中气体的质量为M。压强为p,温度为T。由pV =RT得JpVM=711)因为容器B很大,所以在题中所述的过程中,容器B中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皆可视为不变。根据题意,打开阀门又关闭后,A中气体的压

10、强变为2p,若其温度为T,质量为M,则2pVRT进入容器A中的气体的质量为M =M M =-pV i - R T T设这些气体处在容器 B中时所占的体积为AV,则、, M CTV =RT2p因为B中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皆可视为不变,为把这些气体压入容器 对这些气体做的功为W =2p . V由(3)、 ( 4)、 ( 5)式得2TW = pV 1T容器A中气体内能的变化为U 4 2.5R(T T)(2)(3)(4)A ,容器B中其他气体(5)(6)因为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W = . U由(2)、 ( 6)、 ( 7)和(8)式得(8)结果为2T-1 =2 2.5 1 -(9)T =

11、353.5 K七、参考解答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质量为 m的物质从无限远处被吸引到中子星的表面时所释放的引力势能AEi应等于对应始末位置的引力势能的改变,故有(1)代入有关数据得歪定2.0M1016 J,kgTm2 .在氢核聚变反应中,每千克质量的核反应原料提供的能量为正222 =0.0072 c2 m(2)(3)所求能量比为lE2 / m 1胃一.E1/m 31(4)3.根据题意,可知接收到的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中子星的自转周期,中子星做高速自转时,位于赤道处质量为AM的中子星质元所需的向心力不能超过对应的万有引力,否则将会因不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而使中子星破裂,因此有2 RM m t

12、m - R - -R2(5)式中T切为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6)T为中子星的自转周期.由(5)、 (6)式得到. _2 二R3MG代入数据得(8)-4.4104s故时间间隔的下限为 4.4 10 4 s八、参考解答1.以m表示物块A、B和木板C的质量,当物块A以初速vo向右运动时,物块A受到木板C施加的大小为Nmg的滑动摩擦力而减速,木板C则受到物块A施加的大小为Mmg的滑动摩擦力和物块B施加的大小为f的摩擦力而做加速运动,物块则因受木板C施加的摩擦力f作用而加速,设A、B、C三者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和ac,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Lmg=maA/mg-f=macf=maB事实上在此题中,a

13、B=ac,即B、C之间无相对运动,这是因为当aB=ac时,由上式可得,1,f=-kmg(1)它小于最大静摩擦力Nmg.可见静摩擦力使物块B、木板C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若物块A刚好与物块B不发生碰撞,则物块A运动到物块B所在处时,A与B的速度大小相等.因为物块B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所以此时三者的速度均相同,设为vi,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3m%在此过程中,设木板C运动的路程为s,则物块A运动的路程为S1+L,如图预解17-8所示.由动能定理有1212-mv1-mv0=-mg(s1+L)(3)1 22 (2m)V1mgs(4)或者说,在此过程中整个系统动能的改变等于系统内部相互间的滑动摩擦力做功

14、的代数和(3)与(4)式等号两边相加),即(5)1(3m)v2-1mv(2=-JmgL式中L就是物块A相对木板C运动的路程.解(2)、(5)式,得(6)即物块A的初速度V0=j3gL时,A刚好不与B发生碰撞,若V073gL,则A将与B发生碰撞,故A与B发生碰撞的条件是V、,3gL2.当物块A的初速度v0满足(7)式时,A与B将发生碰撞,设碰撞的瞬间,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V aVbVb=Vc(8)在物块A、B发生碰撞的极短时间内,木板C对它们的摩擦力的冲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故在碰撞过程中,A与B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而木板C的速度保持不变.因为物块A、B间的碰撞是弹性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又因为质量相等,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以证明(证明从略),碰撞前后A、B交换速度,若碰撞刚结束时,A、B、C三者的速度分别为vA、vB和vC,则有V a=V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