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81659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鼠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

2、,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

3、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你更喜

4、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

5、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业 松树金龟子教学目标: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3、 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教学方法:感悟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演示多媒体。)1、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6、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二、自主学习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

7、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感受?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你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 上颚 殷勤 炫耀 魅力 献媚 鞘翅 咫尺 螽斯 无动于衷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明确: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一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

8、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明确: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启发:多观察,多思考。4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例: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

9、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 四、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

10、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五、写作: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

11、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文后。六、课外研究: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国宝大熊猫教学目的: 1、 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 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

12、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

13、“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

14、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课后语文实践活动: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黔之驴教学目的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