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1565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学科中考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语文学科 (苏红)根据07、08年我们接触到的中考试卷的答题情况,以及平时到基层学校调研的实际情况,现将语文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继续抓牢抓实语文基础知识,将其拓宽、加厚、夯实,是每次会议一以贯之的原则,这次不想说得太多,只是强调两点:1、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要学会化整为零,日积月累,功夫下在平时。如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将考点涵盖的基础知识(需要识记的部分)分段分块有计划地地进行积累。2、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语文活动来加强训练。如利用综合、探究性学习来加强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训练等。

2、二、阅读问题:1、重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公式化的文体知识的梳理和训练。而在个性解读、情感体验、深刻感悟、灵活创新、联想和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方面训练不到位。2、学生回答有近乎标准答案的规范性试题的能力强;而应对需要概括、品味、感悟、体验、延伸拓展之类的思辨性试题的能力差。对策:一方面要把课内重要篇目作为知识的载体,借之掌握相关文体知识点、阅读方法与技巧;同时要加强对筛选、提炼、概括、感悟、品味文本信息能力的训练。进而积累知识,总结规律,锤炼语言、训练思维、形成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课外,精选典范的阅读文章,进行强化训练。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料,要求教师要精选阅读语段和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训

3、练。需要的话,可以自己设计补充资料中缺漏的题型,也可以让学生出题答题。倡导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阅读水平。三、写作问题:1、写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结果是作文训练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明显。2、训练量不足。3、作文批改简单随意,方法单一,缺少实效性。4、缺少学生自我反思的环节。对策:1、进行专项作文训练,有条不紊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作为一门课程具有潜在的规律,无序写作,会造成学生对写作课“可有可无”的误解,使他们对写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进而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当作额外负担。所以,写作训练每学期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计划。每次训练也要明确写作的指导

4、思想、训练目的、训练内容、训练题目、训练方式、乃至批改方式等,从而使作文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列地进行。随意的、流于形式的写作训练事倍功半。(这次语文培训活动,我搞了一个作文专题培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从初一抓起,让写作教学形成序列。如果能持之以恒,坚持三年,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2、循序渐进、保质保量地进行训练 要明确每学期的作文次数,保证作文课课时。每周应设置一到两节作文课(间周一大一小穿插开),在课时的安排上最好是两节作文课连上,第一节课限时作文,第二节课进行作文讲评,使学生在获得练笔时间的同时,逐渐形成快速选材、构思、成文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勤写片段,多写日记。3

5、、作文批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提倡改变传统的“一花独秀”的作文批改方式,将作文评改搬到课堂上,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评改方式。一堂生动的作文评改课,会让我们看到学生对写作技巧和内蕴的深刻领悟以及对文章分析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这是培训的另一项内容。向老师们推荐了八种评改课的类型可供借鉴,倡导独创。)4、反思习作,自我提高。反思习作,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得失有个再认识的过程。如果每次写完了事,不认真总结,那么写再多的习作也是枉然,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还会出现,哪怕老师和同学讲评过了,不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深刻的、有的放矢的反思,也是不能改正缺欠得到正真的提高的。

6、教师每次可以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审视自己的文章,并提醒学生写反思一定要具体,切忌空洞的泛泛之谈,应紧扣自己的文章举例分析。病句、错字应找出并修订。5、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阅读促写作。比如,阅读作品中有些好的写作手法,可以让学生借鉴过来,当堂进行写作小练笔。学以致用,活学活用。6、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文化阵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浓浓的写作氛围。可以办板报、班报、优秀作文集、图书角,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7、鼓励创作,推荐发表,让学生享受成功乐趣。(这是培训的第三个内容,我留了一个后续的作业。我随材料下发了16篇作文竞赛文题,要求各校教师回校后,组织学生搞一次作文竞赛活动。选出优秀作品,由任课教

7、师写上点评,10月30日之前交到我这里。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发表。)再提两点建议:一、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新的板块课改后每年中考都有新内容,07加了课外文言文阅读语段,08在现代文阅读中又加进了诗歌阅读,09又会加入什么新的内容?我觉得“综合性学习”这块很重要。加强语文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区别传统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亮点。所以,关注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很有必要。可以让教师从近年来中考出现的常见题型入手,分若干个专题进行训练,总结规律,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 二、从初一抓起,做长远规划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

8、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平时就要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的归纳整理,对读写基本技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只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应考能力的训练。我觉得应该让语文教师从初一开始就必须对“新课标”、中考考纲、中考试题的内容、结构、题型以及六册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了然于心。教师授课时决不是只将每册教材讲完就完事了,而是要将六册教材所涵盖的所有考点知识,在两年内分阶段、系统化的讲解到位。将中考三大板块涉及的所有知识分项安排在各个学段,让每个知识点形成体系、最终形成网络。这样到初三时,第一轮、第二轮的训练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综

9、合训练是否到位,会决定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否提高,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应考成绩的取得。这种操作最好是每班学生由一位教师一手将一茬学生从初一带到初三,如果中途换人,效果会逊色很多。当然如果是团队合作,效果仍然会不错。在座的各位领导也应该给青年教师成长的机会,年轻教师让资历深、有经验的教师带过一轮,会有长足的长进。年轻教师工作积极性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给他们机会,很多人会成长为优秀教师。一个学校只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增强了,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这个学校才会有大发展。 数学学科 (徐玉宽)08年中考数学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09年中考我们应当继续保持好的做法,例如:重视

10、双基,重视能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应用、创新等。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提出几点建议:一、 要研究中考数学“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已参加了两次新课程的中考,明年的中考对于三年一个循环的教师,仍是第一次参加新课程的中考,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1、要明确课标与大纲相比较,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变化。2、要研究近几年中考试卷,明确试卷题型。例如:连续三年(辽宁十二市)都有一道统计、一道概率的解答题,每道题都是10分题。圆这部分也都有一道10分的解答题,但大都是计算和较简单的证明。教学中,若不明确这些,仍选一些较难的圆的证明,则是徒劳且加重学生负担。3、删去和淡化的内容不要有意补充或拔高,要控制

11、习题难度。如根与系数的关系,切割线定理,分母中含两个根号的分母有理化等。有的教师看到资料上有相关内容的题就补充,其实不必。4、要研究评分标准教师要明确评分标准,且使学生明确。例如:概率的10分题,画出树状图或列表就得6分,方程应用题设出、列出方程就得一半分;填空题丢掉单位扣1分等。了解这些,有利于学生中考试卷的得分。只有明确了“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在众多的资料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正确的筛选,这样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二、 要研究“教什么”、“如何教”1、近年来中考试卷力求体现基础性,重视考查数学核心知识,保持基础知识的覆盖率,因此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双基”的理解掌

12、握和应用。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训练思想方法。教学中,决不要只传授知识,要训练各种思想方法,使学生理解思想、掌握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3、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教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题,因为中考非常重视对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4、了解学情,研究如何指导。我们要从作业中、测试卷中、教学中、课余辅导中了解学生的情况。要了解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对于典型错误,要追索它的思维障碍。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要进行规范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解题不完整、不规范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答题不规范,丢三落四,书写不规范等。现在中考数学试卷的排版

13、设计给学生答题所留地方太小。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规范训练,字尽量小一些,清楚一些。尽量在本题所属地方答题。另外,建议尽量用兰色笔答题,黑色容易和卷上印刷的数字混在一起,引起判卷教师误判。以上提到的仅供各学校参考。 英语学科 (张凤贤)首先通过今年中考评卷及本学期听课调研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虽然我们批的是外地试卷,但存在的问题基本应该是共性的。问 题:1、基础知识仍不够扎实“夯实基础”是我们一直强调,领导和老师都很重视的问题,评卷中发现命题人赠送给考生的分考生仍然得不到的现象仍然存在,如语序不正确,单词拼写不准确等愚蠢性的错误时常出现。2、能力考察失分较多英语教学中要“侧重能

14、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考察能力试题存在的问题是:考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仍不到位,如: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话外之音、弦外之意。主观试题如简答题出现“答题不准确和画蛇添足”的现象。书面表达中,单词拼写不准确、语言不符合规律、重点不突出的现象仍然存在。听力试题“写”的部分失分较多。本学期听课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由于复习环节时间过长,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课堂上缺少“写”的环节;还有的教师对课本的阅读文章处理不当,缺乏能力训练。我想这也是能力试题丢分的原因之一。3、两级分化现象仍然存在中考中,“高手”能得满分,差者仍不及格。建议:1、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力争达到“单词短语拼写准确,

15、重点句型词汇运用自如,语法掌握准确无误”。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英语基础知识就基本过关了。2、坚持不懈,培养能力教师必须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每一天的每节课中。听力每天少听,坚持听,阅读写作要持之以恒。教师要将课本中的阅读文章首先当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素材,然后再作“精读处理”。“写作”如果想得高分,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之外,背诵、默写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英语范文非常重要。另外,教师平时训练的难易度要把握好。如果英语中考想得高分,建议平时的训练要略高于中考试题。当然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尺寸。3、激发兴趣,缩短差距两极分化现象是英语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很好的“好帮中,中帮差,最后达到全员提高”的方法,但一定要做得细致、具体、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缩小两级分化,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物理学科 (陈旭)一、成绩分析08年我市中考物理学科成绩中分段、及格人数相比07年有所提高,高分段人数略有下降。1、分段成绩与07年比较情况: 分段成绩年120分108分以上96分以上7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