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81381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同步练习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最大支流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 C.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东坡 D.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南坡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B.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与水文特征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C.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文背景决定了其

2、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D.田纳西河流域的矿产资源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3.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各季节降水分配均匀 B.流域内多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C.流域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可全程通航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多煤、石油、天然气等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B.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导致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D.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

3、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的干旱灾害得到了根治 B.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平均水平C.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D.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工农业发展依然缓慢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B.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C.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

4、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D.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回答78题。7.图中甲河是()A.汉江 B.闽江 C.西江 D.渭河8.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C.水质清,无结冰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82.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910题。9.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包括()太阳能水能石油天然气A. B.C. D.10.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

5、流的原因包括()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A. B.C. D.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回答1112题。1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养殖 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1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314题。ab1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14.假设该流域

6、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5题9分,16题11分,17题10分,共30分)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多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

7、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 “百川归大海,海水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7、8月份有_的特点;春季在_河段易形成凌汛。(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

8、平原由于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和_。(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

9、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的发源地,以及支流汇入情况。2.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3.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状况的理解。4.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5.C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生态效益的统一。6.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所处的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7.D 8.B 解析:7.根据河流所处地区的经纬度和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出甲为渭河。8.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岸支流较稀疏,且流程较短,因为其南侧为秦岭,流域范围小,流经地区坡度大。甲河位于秦岭以北,因而河流有结冰期,流经地区的土壤也不是红壤。9.C10.A 解析:9.塔里木河下游水量较小,且河流落差小,因而水能资源不丰富。10.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主要与下游水量小、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加和流域内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有关。11.C12.B 解析:11.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A地的地势低洼,因而在河流综合治理中可以分

11、洪与蓄洪,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12.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13.C 14.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两幅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水循环知识加以判断。13.该流域开发从到再到的过程中,居民点不断增多,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植被不断减少,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导致该地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故选C项。14.植被覆盖率越高,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就越强大。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那么,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第阶段河流流量曲线应最平缓,出现洪峰的时间最晚,对应b图中的曲线;植被

12、覆盖率最低的第阶段河流流量曲线起伏最大,出现洪峰的时间最早,对应b图中的曲线,故选C项。15.(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了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经常大水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等。(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黄河断流、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问题。黄河断流,成为中华民族关注的焦点。回答本题的侧重点在于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

13、环境和人文特征,之后才可顺利地解题。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冬春降水较少,沿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农业用水、城市用水量大,严重影响下游径流量,而且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河水污染也是严重问题。根治黄河,就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中上游应兴建水库,下游加固河堤。16.(1)雨水是主要补给源季风 (2)暴涨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 (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 (4)引黄灌溉下游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任选2个) (5)水能煤炭 解析:(1)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古诗情景,有科学性,也有趣味性。第一句古诗说明雨水是(黄河)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第二句通过季风环流实现海陆间循环,使“百川归大海,海水复西归”。(2)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7、8月份,加上中游水系东西对称的特点,使中游水系同时进入汛期,因而河水暴涨。由于黄河有结冰期,因此在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即上游河套段和下游河口段,在冬季结冰和春季融冰时节,会发生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即凌汛。(3)我们经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严重?仔细分析与本题构成反例,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是:河流径流量少;人口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