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81380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 一、模式概述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由于音乐艺术这一独特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伴奏美等)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而这些美好的立意必须依托一定的音乐教学情境才能自然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2、。为此,我们设计构建了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二、适用范围此模式普遍适用于音乐学科基础教育学段三、操作流程预习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总结评价音乐“四环节”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理念。具体操作如下:(一)预习导学音乐学科的预习导学,不同学段有不同要求,小学阶段应以导学为主,而中学阶段则以预习为主。此外,预习导学的方式也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不但需要文本材料,更需要一定情境条件(音响、氛围等)。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受音乐,提出疑问。而情境的设定除了需要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如教室的布置、座位的安排与

3、乐器的摆放等所谓的“硬件”)外,一般有以下几种设定的方法:1、语言创设情境现阶段各学校都已具备投影、音响等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但音乐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节课都使用这些设备,而利用丰富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是常态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例如摇篮曲的学习,教师就可以用语言来描述摇篮曲所表现的母亲对子女的爱、对孩子的祝福与希望。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会将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方面,在预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对演唱的速度、音量、吐字与气息等音乐要素的解决变得很自然,并能很快地掌握摇篮曲的音乐特点,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2、音乐创设情境音乐课当然是在音乐的情境中进行的,但音乐情境并不等于一般音响,更不是作为背景音乐来

4、处理。音乐课堂的音乐必须是情感和激情的产物,绝不能是音符的罗列和简单的再现。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具备自身的表现特点,抓住一部作品的主要情感因素,用特定的音乐表现形式来设定情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歌曲难忘今宵,这首歌曲往往做为歌舞晚会的结束曲,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把握,除了利用歌词来启发学生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对前奏的处理和伴奏中的速度、力度的把握上,学生的情绪应该是在音乐进行中逐步受到感染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果只依靠语言“带着感情来歌唱”是不可能解决音乐表现问题的。所以说,音乐情境的创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3、分角色创设情境在音乐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特定的角色,如人物、景物、动物、气

5、候等,启发学生扮演音乐中的不同角色,这样将学生置于特定的音乐角色中,不但可以引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也可以让其深入了解音乐要表现的角色特点,以达到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4、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根据教材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完美的视听情境。例如,学习电影音乐(插曲)、历史性歌曲、典型的民族风格音乐、动画片音乐等。还原音乐所在的特定情境,这样对于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但在实施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不能以视觉来代替听觉,更不能偏离音乐课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5、师生互动创设情境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教师不可能置身于音乐之外,教师的言语、姿态、表情、示范都是一种情境,也可以说,学生的情

6、感往往是由教师综合的表现来启发和带动的。因此,音乐情境的创设应该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以上介绍了几种音乐预习导学创设情境的方法,这只是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由于音乐材料的不同,学生年龄结构的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的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个人优势的不同,会有更多的方法,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二)精讲点拨前面已经提到,由于音乐的特殊性,在精讲点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根据音乐材料,充分挖掘音乐要素对音乐作品的构成、表现、感染力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喜爱音乐、表现

7、音乐。在精讲点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以教师的观点来代替学生的感受。2、精讲和点拨的注意力始终要放在“审美”上,不能以单纯的知识和单纯的技能来替代音乐的审美核心。3、由于音乐作品的综合性特征,在一部作品中几乎包含音乐各种表现要素,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性地确定精讲和点拨的内容,这些内容必须是音乐作品中关键要素(对理解、表现作品影响力最大),此做法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三)当堂训练音乐的学习,在现阶段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主,那么当堂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当堂训练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

8、抓住音乐材料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地,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以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欣赏音乐为目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蜻蜓点水式的训练,训练必须有成效,必须帮助学生明理、会做,有所收获。(四)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归纳性环节,也是学生发展,提高的延续环节。在总结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到音乐学科的特点,既要肯定学习的收获,也要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有集体评价,也要有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这种评价,以纵向评价为主,以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做为评价标准,横向的激励性评价要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知识、技能基础来进行,绝不能“一刀切”或一个标准。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

9、要避免随意迁就、无原则的表扬。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只有肯定成绩并找到不足才能解决问题继续发展。在总结评价环节中,要注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介绍和布置一些课外欣赏和收集的任务,尤其在当今条件下,各种媒体中音乐学习的材料非常丰富。如果老师选择恰当,这种作业,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不会感到压力和负担,反而会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在美好的音乐学习情境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会逐渐产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在美好的音乐学习情境中,学生会主动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并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四、注意事项 以上各教学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灵活掌握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