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81278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黄石市中考如期到来,考生们带着信心和梦想踏进了考场。由于疫情影响,我市中考时间比往年延期一个月举行。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稳妥做好2020年中考工作,市委市政府十分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从疫情防控来看,目前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得到遏制,但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mnyn态势,疫情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中考延期可以更大程度保障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复习备考来看,我市由于延期开学,初三学生必然面对更大的学习强度,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但是,中考延期可以更大程度考试招生

2、的公平公正。可以说,中考延期通盘考虑疫情和学情,既有因应时势的必要性,也有彰显公平的正当性。 今年的中考,是一次特殊的中考。不管是面对()的疫情,还是面对延期举行的中考,考生学业水平、心理状态都会经受更大考验。_同时,家长、学校也要做好学生考试期间的心理疏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没有yhn地完成每一场考试。(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shBjishCsDjis(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蔓延遗憾B曼延遗撼C蔓延遗撼D曼延遗憾(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首屈一指如约而至B首当其冲如约而至C首当其冲突如其来D

3、首屈一指突如其来(4)文中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处修改为“我市中考时间延期一个月举行”。B处修改为“市委市政府非常高度重视”。C处修改为“我市由于开学延期”。D处修改为“中考延期可以更大程度保障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就能为考试蓄力,为未来加油越需要从容、主动地应对形势的变化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需要理性、自信的心态只要把多出来的一个月备考时间用足了、用好了ABCD(6)中考延期让我们的初中生活又延长了一个月。黄石中学一班决定制作一个短视频,把这一个月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请你帮他

4、们完成以下两项任务。任务一:请为这个短视频拟一个标题,要求切合情境、语言精练、语义明确。任务二:请完成短视频画外音中的这组排比句。这一个月,让我们的初中生活又多了一个节拍;让我们的青春又多了一抹色彩; 。2(8分)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杜甫望岳“(1) ,(2) ”,我们读到了一种勇攀顶峰的豪情和俯视一切的雄心;读范仲淹岳阳楼记“(3) ,(4) ”,我们读到了一种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读陆游游山西村“(5) ,(6) ”,我们读到了一种峰回路转后必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九万里风鹏正

5、举。(7) ,(8) ”,我们读到了一种乘风高飞的决心和寻求理想的乐观。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3(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

6、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伛,驼背。绥,安抚。恣,听任。周旋动静,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称颖川太守为高明之君,自己父亲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

7、。B陈元方列举古代高明之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来反驳客人,客人惭愧地离开了。C陈元方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间久了更加受人敬重。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子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足下言何其谬也!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4(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仲春时节美丽景致的怀念之情。B首联通过写钱塘湖水面降低

8、、白云与波浪相连接表现季节特点。C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D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成功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我们得以走出家门,观赏美景。请模仿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5(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类的“黄金体温”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

9、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恒温动物奢侈消耗热量,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

10、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

11、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

12、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氏度。B变温动物对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们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C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D体温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2)从自然段来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3)两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3、。(4)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链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 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 状

14、态。不同之处是:“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 。6(15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卖板栗的父子梁艳飞如往常一样,晚饭后,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贩卖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此叫卖,从不间断。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儿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的前座,是他此刻能给予孩子的整个世界。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时哭时闹。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与力量,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重要。男人三十岁左右,个不高、身材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长时间劳作的样子。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也大,每次见到,我都会留意那个孩子。有一天,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他说,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