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81103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 m/s2)()A15 m B20 m C11.2

2、5 m D31.25 m3我国已经成功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若舰载机在航母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起飞起飞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起飞过程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舰载机离开航母起飞时的速度为vB起飞过程的加速度为C在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飞所需要的跑道的最短长度为2vtD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反s4. 如图所示,某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2 s的位移是4 mC68 s与810 s的速度方向相反D010 s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5 m/s5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

3、速度a0,当a值减小时(a仍大于零)则质点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逐渐增大B速度和位移都只能逐渐增大到某个定值C速度增大,位移趋近于某个定值D速度逐渐增大,位移也逐渐增大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6某质点以大小为a0.8m/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某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增加0.8m/sD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甲、乙

4、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一个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vCvDv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tCtDtE12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D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等9. 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不

5、计空气阻力)( )A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m/s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m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第卷(非选择题共69分)三、本题共2小题,共22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 打点计时器用的是(填“直流”或“交流”)电源。(2) 该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a.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b.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再,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b的操作.(3

6、)在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标记为0、1、2、3、4、5,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打点计时器打出的1个点未标出每个计数点相对起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由纸带测量数据可知,从起点0到第5个计数点的这段时间里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cm/s,(2分)经过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_ cm/s(3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 m/s2. (3分)(4)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5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1.(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

7、在同一竖直线上。 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 画出v-t图象.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 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 (用v0、g和t表示)(2)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h/cm10.0020.0030.0040.0050.0060.00t/s0

8、.0690.1190.1590.1950.2260.255v/(ms-1)1.451.681.892.052.212.35请在坐标纸上画出v-t图象. (3) 根据v-t图象,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cm.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本题共4小题, 共47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内依次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求: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

9、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13.(10分)一小球自楼顶A点自由下落,途中经过A点正下方高1.55m的窗户用时0.1s,求:这个窗户的上边框到楼顶的距离(g取10 m/s2)14(10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运动员从476m的高空离开直升机,运动员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降落伞,设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 m/s。求:(1)他下落的总时间(2)自由下落的距离(g取10 m/s2)15(15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一辆F1赛车前方200 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

10、 m/s2的加速度追赶。(1) 求赛车出发3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 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少米?(3) 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碰)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一年级十月份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答案 xx.10第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 号12345答 案DBBDD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

11、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题 号6789答 案BCD BCABCBD6【答案】BCD【解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a0.8m/s2,所以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末速度不等于初速度的0.8倍。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与前一秒末的速度对应的是同一时刻的速度,两者应该相同。因初速度未知,故D项不一定正确。7【答案】BC【解析】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自由释放的a球,从释放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15s,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当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a球下落了3s时间,速度大小应为30m/s;当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下落的时间为t24s,

12、b球下落的高度为80m,离地高度为45m。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a球相对于b球作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两球的速度差恒定,速度差始终为10m/s,两球离地的高度差逐渐增大。9、 【答案】选BD.【解析】据题述,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由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 s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由图象可知,在t1 s时甲车速度为10 m/s,乙车速度为15 m/s,01 s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为x15 m,乙车行驶位移为x212.5 m,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选项B正确从t1 s到t3 s,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x(1030)2

13、m40 m,选项D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共69分)三、本题共1小题,共18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0(14分)(1):交流 (2)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 (3)71.5 81.5511(8分)【解析】 (1) 小球在光电门2处的速度为v1=v0+gt,根据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公式有v=v0+.(2) 所画的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居两侧.(3) 图线的斜率表示,大小为k=,得出g=9.7 m/s2;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1.10,表示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0=1.10 m/s,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0.062 m=6.2 cm.【答案】 (1) v=v0+gt(2) 略(3) 9.

14、7(9.59.9)6.2(5.96.6)四、本题共4小题,47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2分)(1)12 m/s(2)48 m(3)6 m/s【解析】(1)设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A,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A2vB(215) m/s12 m/s汽车的加速度为a m/s21.5 m/s2.(2)设A点与出发点的距离为x,则x m48 m.(3)由平均速度公式得6 m/s13(10分)答案:11.25 m14(10分)22 s80 m15、(15分) (1)6 m/s (2)225 m. (3) 20 s【解析】 (1) 赛车在3 s末的速度v1=a1t1=23 m/s=6 m/s.(2) 设经t2时间追上安全车,由位移关系得v0t2+200= 解得t2=20 s.此时赛车的速度v=a1t2=220 m/s=4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