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80716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熟悉质点的概念,明白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意义。1h 2.时间和位移:会区分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会做题。2h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熟记并会运用速度的定义式。2h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1h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熟记并会运用速度的定义式。2h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复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注意数据的处理方法。1h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熟悉公式的推导过程,牢

2、记公式并会运用。2h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熟悉公式的推导过程,牢记公式并会运用。2h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熟悉公式的推导过程,牢记公式并会运用。1h5.自由落体运动:明白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熟悉其特征并会解题。1h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了解研究过程,体会前辈的科学精神。1h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熟记重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了解几种基本相互作用。1h 2.弹力: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会判断方向,会做题。2h 3.摩擦力: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能区分两类摩擦并会计算它们的大小。2h 4.力的合成: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清楚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差别

3、。1h5.力的分解:理解矢量分解是其合成的逆过程,能解决具体问题。1h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理解这一定律的内容并会做题。1h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领会实验的思想,注意数据的处理技巧。1h 3.牛顿第二定律:熟记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会应用。1h 4.力学单位制:能区分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h5.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定律的内容,会做题。1h(一):熟悉相关问题中的两类常见题目。1h(二):能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理解超重、失重。2h高中物理必修一 直线运动1_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3追及与相遇问题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力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

4、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牛顿定律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6临界、极值问题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10长木板上叠放滑块问题 20_年高一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总结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一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高一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本学期使用必修二 ,共五章,分 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 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 成就与局限性

5、?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 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p :?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 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 特点.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并用这个方

6、第1页/共4页 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 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分析p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

7、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 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课次?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 及习题课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五、具体实施:? 1、精讲精练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功、功率及习题课 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开第2页/

8、共4页 发与利用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 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 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 比如上 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 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 通。有必要时候要进行家访。?3、分层教学这样可以避免大锅饭端不平的现象和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还有 就是为学生将来所要参加的考试提前打好基础

9、, 做到教学有的放 矢。? 4、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改弄懂的基础知识, 一发现问题立即 帮助他们解决。 对他们正确引导, 消除心理防碍, 适当放慢速度, 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 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 这几个环节决不能 打折扣,还应多听老教师的课,与自己仔细对比,从中学习。主 动邀请老师听课指导,详细些好课后记。平时多向老教师请教。?6、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相关措施 (1)培养兴趣 (2)指导他们培养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3)帮助他们举一反三第3页/共4页 ?7、作业中错题的订正。每天都把作

10、业有问题的学生叫到办公室 里来辅导,并让他们重新订正。? 8、平时多做练习题 这样可以加深对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体思路的归类整理, 以 及讲解习题时候如何渗透概念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9、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 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余要吸取过 去一年的教训,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 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10、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资,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整和信 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上就是高一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的全部

11、内容,更多高中学习资讯请继续关注物理网!第4页/共4页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大纲1运动的描述(7概念1实验)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概念 什么是质点?时间与时刻有什么区别?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速度的公式:v=s/t 加速度:a=v/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速度、时间、位移、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

12、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 F = K_ (_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F1 +F2 F F1F2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y=oF_=o F=o 或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

13、=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 Nm(1 ) 滑动摩擦力: f= 说明 :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mb、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f静大小范围: O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14、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4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F 解题技巧:运动的过程化 力学分析p 运动与力学结合20_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邵文武 时光飞逝,转眼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今年我担任高一(3、4、10、11、15、18、20、22)班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一年以来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